而王芸及其兄弟姐妹們,
此刻更是驚訝萬分。
自家這位老爺子不僅久經沙場,
且正值六十大壽,尚不算太過老邁,
每日清晨都會練習拳腳,
即使現在年紀漸長,
尋常士兵兩三人都難以近身。
可眼前這個年輕人,
竟然能勝過自家老爺子,
也難怪他敢抓搶匪、面對敵特亦無所畏懼。
對此並不知情的王芸,
此刻卻是安心不少,
她瞥了一眼自己的公公,
隨後輕聲對李平安說:
“平安,我們進去說話吧。”
隨著幾人走進廚房,
一個寬敞明亮的空間映入眼簾,
其中堆滿了各種食材,
準備之充分可見一斑。
這裡的廚具齊全,
證實了王芸此前所說,
老爺子確實是個美食愛好者。
畢竟身為練武之人,
即便年歲增長,
胃口依舊比常人要大許多。
這便是吊湯流溢位的香氣,雖不濃烈刺鼻,卻醇厚悠長。
就在這時,李平安的烹飪技藝更上一層樓。
【提示音:恭喜宿主廚藝提升至五級,(小成2/50000)!】
終於,他的廚藝步入了小成階段。
此刻,李平安的腦海中又增添了許多烹飪知識,對於今天的宴席,他愈發胸有成竹。
清晨,王芸再次踏足此處。
她聞著那味道,頓感口舌生津。儘管自家條件尚可,但也不是每日都能享用到肉食,此刻也禁不住饞意湧動。
當她看到廚房已與昨日大相徑庭,不禁讚不絕口。
“平安,你真是不得了啊!”
“別的不說,單憑你的這門手藝,以後哪個姑娘嫁給你,那可是有口服之福了。”
“平安,跟姐說說看,你覺得前門那個陳雪茹怎麼樣?”
“如果你真有意,姐這就作主,幫你找人去提親,你看如何?要是你不中意的話,姐再幫你尋覓其他合適的。”
此時的王芸已然知曉李平安廚藝超群,這份淮揚菜的手藝,若讓他繼續留在救助站實屬大材小用。憑藉這樣的技藝,隨便在哪家大飯店,恐怕都會爭相聘請。
況且,之前她請李平安幫忙做淮揚菜時,不過是隨口一提,而平日他在救助站做的大鍋飯菜,並非淮揚菜特色,而是偏向四九城當地的口味。這說明李平安不僅擅長淮揚菜,對其他菜系也應當遊刃有餘。
於是,王芸心中有了決定,要儘快給李平安找個好工作,讓這樣的一身好手藝不再被埋沒在救助站裡。
李平安正專注地拉麵,整個廚房都被他佔據著,以至於大家連早飯都還沒法準備。不過今日是陳老爺子的壽辰,李平安便順手將早飯也一起包攬下來,為大家準備了一碗碗豐盛的麵條。
麵條勁道,在翻滾的沸水中幾經撩撥,撈入海碗之中。碗底預先抹上熬製好的豬油,撒上翠綠的蒜苗蔥花,再注入熬煮好的高湯,頓時香氣撲鼻。將麵條快速燙煮後撈出,放入碗內,上面穩穩蓋上一塊燉得酥爛的大肉塊和一個煎得金黃的雞蛋,旁邊還搭配了李平安精心調製的爽口小菜。這一碗麵,在這個時代,堪稱豪華早餐,白麵、大肉、煎蛋樣樣齊全。
王芸在一旁看得垂涎欲滴,也不再多客套,端起麵條走向中院,口中唸叨著:“真是太香了!平安,姐就不跟你客氣啦!”
李平安則輕輕揮手,示意不必多言。
不一會兒,中院便傳來了吸溜麵條的響聲……
上午時分,院子裡逐漸熱鬧起來,陳老的家人及一些朋友紛至沓來,不少人循著香味來到廚房。見到廚房中的情景,個個口水直流。但他們初見李平安,只覺這位年輕人太過年輕,以為他是伙頭班裡的學徒,在這裡留守看火候而已。
有人忍不住讚歎道:
“哎呀,這香氣簡直太勾人了!”
“王姐,您是從哪間大飯店請來的大廚啊?這手藝可真是了得!”
“一個人就能把事情做得如此周全漂亮。”
“您可得給我們介紹一下。”
“下次家裡有事要辦,我們也想找這位師傅上門幫忙。”
聽到眾人的誇讚,王芸心裡頗為得意,但她清楚,眾人欽佩的是李平安的手藝而非自己。想到李平安是由自己請來的,她此刻竟有種莫名的驕傲。
她謙遜地回應道:
“不是什麼大飯店的廚師,是我一位弟弟。”
“之前他在救助站幫忙做飯,這次老爺子不讓大操大辦,所以我就請平安過來幫把手。”
旁人聽罷更是驚訝萬分:
“原來這就是主廚?”
“年紀輕輕,怕是還沒滿二十歲吧?”
“而且,他還不是出自大飯店的名廚之列?”
“就這樣一身好手藝,還在救助站幫忙,太可惜了。”
“我認識鴻賓樓的老闆,就憑這位小兄弟的手藝,去了那兒肯定能直接上灶掌勺,那工資絕對低不了。”
王芸聽著這些話,心中也為李平安有些激動,若是真能進入鴻賓樓並直接上灶,月薪估計至少也能有一百多元。畢竟那鴻賓樓……
菜品定價普遍較高。
生意火爆至極。
若想在此處就餐,通常還需提前預訂才能確保有座。
能在這裡掌勺的,個個都身懷絕技。
然而。
關鍵還要看李平安自己的意願。
如果他樂意的話,去鴻賓樓擔任廚師也未嘗不可,至少一身好手藝不至於被埋沒。
王芸自己心裡盤算著。
就等今日這場宴席落幕,她再找個合適的機會和李平安深入交談一番,
探探他的真實想法。
……
時至中午。
宴席即將開啟!
“上菜囉!”
李平安在廚房裡大聲吆喝了一聲。
緊接著,就有陳家的人幫忙將菜品端出廚房。
首先進場的是冷盤系列。
晶瑩餚肉、燙乾絲、涼拌鳳爪、鹽水鵝紛紛登場。
接著而來的是重頭戲——三道大菜。
紅燒獅子頭、拆燴鰱魚頭、扒燒全豬頭逐一亮相。
這幾樣都是硬核菜品。
就說那獅子頭。
與製作魚丸、肉丸不同,無需油炸處理。
選用的是肋排上的優質五花肉,肥瘦比例要求嚴苛,七分肥三分瘦。
如此肥美的豬肉,在後世或許會被許多人嫌油膩而難以下嚥,
但在當下卻是難得的美味佳餚,因其富含油脂而備受青睞。
這道菜。
對於刀工與火候的要求最為苛刻。
製作獅子頭,並非使用絞肉機制成肉糜,也不主張剁得太碎。
而是要一刀一刀地切出來,
先用平刀法將豬肉切成薄片,再改用精細刀工切成細小肉丁,形如石榴籽,一刀不斷,瑣碎切割!
這樣的做法。
能夠保持肉質紋理清晰,組織結構相對完整,最大程度保留其鮮嫩口感。
考慮到這是為五桌客人準備的菜餚,
而且每個獅子頭都要做到成人拳頭般大小,
僅是切肉這一環節,便不是一般人所能勝任。
因此,
李平安才會選擇在昨晚就開始準備。
除了刀工之外,
在攪拌上勁和下鍋烹煮方面,同樣蘊含不少學問。
由於手工切出的肉粒沒有絞肉機絞出的肉那麼黏性十足,
要做到入口即化的效果,還真得下一番真功夫。
加入調味品及熬製了八小時以上的高湯後,
需要不斷地將肉團從左手摔到右手,又從右手摔回左手,直到其緊緊抱團而不散開。
下鍋後,
需採用文火慢燉超過四小時以上,
始終保持湯麵微沸不滾的狀態,否則火力過大,獅子頭就會變成一鍋碎肉湯了。
火候掌控之精準,至關重要。
此外,
燉煮所用的高湯也是由多種食材熬煮八小時以上製成的醇厚高湯。
而這僅僅是三頭宴中的第一道——獅子頭!
另一道拆燴鰱魚頭,
工序更為繁複,竟然要求對鰱魚頭進行“剔骨”處理!
不僅要保證連一絲細骨都不留,還要維持魚頭整體形態不變形,
工藝之精細,近乎苛刻。
經過剔骨後的魚頭燉煮起來更加入味,
那滋味自然妙不可言。
相較之下,
扒燒整豬頭倒顯得較為簡單。
當這三個壓軸大菜上桌後,院中那些懂得美食的客人們無不為之折服!
這個年代的宴席,
講究實實在在,讓賓客們吃得飽、吃得滿意就是成功。
每人面前一個碩大的獅子頭,
加上每桌上還擺放著一隻完整的豬頭,
單憑這些肉類就已經讓大部分人有了飽足感。
再輔以白袍蝦仁、荷塘月色、松鼠桂魚、軟兜鱔魚、八寶鴨等精品菜餚,
雖菜品數量不多,
但款款皆屬硬菜。
待最後一道文思豆腐上桌,
可以說,每位在座的賓客都已心滿意足。
忙碌過後,
李平安也能稍微喘口氣。
經此一頓盛宴操持下來,儘管前一晚通宵未眠,此刻李平安卻並無疲態,反而精神煥發。
透過這次宴席的鍛鍊,
他的廚藝熟練度已然突破兩萬點大關。
光是這個收穫,
李平安就覺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廚藝等級:五級(小成21127/50000)】
要是再來這麼一次大型宴席的操辦,
說不定廚藝等級又能有所提升!
果然,這種方法刷熟練度最快。
只不過,
一開始想要採取這種方法並不容易,
因為若實力不夠,做不出好菜,也無法承辦這樣的宴席。
中院內,
陳家的宴席仍在熱烈進行中。
主桌中央坐著陳老爺子,旁邊圍坐著他的幾位老朋友。面對眼前滿桌豐盛的淮揚菜,眾人都不禁驚歎不已。
一位面色紅潤的老者開口問道:
“老陳啊。”
“你之前不是說就打算在家裡辦個小家宴,自家人隨便弄幾個菜熱鬧一下嗎?”
“我還真就被你給蒙過去了!”
“現在你說實話,這位大廚是從哪兒請來的?”
“瞧這手藝,做的淮揚菜比京都飯店的大廚絲毫不遜色,甚至在某些菜品上還有創新改良,味道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注意到……”
“這些炒菜出爐的時候,可都是同一鍋烹飪出來的。”
“儘管只有五桌客人,但這也算得上是大鍋小炒的功夫了,尋常的廚師還真難以達到這樣的水準!”
陳老爺子瞧著自己這群戰友的表情變化。
心中也頗感得意。
他開口道:
“確實不是出自大酒店的名廚之手。”
“二丫,你去把平安小師傅請出來一下。”
“我告訴你們。”
“今天的主廚年紀輕輕,才剛滿十八歲,並非什麼大酒店的名廚,而是二丫的朋友。”
“不過就憑這手藝,真是讓我刮目相看!”
周圍幾人一片愕然,紛紛表示難以置信。
“十八歲?”
“老陳你這不是在開我們玩笑吧。”
“這個年紀,當學徒都未必能出師,怎麼可能有這樣的手藝?”
以陳老爺子的身份地位,
他設宴請客,來的自然是身份不凡的人物,彼此間都很熟絡,說話也就隨和許多。
陳老爺子揚了揚頭,
回應道:
“老張,你還真別不信。”
“這有什麼好騙你們的!”
“今天掌勺的就是一個人,一直在廚房裡忙活。”
“這麼多人盯著,還能有假不成!”
“再說了,我告訴你們。”
“這位小夥子,不僅廚藝出色,若說出他的另一件事,恐怕更會讓你們瞠目結舌!”
“他呀……”
陳老爺子正要細說時,
王芸已經帶著李平安從前院走來。
還未進屋,
就聽見有人高喊一聲:
“師傅!”
“你怎麼在這兒?”
跟著,一個身影從屋裡衝了出來。
正是張二龍那小子。
其實,
張二龍家與陳老爺子的住處相距不遠。
剛才在席間跟陳老爺子交談的那位紅臉老者,就是張二龍的爺爺,張老將軍。
張二龍一看到李平安,
滿臉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近幾天,
他每日堅持扎馬步,明顯感覺打架實力增強不少,
甚至打贏了自己的堂哥,
這讓他對練拳一事愈發痴迷,
一心想要找到上次偶遇的師傅,正式拜師學藝。
只是連續幾天在街上尋覓,
卻始終不見師傅蹤影。
今天,
他是隨著他爺爺前來赴宴的,
沒想到,
竟然在此遇見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師傅。
此刻看見李平安,
張二龍立即奔上前去,緊緊跟在李平安身後,生怕師傅再次消失。
屋內的眾多賓客,
此前大多已在廚房見過李平安,只知道他是王芸請來幫忙做菜的廚師,
並不清楚李平安還會拳法的事。
此刻見張二龍嚷嚷著要拜師,
旁邊便有人調侃道:
“二龍,
你說要拜師,難不成是想學廚藝不成?
要不,你先炒個菜給大家嚐嚐,看看你是否有這份天賦?”
人群中,
唯有紅臉老者目光閃爍,
看到孫子圍著李平安轉,
他扭頭看向陳老爺子,
開口問道:
“老陳,
你說的就是李平安吧?”
“這小子怎麼和二龍認識的?
如果真的能夠拜師,倒也不是壞事。
李平安雖年輕,身手卻是不錯,
既然你知道他,想必也調查過他的底細。
不過,
只怕你不瞭解,
他的身手可是那位親自傳授的!”
那位?
張將軍聽罷略感疑惑,
待看到陳老爺子比劃了一下拳頭,
頓時明白了過來,
驚訝地說:
“這,這也太巧了!
如果是那位所教,
李平安能有這般身手倒也不足為奇,
難道那位現在人在四九城?
遙想當年……”
說到此處,
張將軍彷彿陷入了一段回憶,
陷入了沉思之中。
另一邊,
李平安看到張二龍,
同樣感到有些意外。
但他也記起金德標曾說過,
張二龍家境特殊,
今日既然是陳老爺子的壽宴,
這小子應該是跟著家中長輩一起來的,
在此相遇,
倒也在情理之中。
李平安瞥了張二龍一眼,
發現這小子如今的精神狀態和之前相比已大有改觀,
而且,
行走之間步伐更加穩重,
走路時腳趾自然地分開抓地,
顯然,
這段時間,
這小子的確在認真練習扎馬步,
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
能做到如此實屬不易。
張二龍迫不及待地說道:
“師傅,
你看我現在馬步站得穩多了,
並且可以堅持半小時了呢!”
說著,
張二龍就在院子裡擺起了馬步姿勢。
一招一式,果真有板有眼。
李平安瞧著認真勁兒,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腦袋,說:“小子,練拳可不是小事,何況你這歲數要學拳,沒個幾年苦功下不來。”
“先回家和家裡人商量好了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