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會要了咱們的小命?
聽周成龍如此一說,唐小志並沒有思考多久,就洞悉了他如此定論的原因。
而相比於此,周大公子此前口中所說的危機,都不算危機。
那便是肚子裡的“孩子”!
九狼山上下來後,唐小志為了逃避大王的追殺,獲得皇帝的庇護,竟杜撰出大王懷孕的謊話。
並且,以三寸不爛之舌忽悠皇帝沒做驗證,就對此深信不疑。
時至今日,還沒有任何一個太醫診斷過燕羽墨的“喜脈”,但皇帝已經被唐小志口中的三大定律給攪糊塗了,儼然認定燕羽墨此時就是有了身孕。
算算日子,從謊話說出口至今,已近三月。
接下來,正常情況下是要開始有“肚子”了,但要讓燕羽墨去哪裡要“肚子”?
皇帝一旦察覺此事不對,唐小志豈非欺君之罪?
屆時,不用等大皇子和反賊的報復,皇帝就得先要了他們的命。
一念至此,唐大里正心中一寒,愁眉道:“這倒是個棘手的問題...你讓我半年內給你弄出一支火器營,興許還有可能...弄出一個皇外孫來,就未免強人所難了啊...”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孩子這種事,豈是說想要就要?
且不說大王不願配合,即使願意也不可能對得上時間,這個欺君之罪恐怕是避無可避了。
周成龍嘆道:“棘手,也要去辦啊。坐著等死,可不是志哥兒你的風格啊。大王並沒有第一時間揭穿這個謊言,反而是指認你是孩子的父親,便是要藉此讓你負上欺君之罪。陛下一旦識破,頂多是斥責她兩句,我們?呵呵,恐怕得腰斬...”
“為今之計,只能由你去出面去求大王。大王若對你動心,或許陛下還有可能留我們生路。”
唐小志無奈道:“也許...可能...恐怕...就只有這一條路可走了。”
“那你還等什麼?今晚陛下約你吃飯,就正是你伺機向大王獻媚的大好時機!志哥兒,你要一舉拿下大王,我們商會還有村裡的上千老幼才有活路啊。”
“獻媚?”
“是啊,如今這個情況,你只能儘量挽回你在大王心中卑鄙無恥的形象,令她對你有所改觀。而大王為何會突然對你態度大變,我想...我知道原因...”
周成龍說著,臉上泛起一絲愧疚,斷續之間便將那天的事情給一道說了出來。
現在的情況已經刻不容緩,周大公子覺得已經不能讓唐小志矇在鼓裡。
唐小志一聽,瞳孔放大:“你說什麼?那天你請我去清風樓,點了一大堆“鞭湯”,還有回去有驚喜...是因為那時你讓人綁了大王?那天晚上,我床上之人就是燕羽墨?”
周成龍尷尬點頭道:“是...不過,當時我並不知道她的身份,要知道,你就是給我十個膽子也幹不出這事啊...”
“去你孃的,周成龍,原來是你幹你的好事。我說,她怎麼一夜過後,就突然視如我仇敵。可是...當時她為何不說話呢?”
“劉芒綁了她之後,又給她餵了一些...一些軟性迷藥,意識清醒,但會暫時失語...”
“草了,你這個蠢貨!商會若遭遇滅頂之災,你就是兇手!沒有你這麼自作聰明的一出,可能大王現在已經愛上了我!”
唐小志怒道。
終於是明白了為何燕羽墨恨她的原因,肯定是因為天亮前的那一抓了...
其次,才是因為周成龍的莽撞之舉。
而後來,九狼山上為何會有偽裝成綁匪的官兵出現,恐怕就是燕羽墨的報復行為。
周成龍一臉愧疚,道:“不錯也錯了。志哥兒,你就當老弟糊塗不懂事。現在最重要的是討好大王...事後弟弟任你處置,如何?”
唐小志嘆了一聲,當也知道此時並非問責之時,想了想後,道:“罷了。事已至此,只能極力斡旋,希望可以扭轉乾坤。”
“那...志哥兒心中可有脈絡,該如何討好大王?”
“你當我是神嗎?剛說想辦法,就能立馬想出來?不過,皇帝要請我吃飯...哎,有了...”
說著,唐小志忽然靈機一動,面露喜色。
正所謂要抓住一個女人的心,必先抓住她的胃。
天底下,恐怕沒有一個女人能夠抵擋住美食的誘惑!
而伸手不打笑臉人,不如先主動跟燕羽墨認個錯,從此化身舔狗,投其所好?
燕羽墨再怎麼“兇殘”,也不好意思對自己身邊的“舔狗”下手吧?
原則上,一個再怎麼鐵石心腸的女人,都難以抵擋住一隻舔狗持之以恆,日久天長的情感攻勢。
如果可以,那麼或許是你的方式不對,又或者說你“觸犯”了她的某種底線。
而只要你足夠優秀,女人的底線總能為你一降再降!
對!
就是這樣,勾引大王就從這頓飯開始!
但這頓飯該怎麼吃,還是有待商榷的。
大王身出皇室,從小就享盡了山珍海味,錦衣玉食,受慣了奉承。
可以說,普通的獻媚行為很已經難打動到她。
大王的胃不僅很難抓住,大王的心更加難以揣度。
唐小志沉思著,摸著下巴,來回踱步。
令一旁的周成龍焦急不已,如果連唐小志都沒辦法搞定大王,他就更加沒轍了。
沒多久,忽見唐小志眼前一亮,微笑道:“馬戶,研墨!趁著距離晚飯還有點時間,我們要去準備一些東西。這頓飯,不如由我來請!”
馬戶應是,隨即轉到書桌前研墨起來。
唐小志提筆,在紙上龍飛鳳舞起來。
眨眼的功夫,便寫好一張購物清單,並交給周成龍道:“你去準備清單裡的東西,一樣都不能少。黃昏前準備好,不得有誤。”
周成龍接過,頓時眉頭一皺,但並未多說什麼,轉身離去。
唐小志則向馬戶招手道:“老驢頭,咱們去王府。”
“去王府?君上這時候去王府作甚?晚飯時間還早。”
“咱們要投其所好,總該對大王有所瞭解吧?而要想了解一個人,從她身邊親近的人入手,則最為合適。”
說著,人已走出了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