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卻不為所動,笑道:“行了,朕意已決。既是聖旨,你們都要照辦,不可忤逆!墨兒,露兒,你們先退吧。唐愛卿留下,朕仍有事要與你說。”
說完,便不再理會幾人的腹誹,揮袖轉身。
大王無奈,怒瞪了唐小志一眼後,跺腳轉身離去。
白小露則用這一種複雜的目光看向唐小志,微微停頓了數秒,也是告退離去。
二人剛走,燕雲天便開口道:“你是否已經猜到朕接下來要跟你說什麼事?”
唐小志眼神一動,想了想後,道:“陛下是想說...應飄飄?”
“哼!”
燕雲天豁然回身,肅然道:“正是!此女出現在王府之中,恐怕也是想意圖行刺。雖最終並未出手,但朕焉能放過她?正好,就此將她除去,徹底斷了文軒的念想。你去,將之就地斬殺,暴屍於西市。”
他冷漠說道,一句話便想取一人性命。
唐小志一怔。
他這都冒著被皇帝殺頭的風險,不惜惹來燕文軒記恨的代價,將應大當家給救下了。
此番又怎能讓她輕易去死?
微微沉思後,他開口道:“陛下,卑職以為目前不宜斬殺應飄飄。”
燕雲天冷冷道:“為何?你捨不得殺她?”
“原因有二!其一,會上之時,陛下既能一眼看穿她的身份,大皇子也必然已經認出。此時殺她,大皇子豈非知道是陛下授意所為?其二,應飄飄隻身前來,其黨羽並未出現,獨殺她一人,乃是打草驚蛇。”
“哼!文軒知道又如何?他還能反了朕不成?朕就是要讓他知道,忤逆朕的意思就只有失望的下場。而應飄飄乃是九狼山匪眾的首腦,只要她一死,其黨羽失去蛇首,自會潰散,根本不足為慮。”
唐小志早知皇帝會有所堅持,接道:“陛下此言有理,大皇子即使知道是陛下下令誅殺應飄飄,也斷然不敢怎樣。但...此舉必會促使陛下和大皇子離心,不利於社稷安穩。卑職此前與九狼山匪眾有所接觸,他們雖乃遊兵散勇,不足為慮,卻也小有忠心。只怕殺了應飄飄非但不能讓他們自行潰散,反而會讓他們轉投...逆賊燕荀...”
皇帝沉思了半分,道:“按你的意思是殺不得?”
“不是殺不得,是不宜殺。”
“那就將之押入大牢,交由刑部處置。”
“陛下,收押應飄飄與將她斬首,皆會引來大皇子的忤逆。而應飄飄化名“李應”而來,且已經比詩敗於我手,成為我的僕役。卑職以為,不如將計就計先將她留在卑職身邊,暫且不揭穿她的身份。待卑職查清她幕後的黨羽後,再設法一力除去,如何?”
燕雲天想了想,此計倒也不失為兩全之法。
如此,既可暫時穩住燕文軒,又可藉機挖出九狼山隱藏的黨羽,可謂兩全其美。
便點頭道:“那好,此女便暫時交由你手。但記住,朕不想再見到她和文軒有聯絡!”
“卑職遵旨。”
“那就沒事了。你回去準備一下,三日後隨朕返京。”
“是,卑職告退。”
唐小志隱晦一笑,隨即退出了書房。
來到宴會廳門口。
見到禁軍守衛森嚴,正在逐一盤查眾多與會的官員和儒士,馬戶與應飄飄也在其中。
但劉芒等四人因為和唐小志一道護駕有功,被排除了“反賊之列”。
此時正站在大廳門口等候,見到唐小志走來,異口同聲喊了一聲“阿公”。
唐小志朝人群望過去一眼,吩咐道:“劉芒,去找趙統領,讓他幫忙把馬戶和李應公子帶出來。韓飛,你在此等著。馬戶出來以後,讓他安排李公子住到城北別苑中。其餘人先跟我回去。”
劉、韓二人應是,隨後各自離去。
皇帝已經下令三日後返回京城,並在京城為唐小志和燕羽墨、白小露三人舉行大婚。
但為何會是三日後出發?
箇中原因,唐小志能想到的便是,皇帝要留出幾天時間清除隱匿在幽都城中的反賊。
而這正好也給唐小志留出時間,來清算這次招親大會的收穫。
招親大會的收入,主要分兩個方面。
第一是報名費,以及從馬戶和周成龍二人手中收上來的“後門費”。
第二,便是城中的外圍賭局盤口。
有兩大美女作為“招牌”,盤口競猜尤為火熱。
城中百姓此前一直在熱議,誰將是大王最終選中的人,並紛紛下注支援自己心目中的人選,既有小賭怡情之樂,同時也想投機暴富一把。
但誰也沒有想到,皇帝最終竟選擇了承辦這場大會的總導師為君上,著實是意料之外。
就連此前呼聲最高,大部分人都斷言必會被嫁給燕文軒的白大小姐,也一併成了唐大里正的老婆。
如此一來,競猜算是爆了一個大冷門。
換言之,盤口通殺!
加上馬戶二人這邊收到的“好處費”,收穫肯定極為可觀。
對此唐小志尤為期待,估摸著這次收入,應該是可以支撐鐵軌建設一段時間了。
翌日一早。
唐小志仍舊早起,剛來到書房中,手下人便不斷傳來訊息。
馬戶當先稟告道:“大里正,外邊傳來訊息,昨夜禁衛軍在王府甄別細作,揪出了十餘名與反賊勾結的官員,皆已被陛下腰斬處死。而這一大早的,趙統領便帶著人馬,夥同幽都城防軍四處圍捕隱藏各處的逆賊。”
“弄得是沸沸揚揚,城中人人自危。這不?東街那邊好像死傷了數十人,血流成河。”
果不其然!
皇帝逗留三日,沒有即刻返回京城,並非單純的休整,而是要趁機絞殺幽都城中的反賊。
唐小志早有所料,此時倒也不見多怪,笑道:“好吧!皇帝自掃門前雪,清除逆賊,我們不必過多插手。應大當家昨日回來後,沒有鬧事吧?她現在在哪?”
馬戶道:“屬下將她安置在府中北廂小院中,與昨日綁回來的山賊在一起。應大當家是聰明人,自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鬧事。”
“嗯,安排她手下的山賊先出城,他們願意自行離去也好,回到我們村中暫住也罷,都由著他們!應大當家留下即可。雖說此時禁衛在城中大肆追查反賊,但趙卿應該會對我們商社網開一面。”
“是,大里正。”
馬戶應聲離去。
唐小志這才扭頭轉向一旁正埋頭算數的周成龍,問道:“龍弟,怎麼樣?收穫如何?”
周成龍一絲不苟的樣子,頭也不抬,“還在算,但估計不少於這個數。”
他伸出了兩根手指。
唐小志猜道:“二百萬兩?”
“嗯,有多無少。”
“很好。整備好之後,將所有銀票和現銀都運回村裡,用於鐵軌的建設。”
“行!”
“那你慢慢算,我就不打擾你了。”
說著,唐小志起身,正要走出書房。
這時候,卻見一名商會信使匆匆趕來,將一封書信奉上,道:“社長,村中急件。”
唐小志接過,隨後擺手揮退了那人。
開啟信件一看後,卻驀然皺眉起來,自語道:“怎麼會?蝗災之前,我已命人大肆在周邊縣城廣招民工,怎麼還會缺少人手?不僅缺少人手,還少鐵器?村裡可是有一座大礦山的...”
留守村中的其他兩名副里正此時傳來訊息,聲稱村中物資告急,不僅供給吳廉等人研發蒸汽機配件的資源跟不上,鋪設完一條長達兩公里的試驗鐵軌後,鐵礦庫存已經沽空,急需外部採購。
村中雖有兩個鍊鐵工坊和一座巨大礦山,但研發蒸汽機的耗材和鐵軌鋪設,對於鋼鐵的用量極大。
鍊鐵工坊的人手大量不足,產能已經供不應求。
另一邊,建設水泥路的施工隊,也同樣面臨著招工難的問題。
唐小志喃喃自語,愁眉緊皺:“這倒是個棘手的問題啊,去哪裡找工人和現成的鐵器呢?幽都城倒是人多,大不了從這裡招募過去。只是人手的問題容易解決,鐵器資源就...”
“龍弟,你私交甚廣,認不認得哪路商家那裡可以買到大量的鐵器?”
正認真算數的周成龍聽此,微微抬頭,道:“鐵器?”
他搖了搖頭,“志哥兒,你不知道嗎?我朝對鐵器礦產的管理尤為嚴格,國內盛產礦石的幾大州郡,皆是直隸於朝廷管轄,更不允許民間私造熔爐鍊鐵。各縣的農具用品生產,皆由官家經營。我們想大量購買鐵器,除非有陛下聖旨,否則很難辦到。”
唐小志一聽,立馬道:“那好辦,我去見見皇帝。好歹我已經被定為燕羽墨的君上,大婚之後便是他的女婿,這個面子他不會不給我吧?”
說完,便想奪門而出。
卻被周成龍喊住:“等等!你還是別去了,去了也是白去。陛下即便答應幫你,恐怕短時間內也沒有大量的鐵器可以給你。”
唐小志疑惑道:“為何?”
周成龍向他招了招手,等唐小志走到身邊後,這才略顯神秘,小聲道:“來幽都之前,我聽我爹提過。不用多久,陛下便會對蒼梧國用兵,徹底統一整個大陸南境。前兩年,朝廷就已經開始暗中收集鐵礦資源,大肆鑄造兵器,以備討伐之用。”
“你現在開口向陛下索要鐵器,他豈會輕易給你?恐怕,那些募集而來的鐵礦都已被鑄成箭矢、兵器。”
唐小志聽此,不由一呆。
皇帝居然在兩年前,就已有打算要入侵蒼梧國,而且還暗中將大奉國內的大多數鐵礦資源,都鑄成了兵器?
這就有些難辦了呀。
沒有大量的鐵礦資源支援,鐵軌的建設進度和蒸汽機的研發便會陷入遲滯,樞紐計劃將成一紙空談。
而燕雲天向來黷武,肯定不會輕易把用以軍隊的資源拱手讓人。
尤其是在他正磨刀霍霍,試圖覆滅蒼梧國的節骨眼上。
他雖答應唐小志暫緩對蒼梧國起兵,但並未明言這個“暫緩”到底是多久。
所謂三年之期,只是說三年內要讓唐小志造出一支火器軍,而非三年內不動蒼梧國。
該怎麼辦呢?
清水河村內,倒是有一座巨大的鐵礦山,礦產含量極為豐富。
但以這個朝代的技術水平,除了加大人手投入之外,根本就沒有其他辦法能讓產量大幅提升。
要想快速解決鐵器短缺的窘境,似乎只有花錢向外界大量購買這一條路。
而現實卻是,你現在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到鐵。
唐小志陷入了沉思,腦中思考著解決辦法。
片刻後,忽然靈機一動,計上心頭,驚喜道:“對!陛下已囤積了大量的兵器,用以攻打蒼梧,萬萬不可能將這些鐵器轉手讓給我!除非...他覺得拿下蒼梧不需要這麼多軍隊和鐵器!嘿嘿。”
周成龍不明白他此話的意思,納悶道:“什麼意思?”
唐小志卻不想解釋,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這事你就不用理會了,看我如何從皇帝手中拿鐵又拿人!”
說完,人已走到了門外。
“來人,讓劉芒和韓飛速來密室見我!”
書房門外,唐小志吩咐一聲後,急急跑向了密室。
密室庫房中,前次從清水河村中託運過來的火銃配件,還有很多套。
未免有些配件質量不達標,無法組裝成火銃,唐小志讓村裡的工匠準備了許多備用品。
組裝起來,能有十幾把火銃之多。
沒多久。
等劉芒等四大惡僕到場後,唐小志一邊動手組裝,一邊吩咐道:“聽著,這些火銃中有八支是長槍管的。其射程和射擊精度,都比短手銃要高。我會給你們準備好足夠的火藥,而你們只有一天的時間練習射擊。明日,就隨我出征!”
劉芒等人先應了一聲是,這才表示疑惑道:“阿公,咱這是要出征哪裡?”
唐小志笑道:“出征幫陛下剿匪,清除反賊。”
說著,便已將一把組裝好的長火銃丟給劉芒。
有一點,周大公子說得很對。
燕雲天勇武,一向重視對軍隊素質的建設,他既然已經將收集到的鐵器資源製成兵器,便不會輕易拿出來拱手讓人。
除非大奉軍隊不再需要這麼多鐵器輜重...
例如說,裁掉大奉一半的軍團,這些兵員退伍回家之後,他們身上的鎧甲兵器便顯得沒用、多餘了。
多餘的東西,唐小志這個“新君上”、“新駙馬”再開口去要,皇帝不會不給吧?
在這一刻,唐小志心生一計,竟想忽悠皇帝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