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章 見春

這天晚上,程錦書心情很好,甚至在吃飯的途中沒忍住打電話給溫良,炫耀自已嚐到了女兒做的第一頓飯,並毫無保留地誇讚孩子的廚藝,雖然在溫意然看來,自已的水平也就不過剛剛及格。

她坐在一旁,看著程錦書溢於言表的高興,覺得這個場景有點新奇,記憶裡自已好像從來沒有碰到過這樣的場景。對於她來說,很多事情都是自已應該做的,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得到嘉獎,是從來沒有過的體驗。趙美華也誇過她,譚林忠也肯定過自已,可是那些誇獎後隨之而來的,是隱形地施壓。

還不夠,還可以更好。

××家跟你一樣大,早就開始洗衣做飯了。

別人能做到,我不信你不行。

施壓並沒什麼可詰責的,因為父母都希望孩子會更好,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教育心態,但是從孩子的角度,她更希望被期盼的同時,自已的當下也能被認真地對待,而不是一兩句敷衍的誇讚就能帶過。因為對於譚笑來說,真正能支撐她走下去的,從來不是虛無縹緲的未來,而是堅實的過去與能感知幸福的當下。

現在,她藉著別人的身體感受到了那份幸福。

這樣想著,她又給程錦書夾了一筷子菜,作為溫意然,也作為譚笑。

程錦書看著她的動作,嘴角的笑意更深,她一邊打電話,一邊也給女兒夾了菜,眼裡的滿足都快要溢位來。

七上旬很快就要過去,溫良那邊也把學校聯絡好了,等開學,溫意然直接去報名就可以了,至於程錦書的畫室,還要等她抽空過去一趟才能確定。

程錦書沒那麼快過去,暑假正是忙的時候,她得在八月上旬過後才能空出時間。她不過去,溫意然也不打算過去,而是待在家裡上上網,預習預習高中課本,再就是把這個家收拾得乾淨妥帖,給兩人做做飯。

程錦書對於她的勤懇懂事,很高興,但也有些擔憂,因為她從中看到了討好與拘謹,可是家人之間不需要這些東西,於是委婉地勸她出去多走走,哪怕是約同學逛逛街也行。溫意然更想回清遠鎮看看這個時期的譚笑,但沒有理由,於是她拒絕了程錦書的建議,只說夏天熱,宅家更舒服,程錦書一直比較尊重孩子的意願,見她這樣說,也不再多言,隨她去了,只叮囑她玩兒好休息好,別老做那麼多家務。

這天又是一個大晴天,天空沒有一絲兒雲,太陽霸道地獨佔了整個天空,曬得路面都發白冒煙,溫意然看了看外面的強光,關上窗簾開啟了電腦,準備隨便找些新聞看看。

她離這一年已經很遠很遠了,對於很多資訊,還需要藉助網路才能回憶起來。

瀏覽著瀏覽著,她逛進了一個論壇,無意間瞥到一個關於世界末日的帖子。

這個話題在當年很流行,那會兒受到同學們的影響,她也曾好奇過,不過如今已經知曉結果了,她不再有一點興趣,正欲離開,帖子下面一條留言吸引了她的注意。

【見春】:無所謂,不管世界末日會不會來,那天我都將會去死。

留言是在6小時前,那會兒差不多凌晨三點半。

網路世界一向很複雜,這裡面的很多言論都難辨真假,溫意然挑挑眉,沒想管,但下面一大堆或陰陽怪氣或慫恿他趕快踐行諾言的言論讓她有些不適。

她不是一個多麼熱愛生活的人,也不喜歡多管閒事,但是她格外能理解一個人被卡在困頓的境遇中時會有多不理智多絕望。

溫意然深知輕易共情他人不是什麼好事,可是手指卻不聽話地僵持在沉默的空氣裡。她盯著那ID看了很久,又眼見下面跟風的越來越多,最終註冊了賬號,發了幾條私信過去。

【沒有大名】:別管我是怎麼知道的,瑪雅人的預言不會實現,世界末日也不會到來,今年不會,以後更不會,雖然這之後的每一年都有不平事發生,挺讓人心煩,但起伏跌宕中又暗藏機會,每個人都會獲得屬於自已的際遇,只要有耐心,總會獲得些什麼。

【沒有大名】:我不知道你遇到了什麼,也不打算安慰你評價你,我只是想建議你別理下面那堆孫子,一群傻逼而已,不值得你費心,也不配影響你的情緒。另外,關於如何去死,我有些話想說,首先,跳樓什麼的,死透了還好,如果沒死透,那你基本就只剩癱瘓一個結果,吃喝拉撒都得靠人,更沒意思。割腕的話,放血等死的過程很折磨人,且中途很容易後悔,我已經幫你試過了,體驗感非常不好。吃藥或燒炭就更沒意思了,清醒地感受持續的疼痛與不適,精神會比身體先崩潰,所以,如果你身體健康,生活能自理,還是可以再活著試試看,不需要追求所謂的意義,不用達到世俗的標準,不去理會別人的眼光,只專注於自已想做的事情,應該會過得沒那麼難受。

試試嘛,又不虧,就算所有人最後都會走向死亡,但是路上的所聞所遇卻是不一樣的,沒有人會一直運氣不好,你肯定也是,總會遇到好風景的。

【沒有大名】:最後,我想說你的網名非常有詩意,令人驚豔,希望你能如你的網名,還能繼續迎見下一個春天。

打完了這些字,溫意然便退出了論壇。其實她知道,如果一個人一心求死,別人無論如何勸,都不會有太大的效果,所以她也沒打算勸,她只是想客觀表達一下自已的想法,如果對方能接受最好,如果對方無法理解,那她也沒有辦法。

按這個網友的說法,她應該不會立刻就選擇行動,只希望她能在這段不短的時間裡能調整好自已,心情變得更好些。

本以為那邊不會理會她,但出乎意料的是,當溫意然幾分鐘後因為不放心而再次進入論壇後,那邊就給了回覆。

【見春】:你也自殺過?

顯而易見,真正的溫意然是自殺過的,否則也不會有今日的局面,可是譚笑再壓抑的時候,都沒能夠狠下心。

她也有過這樣的想法,也在還是學生的時候就明白生命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但是每當她的內心被深淵灌滿的那一剎,她都會死死地拉住那個脆弱的靈魂,認真地反問自已:真的不會後悔嗎?後面的那段路就一點也不想再看一眼嗎?

每到這個時候,她都會咬牙沉默,連同思想一起沉默。

不過也感謝那些沉默的瞬間,給了她猶豫的機會。也是經過那幾次猶豫,後來在情緒已經快要爆炸,在思緒最混亂的時候,她最過激的行為也不過是在手臂上留下刀痕,利用疼痛刺激自已,也用疼痛將自已拉回來。

不過說來也可笑,自已經歷了極限拉扯才保住的命最後還是落得個草草收場的結果,真是富有戲劇性。當然,這已經不算什麼了,畢竟自已都能不可思議地重生到了另一人身上,尋常的生死又算什麼呢?

只是這些事她沒辦法和對面講,看了看手腕處還有些深色的疤,她敲下了幾個字:略有涉獵,不算愉快。

【見春】:你為什麼會想要自殺?

【沒有大名】:不重要,已經過去了,我甚至都記不清當時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去這樣做的。人是種健忘的生物,反正我是。

【見春】:那你後來遇見好風景了嗎?

【沒有大名】:沒有,但是我決定創造自已喜歡的風景,畢竟這個世界是客觀的,可不會由著個人的意志存在。

【見春】:你跟他們不太一樣。

【沒有大名】:哪裡不一樣?

【見春】:我的回覆下面有很多人在起鬨看熱鬧,也有很多人在和我空講大道理,但不管怎樣,我都覺得很煩,只有你不一樣,也只有你說的話,我覺得還能看得下去。

【沒有大名】:為什麼?

【見春】:不知道,說不出來,反正只覺得你的話聽起來最舒服。

【沒有大名】:那我很榮幸,很少有人這樣肯定我。

【見春】:那說明他們的水平應該不咋樣。

【沒有大名】:一樣,你的評價也讓我覺得很窩心,不過……真的不準備看看下個春天嗎?

【見春】:不想。

【沒有大名】:別誤會,我不是想勸你,只是因為我最喜歡的季節是春天,想著到時候有人分享也挺好的。

【沒有大名】:我非常理解你的想法,不過在此期間,我們可以多聊聊,就當是你臨行前多交個朋友吧,就算沒什麼用,但至少能讓你的情緒有個出口。

發完這句話後,那邊便沒有回覆了,溫意然靠回椅背,斟酌著接下來的對話。

按她的性格,她是不會和一個完全陌生的人交朋友的,可是直覺告訴她這個網友並非在引人注意,而是真的走到窮途了。

她想起自已如困獸被束縛在在眾多無形的枷鎖中時,是渴望過有人理解她的,甚至不需要理解不需要言語,能站在她這一邊就行。可惜沒有,小黑走得太早了,父母只管下達命令,附近的夥伴們因為趙美華的刻意暗示,慢慢不再和她玩兒,同學們似乎都還在傻開心的年紀,無法理解她那敏感又神經質的性格,後來高中了,好不容易有了親密一點的朋友,可是由於自已不懂剋制,不厭其煩地訴說著自已這些年積攢的負能量,最後朋友也委婉地與她開始保持距離。

她的成長之路一直都是磕磕絆絆而孤獨的,無人教她該怎麼處理自已的情緒,無人願意給予她陪伴,時間匆匆流走,身邊人來人往,她不至於格格不入,卻也沒有真正融入進什麼圈子。

這不是他人的錯,但好像也不是她的錯,反正她就這麼陰差陽錯地成為了現在的自已,可是“見春”還有機會,她或許可以不用變成這樣。

罷了,不管是真是假,她做到力所能及的就夠了。

想著,溫意然又發過去一行字:我還是學生,開學後就沒辦法陪你聊天了,不過假期我每天都有時間,開學後的週末應該也能抽空和你聊聊,如果你願意,我們定個上線時間吧,有事沒事聊聊,一起打發打發時間也是好的。

這一次,那邊沒沉默太久,沒一會兒就回復了訊息:我們又不認識,你就算心善,也沒必要做到這個程度吧?

【沒有大名】:我沒那麼善良,我只是比較孤單,想交個朋友而已。

【見春】:你該不會是想阻止我去死吧?

【沒有大名】:還真沒有,只是恰好心有所想時碰到了你,然後產生了可以和你多聊聊的想法。人和人的緣分就是這麼怪,是沒辦法用理由把它講清楚的。

【見春】:你不會覺得我這樣的人很消極嗎?

【沒有大名】:不會,人是可以被允許消極的,消極又不是病,無可指責。

【見春】:你真的是學生嗎?

【沒有大名】:是。

【見春】:總覺得你的發言比較像大人,很成熟。

【沒有大名】:也算吧,我都高中生了。

那邊又不說話了,正在溫意然以為她不會再理自已時,兩行字跳了出來:放心,我還有事沒做完,在那之前都會好好活著,還有,我們加好友吧,以後在企鵝裡面聊,方便些。

接著,一串數字緊跟著發了過來。

都走到這一步了,看來她應該是真的有所鬆動了。溫意然心裡繃著的弦鬆動了不少,她表示同意,隨即就申請了新增好友,對方也很快同意了她的申請,就這樣,溫意然在這段完全陌生的人生裡有了第一個關係不近也不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