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章 封百年

伏曦皇城,外城二百里,內城五十里,禁城十里,指的都是直徑。隨著皇庭的式微,外城被媯國不斷蠶食,皇庭真正能夠掌管的外城,實際上只是靠近內城的幾十裡之內,所以皇庭從外城獲得的收益大幅減少,維持皇城運轉的稅收來源主要在內城。

皇城內城按伏曦八卦分成八個功能區,東南方向為兌,宜商,坊市就設定在此。

各個諸侯國都在此處設有官辦的貿易機構,各國還有大量的民間行商,也在此開店。隨著相鄰各國的強勢崛起,政治、軍事上日益不把皇庭當回事,但跨國貿易上卻是越來越依賴這個坊市。因為只有在這裡,才能一站式地“買天下、賣天下”,並且有公平交易的保證。

也因此,這個坊市的收益,佔到整個皇城進項的一半。

但在寸土寸金的坊市裡,卻有這麼一大塊店鋪,很多年了沒人買無人租。幾十年之前還斷斷續續有人來嘗試,但結果無一例外都是,人遇橫禍、生意虧本。久而久之,就不再有人敢嘗試在這裡做生意。

百隆王封百年,掌管皇城經濟,對這塊長期閒置不能掙錢的店鋪,也很是上頭。今天,手下來報,說有一位班國客商願意一口氣全部買下閒置的店鋪,想討個優惠價。

封百年沒有多想,就吩咐手下道,可以給他折扣價,買十年打五折,二十年打四折,三十年打三折。條件是,買下後一定要開張做生意。

不一會,手下又來報,來人已經買下三十年經營權,並且一次性付清了百萬金的錢款。

“做的甚營生?” 封百年很關心生意能不能持續,

“出售丹藥,定製靈寶,收購天隕石。”

“他哪天生意開張,本王去給他捧場!” 這可是高階生意,出面為他站站臺,未嘗不可。

“那他真是有福氣,能得到我王的恩眷。”

這邊在自嗨,那邊洪毅已經將蒙、風項和二媯召喚到了剛剛買到的店鋪裡,商量裝修之事。

四人各行其是後,天也近晚,洪毅打坐在店鋪二樓。現在店鋪已經是自已的,是時候與地下的那位商談商談了。

封承志兄妹已經來到了位於內城的別苑,他們要等洪毅來見面。已經去過盤龍塬六十四號,不見人影,又在坊市裡碰了一圈運氣,當然也沒有見到正在購買店鋪的班公子,所以只好來到別院守株待兔。

之前在皇宮內庭中,兄妹三人已經和他們的父皇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溝通。當這位父皇得知,出手之人是兒女們找來的年青公子時,被震驚到了極點;而兒女們從父皇口中知道,他們找來的這位公子,的確有能耐,並已經解決了皇宮長久無解的問題時,也是驚訝至極。

父子(女)四人,在震驚之餘,開始深入討論此人的來路,猜測此人來皇城的真實原因。

長期困於伏曦皇城的這一家子,囿於資訊閉塞,推來論去,仍不得要領,歸攏起來,也就得出一個並無新意的五字結論:“年青有本事”,另外還有一個懷疑:“可能不是班國人,名字也可能不叫班雷!”

見議論不出有用的資訊,天子封言對兒女們道:“此人是皇城急需之大才,徹底解決媯國之患也還要靠他!要儘快找到這位公子,就說本皇有請,有厚賜、並有要事相商!”

封言又道:“如此人能為我所有,重現皇城輝煌亦有日!” 說話時,還把目光停留在了封承霓的身上

兄妹仨這一等,竟有半個月之久,也不見“兔子撞到樹”。既然“守株待兔”不成,主動出去尋找才是正途。三人商議已定,正打算吩咐親衛們做出行的準備,一張請帖通傳了進來。

是洪荒商行開業慶典的請帖,下帖的主人正是他們急於見到的班雷公子。

封承志熟悉請帖上洪荒商行的所在,他意識到,很可能是自已的王叔封百年打誑語,把幾十年都沒人敢做生意的店鋪推銷給了班公子。於是急著道:“快,班公子找到了,我們趕緊去洪荒商行!”

洪荒商行門前,圍觀的人不少,主要是針對新商行的裝修風格和售賣方式在議論紛紛,進入到商鋪內看貨的人幾乎沒有。

這是整個坊市裡唯一一個用彩陶貼牆面的店鋪群。

成曲尺形的十二個店鋪,內部全部打通,顧客從一邊的門口進來,逛完後從另一邊的門出去,不知不覺間,就轉了一個直角彎。

外牆中間做成圓弧形,以紅色彩陶打底,上面浮雕四個明黃色大字:洪荒商行。曲尺形外牆五尺以下俱為紅色,沿兩條相互垂直的大街展開;兩邊房頂,放置招牌,一律紅底上浮雕黃色巨字,一邊是洪荒寶丹,另一邊是洪荒靈寶,讓所有經過的人,都受到強烈的視覺衝擊。

沿東西向大街和沿南北向大街,之前也各有五個鋪面,內部現已被全部打通,並且一色的明黃牆貼。兩排櫃、格合一的貨架,三尺以下為櫃,三尺至五尺高度,就是分成上下兩格的貨架,格子裡擺著貨品。貨品都有石片做成的標籤,標籤上浮雕著貨品的名稱和用途,但沒有價格。

洪毅按照後世現代社會超市的式樣,打造了洪荒商行的購物場所。唯一不同的是,沒有超市那般琳琅滿目的物品,說其貨品稀疏,都是恭維。往往是偌大的貨架格子裡,只放著一個小小的盒子。並且,還不是每個格子裡都有盒子。

售賣的方式也很奇特,顧客看中的東西,你不能當場就買走。你得先登記,然後寫下你願意出的價格字條,連同訂金一起裝入專用密封袋裡。三天後,再來開袋看價格,誰出價最高,誰結清貨款取走貨物。

這一做法又很像後世的投標開標。

所以,大街上的議論都偏向負面,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敗家子,想當然、瞎胡鬧!”

“本來就不是做生意的好地方,還如此這般不著邊際,只會死得更快!” 這是百隆王封百里的評價。他接到了洪毅商行開業慶典的請帖,擺駕到商行門前,見到此景,心中涼透,便令跟隨們立即轉頭回去。

“王叔,來都來了,何不給他捧個場!” 這是封承志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