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8章 新的競爭者

就這樣,兩位皇子在江南和西北開始了自己的外交活動。

兩個人雖然沒有經過系統的太子培養,可是他們的母親都不是普通人,可以說博學多才。

再加上文華殿諸位學士的教導,這兩位皇子表現出了合格的皇家氣派。

而這兩位的儀容也征服了很大一批粉絲。

特別是在江南的賈茵更是如魚得水,因為薛家原先也是四大家族之一,而薛蟠現在是薛家的頂樑柱,又是賈茵的舅舅,自然全力幫自己的外甥了。

薛蝌雖然也想幫自己的外甥賈藉,可是在西北他們沒有任何的勢力。

那可是賈瑞的私人領地,所有軍中事物任何人都不能參與,別看薛寶琴深受賈瑞的喜歡,但是她要是敢把手伸到軍中,賈瑞就能立刻剁了。

賈藉這一次能到西北,還多虧了賈瑞偏心,不然的話,直到下一位皇帝登基才有可能接觸軍權。

當然了,賈藉一到軍中,那些將軍們就明白賈瑞的意思了,所以對這位可能將來的太子也很是尊敬。

不過,卻沒有一個人給賈藉送上投名狀。

對此賈藉是非常焦慮的,只能是親自出馬,一個個拜訪各地的將軍。

可惜人家將軍們雖然對賈藉很尊敬,但是一說到正題上就顧左右而言他,沒有一個人敢給他表態。

最後賈藉沒有辦法了,只能是把目標轉到了軍中的小官身上,寄希望於這些人將來能夠升上去。

對於這一點,上邊的主將們雖然心知肚明,但沒有一個人干預。他們就看著賈藉每天是早出晚歸,和下級軍官稱兄道弟,喝酒聊天。

賈藉的這番行動還是有一些效果的,一些愣頭青對於賈藉禮賢下士感動的是五體投地,恨不得立刻就把心挖出來讓賈藉看。

就這樣,半年時間賈藉終於是籠絡了一批下級軍官。

雖然這些下級軍官無法調動軍隊,甚至有些身不由己,但是賈藉把希望寄託於將來,現在也不著急啊。

對於賈藉的一番操作,賈瑞還是滿意的。

賈瑞不光滿意賈藉,也對各級軍官感覺到滿意。

西北的高階軍官沒有一個人向賈藉表忠心,說明他們還是忠心自己。

而那些下級的小軍官,賈瑞就管不了,再說這些人沒有多少權力,他們要想掌權至少得十五年以後了。

而賈藉能夠放下眼前,著眼於未來,這讓賈瑞感覺到滿意。

賈茵那一邊就比賈藉收穫大多了。

他在薛蟠的引領之下拜訪了江南很多的主官,這些文官對於賈茵還是很滿意的。

主要是因為他從小就接受儒家教育,同時也是嫡子,符合儒家的傳承。

因此,等到賈茵回到京城的時候,江南很多官員已經投到了他的名下。

從這一年開始,賈茵的冰敬碳敬就,沒有斷過,而且其收攏的銀錢是別的王爺的十倍不止。

賈藉手底下的都是小官兒,可沒有賈茵的人那麼有錢,雖然這些人每年也給加急送東西,但是都是些三瓜兩棗。

可是賈藉對於這些送來的禮物都一一簽收,並且給每個人都寫了回信。

這讓賈藉手底下的小官凝聚力更加強了。

不過由於手下的官員地位比較低,所以在朝堂之上,賈藉還是處於弱勢的,只能是勉強的招架賈茵的進攻。

賈瑞對於兩位王子在朝堂上的爭鬥幾乎是視而不見,只要他們不鬧出轉子來,就由著他們二人鬥下去。

賈瑞的表現讓朝堂上的官員們甚至產生了一種誤解,那就是鬥勝的皇子,就有可能繼承大統。

因此朝堂上的人也開始紛紛站隊。

當然了,朝堂上的人都是科舉出身,所以站到賈茵那一邊的還是大多數。

因此,賈茵隱隱有了太子之名。

對此,薛寶琴非常的擔心,她親自出馬,經常召集朝廷重臣的妻女,給她的兒子加急拉票。

薛寶琴現在在宮中就相當於皇后了,所以她的面子還是有人給的,因此也有些大臣三三兩兩的站到了賈藉這一邊。

不過這些站隊的大臣卻沒有一個是一方大佬。

向各部的尚書,以及內閣大學士沒有一個人參與進來。

就連一心當太子少傅的徐標,也沒有參與到兩位皇子的爭鬥中。

當然了,其他表面上沒有多大希望繼承太子之位的王爺們,也不是省油的燈,也紛紛的在賈瑞面前表現。

畢竟,有棗沒棗打三竿子,萬一賈瑞一糊塗把皇位傳給他們呢。

只有一位皇子一直在自己的府裡安靜的看著這一切。

他不是別人,正是良妃淨塵的兒子晉王賈蒽。

這位晉王很少在賈瑞面前爭寵,每次都是默默的站在牆角,看著眼前的一幕,就像是看戲臺上的人演戲一樣。

而賈瑞對於這位晉王看起來很少關注。

可是暗地裡卻也沒有放棄對晉王的考察。

雖然他認為將來的太子會在賈藉和賈茵中產生,但是也給了其他皇子以希望。

在考察中賈瑞發現賈蒽雖然沒有孃家做靠山,他的母親也不怎麼得賈瑞的寵,但是他卻性格堅韌,每天裡堅持讀書,而且博聞廣記。

而且這位晉王竟然經常深入民間考察農商。

甚至在京郊專門的買了個小莊子,每次下種,開鐮,他都要親自到場,並且參與到其中。

要說將來有那麼一天,這些皇子們失去一切,唯一能夠養活自己的恐怕就是這位晉王了。

就憑這一點,晉王賈蒽就從其他皇子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第三個候選人。

雖然在賈瑞的心中,他的地位還很低,根本比不了賈茵和賈藉,但至少入了賈瑞的眼。

因此,在幾天之後的大朝中,賈瑞當朝下旨,讓晉王賈蒽隨朝學習。

賈藉和賈茵也非常敏感,他們敏銳地認識到,賈蒽也加入到了這場競爭中。

不過,兩個人並沒有把賈蒽放在眼裡。

因為賈蒽母親沒有孃家做依靠,再加上他本人也很低調,所以大家都認為他就是個陪跑的,對大局沒有什麼干預。

可是,半年過後,大家都對這位晉王刮目相看。

因為在朝堂上論政的時候,這位晉王總是能夠一針見血,指出各種措施的紕漏。

賈藉和賈茵雖然也能夠辦到,但是他們身後可是有大量的幕僚團的,而賈蒽可是孤家寡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