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只見他單手扶著方向盤,右手牽過蘇暖的手,輕輕的貼在他的臉上。
見蘇暖的動作僵硬,便笑著解釋道:“我們該親近些,培養親密度。”
見他這樣說,蘇暖也不好推辭,可心裡總有股被拿捏的感覺。
福臨心智,蘇暖化被動為主動,動手擼了下他的臉頰和下巴,就像逗寵物狗樣。
這動作倒是讓蕭靖瞬間不知所措,蘇暖自以為反敗為勝,心滿意足的收回手,還嘴硬的評價道:
“面板真好,白白嫩嫩的。”
“用的什麼護膚品啊,效果真好,推薦一下?”
接收到男人熾熱的眼神,在高速行駛的車輛上,蘇暖有恃無恐,與他眼神對視著。
前方紅燈,車停了下來。
蘇暖見蕭靖拉好手剎的動作才有些許的後怕,驚恐道:
“光天化日之下,你想幹嘛?”
蕭靖側過身來,邪魅一笑:“膽子這麼小還敢來招惹我?”
就在蘇暖想要跳車來脫離魔爪的時候,突兀的喇叭聲解救了她。
蘇暖從後視鏡裡往後看,後面堵了一列的小車,有些車主的表情很是憤怒,喇叭聲不絕於耳。
剛擺脫危機的蘇暖,一臉無辜的看向身旁被打斷的男人:你擋道了,快走吧。
出現了這個小插曲,之後兩人倒是親近了不少。
以至於在李姐安排的攝影棚裡,準備拍些婚紗照時,蘇暖都會打趣了:
“蕭先生,等會拍照可是要好好表現哦,我可是要當最美新娘的。”
蕭靖看到此時坐在自己身邊輕鬆、隨意的蘇暖,配合著回答:
“要是有什麼不妥的地方,還請蕭太太多多指教。”
蘇暖一聽這話,樂開了花。
作為一個天生對鏡頭感很足的人應付這簡單的拍攝是輕而易舉的。
這次主要內容就是單純體現幸福和快樂。
奈何有個對鏡頭遲鈍的蕭靖。
一個小時的拍攝時間過去了,攝影師搖搖頭,一張好的存稿都沒有。
那個男人看鏡頭就像看仇人一樣,讓經驗豐富的攝影師遇到了事業的滑鐵盧。
當然,蘇暖也察覺到蕭靖的不適應,於是叫停拍攝。
小心翼翼的問:你不喜歡拍照嗎?
蕭靖實話實說:平時不拍照,有點不適應。
怪不得,這麼個大佬,網路上沒有一張他的照片。
於是蘇暖,耐心的和攝影師溝通:能不能不拍蕭靖的特寫鏡頭,就拍一些側影。
雖然攝影師覺得蕭靖這雕塑般的面龐自己不能拍特寫很遺憾,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蘇暖俏皮的跟蕭靖說:你可以不看鏡頭,看我吧,看看你這貌美如花的小嬌妻。
蘇暖說這話的本意是想緩解蕭靖的緊張,沒成想,在他炙熱的目光下,蘇暖臉紅了。
接下來的拍攝猶如神助,順利的不得了。
就連剛剛還在愁眉苦臉的攝影師都連連驚歎:
“太美好了,這畫面。”
“看的我都想結婚了。”
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之下,聽的蘇暖都迷了心竅,蕭靖卻一副自在模樣,大有一種已經把人拐到手的快樂神情。
蘇暖瞬間清醒:不對啊,蘇暖,醒醒,別被人賣了都還在幫忙數錢,有些事情還是要提前說好,比如自己的工作方面。
蘇暖可不想以後只能當個被圈養的金絲雀。
也不知是哪裡來的勇氣,蘇暖直接對蕭靖說道:你以後不能干涉我的工作。
蕭靖聽完,一愣:她這是在擔心自己會解散她的工作團隊嗎?
雖然那些人工作能力和效率不高,但就目前來說,自己對她那個圈子不甚瞭解,暫時還組不了一支更好的隊伍,所以還沒打算干預。
蕭大總裁這是要將工作室這次公關手段記一輩子呢。
差一點就青青草地了,能不記仇嗎。
但看蘇暖一臉認真的模樣,大有你不答應就去離婚的意思。
蘇暖此時很緊張,生怕第一次發表意見就不被認同,那以後的家庭地位會被死死壓在地上的。
為了以後的幸福生活,蘇暖要裝作不慌不忙的神態,背後偷偷的看著時間,離十點十分沒幾分鐘了,團隊那邊的意思是要卡點十點十分發官宣文案。
幸好,蕭靖沒有多猶疑的就答應了。
蘇暖深深的送了一口氣,立馬眉飛色舞起來。
這可是有關面子和家庭地位的大事。
在約定好的時間前一分鐘將新鮮出爐的情侶寫真照片發給了經紀人李姐。
又看到蕭靖手上戴著的正是被網友扒出來的那款手錶,於是拉著他,手牽手再拍了一張照片發給了李姐。
這動作倒讓現場的工作人員看懵了:見過人家曬結婚戒指的,還真是第一次見有人曬老公手錶的。
確實,蘇暖拍的那張主要就是為了突出那款手錶。
蕭靖對蘇暖的小動作露出他自己都沒察覺的寵溺,牽著她的手就出了攝影棚。
在回程的路上,蘇暖沉浸在手機裡,主要是沉浸在自己的官宣文案裡:
“在這繁華世界裡,我孤身一人,四處尋覓,哦,原來你在這裡。”
配圖是那張大家一致認可的合照和戴手錶雙手交握的照片。
簡短的文案體現了三個資訊:
一是:蘇暖一個女孩子被眾多網友惡意揣測和中傷的委屈;
二是:蘇暖能有今天成就是多麼的不易;
三是:這個伴侶是蘇暖認認真真談的,這段婚姻是備受期待的。
看完這些,蘇暖不得不對團隊裡的公關刮目相看。
有知識的人真可怕,短短一句話,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就是這最後一句也太胡說八道了吧,明明是被逼無奈,還整的像真愛。
看蘇暖看著手機一會搖頭一會點頭的,在那傻樂,蕭靖感覺不受重視了:
這是準備過河拆橋?利用完了就打算不理人了?一個大活人在這還沒一個冷冰冰的手機好看?
於是悄無聲息的拿走了蘇暖手上的手機。
正看到得意之處,被拿走了手機,蘇暖不樂意了:
“好好開你的車,搶我手機幹嘛?快還給我,我還要看他們誰贏了呢?”
原來是在工作室文案下有兩個有趣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