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起飛訓練

第四十三章:起飛訓練

……·

“我可以嘗試,但無法保證…”王易說道,其實從最初的設計開始,閩龍就是全新概念的航空器,俗稱空地閒散人士運輸部件。

“那先放棄,任務完成,網易雲,該回來了。”

現在的龍淵已經過去了飛機比人更重要的時代,兩個王牌飛行員的命不是兒戲。

光粒子脈震式引擎調整姿態,整個戰機逐漸納入大氣層中,失去了向量噴射的戰鬥機如同落葉飄那樣輕微搖擺,逐漸在重力的牽引下回歸航道。

“預計三分鐘後抵達西格瑪軍區上空,請開啟盲降引導。”

王易說道,身後的呂國忠已經醒來,他晃了晃腦袋,似乎不太清醒的說道“飛行任務,結束了嗎?真該死的,我這身體居然承受不住加速的壓力差。”

其實他已經是要接近退休的年限,飛行員的飛行壽命大概在十年到十五年之間,而呂國忠早已度過了為長空鑄劍的年紀,他是看著國內的戰機技術一步步邁進的,說他老成也不為過。

“國忠老師,沒事的,飛行測試很順利,到時候還需要您豐富的經驗。”

王易說道,戰機已經開始接近地面的盲降指引,在頭盔內的視野內,散發著虛擬光線的定位座標非常清晰,無需閩龍的光粒子脈震式引擎出力,藉助飛機降落時候的升力,戰機安穩落地。

剛落地,醫療組就衝上來,七手八腳的把兩名飛行員架到病床上。

戰鬥機的黑匣子接入纜線,所有飛行中的資料被匯出來,緊接著經過人工智慧的初篩,接下來就可以透過第一視角在虛擬潛行姿態裡獲取飛行資料,這也是幾十年前不敢想的快捷。

誰能想得到,自從四十年前代號雛鳳的最高科技負責人研發出虛擬潛行技術的時候,虛擬潛行技術能給人帶來生活上的本質改變。

“呂國忠要靜養段時間,給他安排地面教學工作吧,不能再飛了,是我的工作疏忽。”

西格瑪軍區的指揮基地內,一位少將說道“那些學員讓網易雲帶一下,現在戰機還沒全部組裝好,儘量以地面飛行教學為主,飛控中心做好二十四小時值班。”

“根據最高科技總負責人雛鳳的命令指示,我們只有五個月的時間去大規模列裝閩龍,四百人,已經是我們地區的新訓極限。”

龍淵上下人口三十億,能執行飛行任務的只有十萬人,而這十萬人裡面,具有實戰經驗的王牌飛行員寥寥無幾,何況大部分飛行員都已經定下飛行生涯,不能單獨抽調出來掌控閩龍。

透過這次飛行測試,也證明了閩龍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獵裝,飛行員學習是需要時間的,而這個時間大部分由他們的學習進度決定,並不是說要開什麼飛機就能塔塔開。

三年模擬,五年訓練,眼下能擠出四百人來學習閩龍的操作,已經是極限。

病房內,王易沒有休息,他在和工程組核對飛行的每一步操作,這些操作將會反饋給工程組,對戰機的組裝很有幫助,同時圍繞著他的還有新訓飛行員,大家都在聽著王易講話。

病房裡實在是塞不下更多的人,王易答應了今天要教他們如何開閩龍。

和實踐結合,王易娓娓道來“現在講第二點,把握住氣流的變化,這種變化在目視情況下是很難觀測到的,但是我們的飛行戰術頭盔內有相應的飛控資料。”

“同時,我們還可以透過雲,塵埃,其他能被氣流影響到的事物判斷氣流的翼尖變化。”

王易講解了大概兩個小時,在病床上,特別配置的營養餐送到他的面前。

“網易雲老師,您想帶飛幾個,肯定有我這個莉莎的狗在裡面吧?”

“教官,還有我,我代號高數蓋倫,我也願意跟著您一起學習。”

即使已經是到了中午用餐的時間,仍舊有學員在病房內,要不是少將過來講——閩龍的飛行資料已經匯出完畢,隨時都能進飛控中心體驗,估計還會有更多的飛行員留在病房。

“雛鳳總師,閩龍的飛行資料已經上傳完畢,您需要檢視嗎?”

步履匆匆,國家最高科技院內,下屬的科學家緊跟著被推行的雛鳳,雛鳳由於是盲障人士,看不了現實裡的東西,只能進入虛擬潛行世界去閱覽資料。

“飛行員怎麼樣了?負壓艙應該能降低飛行難度吧?”

雛鳳的雙眸綁著絹帶,不讓人看見他那空洞無光的眼神。

“您先前要求重點關注的飛行員網易雲身體情況良好,但是另一名老飛行員昏迷。不過已經醒來了,十五馬赫的加速力啊,換做以前根本就不敢想,每五秒就能飛出那麼遠。”

“光粒子脈震式引擎的資料取樣完成了嗎,先前我的囑託有沒有執行,不能關機,要在地面測試資料,高強度的飛行很考驗金屬疲勞,這是和地心發動機同樣的材料,必須做好萬全之策。”

科學家自然是記得,隨後在幾句言語中目送雛鳳進入管控區域。

西格瑪軍區,止鎖狀態的閩龍噴射著尾焰,目前已經無停機狀態測試三十個小時。

時間也來到第二天,金屬疲勞幾乎每一個小時就會測試一次,三班倒的工程組在完成飛機組裝的同時也沒忘記採集資料,這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重複,莉莎的狗被擊落,莉莎的狗被擊落。”

人工智慧帶著些許感情通報著模擬飛行的情況,這已經是莉莎的狗今天第五次被擊落,消耗掉他今天最後的飛行指標,目前在工程組的全力以赴下已經組裝出三架新的閩龍。

明天開始,就要正式上機訓練。

首先要飛的不是學員,是擁有閩龍駕駛經驗和極高駕駛天賦的飛行員。

三架戰鬥機將會嘗試突破大氣層,只有突破大氣層,這些戰鬥機的使命才會抵達。

每架飛機上都已經預留了和天宮核心艙的對介面。

三十年來,天宮仍未停止建設,使用潛行式組裝的全自動化3D列印技術,天宮不斷的在人為干預下蔓延,就像是螞蟻的宮殿,每天都有新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