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章 暑假紀事(十二)

1982年7月14日,星期三,天氣多雲。

早上八點半,姐姐照例開始了每日的練字功課。我則是動筆開始寫作文:讀《三味書屋到百草園》有感。三味書屋,是浙江紹興府城裡有名的私塾。魯迅12歲到17歲在這裡求學。我的切入點是聯想父輩在私塾求學的經歷。私塾教育,是舊社會教育體系裡的重要一環,與他對應的官學。私塾的源頭,是始於我國春秋時期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很多教育思想到源頭,都源於他。同時,舊社會一些私塾的規矩也源於他…比如弟子給老師束脩。

一口氣就寫了八百多字。

我從頭讀了一遍,不禁搖了搖頭。不行,這樣寫不符合這個年齡閱歷和認知。需要改寫一下…算了還是轉述一下父輩經歷吧!

我又重新翻開一頁,重新寫。

“父親是4歲4個月零四天,在私塾當著孔子像拜師的…”

寫了一半,聽到姐姐說:“今天練字練完了。”

我抬頭,看見姐姐已經放下了筆。開始回頭看自已練字的成果。一頁頁的仔細看…最後挑選寫的最好的,和最差的幾頁。與前兩天的進行對比,能發現寫出來的字均有提升。算下來,這三天練字,共有三十頁的樣子。又從中間選出四頁,最好的和最差的,等下午帶去表哥那裡,讓他指導一下。剩下的,用一個夾報紙的夾好,掛在書架側面釘子上。

然後,洗乾淨筆和硯臺,筆掛在通風的地方晾乾,硯臺放在窗臺上。

等忙完後,走過來問我,:“你在寫什麼?”

我回答道:“寫老師佈置的暑假作文。剛才寫了一篇,覺得不合適。另外重寫,這不剛寫了一半!”

姐姐一聽,來了興趣,“把寫完的那篇給我看看!”

我隨手把本子遞了過去,姐姐大致幾分鐘快速看完。眉頭微蹙:“這沒有什麼問題啊!”

停了一會,姐姐又道:“就是有點怪怪感覺。”

忽然,靈光一閃,一拍額頭,如果是我這樣寫,沒有問題。你這個年齡寫出來,有點超齡了!”

我點頭,“是的。如果這樣寫的這篇作文,交上去話,老師會有理由懷疑我,這是不是我寫的?”

姐姐點頭,:“是的,要不是我看著你寫的,我都懷疑這篇是不是你寫的!”

我岔開話題,:“姐姐,等一會去吳夢蘭家把借的英語資料還了?”

姐姐說:“我昨晚想了一下,還是過兩三天再去吧!去得太勤,有點打擾人家了,不太好吧!”

我略微思索一會,說道:“那就過兩天星期五去吧!”

姐姐一聽,說道:“可以。過兩天比較合適!”

上午十點半左右。

聽到屋外有人叫我的名字,原來是虞欣來了。

我高興的跑出來,說道:“你從老家回來了?”

虞欣說道:“昨天下午回來的。”

我見虞欣手裡拿著不少東西。

她說道:“這是你外公大舅託我媽給你們帶來東西。”

我說:“先進屋吧!”

虞欣點頭,這時姐姐也出來了,“虞欣你來了!”

虞欣點頭:“姐姐,我媽讓我把一些東西帶過來。”

姐姐見狀,連忙把虞欣請進屋。虞欣把東西交到我姐手裡。一邊解釋說:“這是你外公家榨的花生油,做的紅苕粉條,芡粉。”她先指著放在桌子的一瓶花生油,一袋紅苕粉條,一袋芡粉。

然後,又指了旁邊的兩袋是花生和核桃,“這是你大舅家讓我帶過來的。”

“本來還有你麼舅家的,他家準備一大瓶菜籽油,但是我們實在拿不了了。只好下次你外公來的時候,帶過來。”

我略帶歉意說道:“你一個人拿那麼多東西,辛苦你了!”

虞欣說道:“確實有點。趕公交時要麻煩一些。下車來的路上,我中途歇了兩次。”

姐姐說:“今天一定要留下來吃午飯,否則不許走!”

虞欣見狀,說道:“好吧!”

我對虞欣說:“裡屋書架上有新買的書,你自已選!”

然後,我和姐姐開始準備午飯。我淘米,蒸飯。姐姐則是出去買些豬肉,蒜苗,萵筍,青椒等回來。

大約11:20分,父親先回來了。我把虞欣帶東西的事,告訴了父親。父親點頭,:“你們做的對。你先去陪虞欣。廚房的事,我來弄!”

我答應了,進裡屋陪虞欣聊天。

過了二十分鐘樣子,姐姐買菜回來。父親開始切肉,姐姐則是在旁邊理蒜苗,蔥等佐料…

差不多,臨近中午。母親也回來了。

母親一見虞欣,親熱的說:“虞欣,你什麼時候從老家回來的?”

虞欣起身作了回答。母親問:老家外公家,大舅,麼舅家情況如何?”

虞欣說:“他們都還不錯。今年,菜籽收成差了一些,菜油沒有多少。爺爺身體還可以,就是腿腳不太利索了!”

“他讓我帶話說,今年冬天有空會上來一趟!”

母親聽老家外公那邊,沒有問題,心裡也放心了。

不一會,開飯了,我們邀請虞欣一起吃。

大約下午一點,虞欣告辭。我把她送到公交車站。路上跟她說:“孟美岐,呂萍過幾天也回來了,到時大家一起玩。”

虞欣點頭,接著我在小學路口子,看見她上車,揮手告別。

回來後,看見姐姐已經準備好去表哥家了。

我一回來,她就說:“走吧!去表哥家”

跟三天前一樣,表哥依然是開啟夏天工作模式。他畫的一套古代四美女圖, 最後一位王昭君也已完成。

表哥說前三幅已經拿去裝裱了,這副明天拿去。負責裝裱師傅說要一個星期。(手工裝裱,相比後來出現的機器要繁瑣費時一些)。

“這幅王昭君是今天上午完成的。”

我看了看,其風格跟前三幅一致。畫上題有:篆體:落雁。題詩用的是行書。詩是杜甫的“詠古蹟三首之一”,詠王昭君。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