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21日,星期六,天氣晴。
中國女排,這個名字在以後很長歲月裡,都會被人提及。
在我重生的這段日子,正是第三屆世界女子排球比賽在日本大阪舉行。時間是從11月6日開始,比賽採取單迴圈賽制。參賽隊伍有8支,共進行28場比賽。而中國女排則連勝7場,最後奪得冠軍。這是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冠,意義非同凡響。最後的決賽是在11月16日舉行,對手是東道主日本,具有“東洋魔女”之稱的日本女排。
11月6日比賽開始。隨著女排連勝地勢頭,女排的訊息逐步被國人關注…
決賽開始了…
比賽進行的異常激烈。
中國女排先以15:8和15:7取勝前兩局,但日本女排,作風極其頑強,在後面的兩局,被其逆轉翻盤。
日本女排主場作戰還是有很大優勢,尤其是觀眾山呼海嘯助威聲,讓日本女排士氣高漲。最後第五局比賽進行到白熱化,日本隊更是以率先以15:14領先,冠軍只有一步遙。
比賽令人揪心,收音機和黑白電視機前國人大多心跳加速,屏住呼吸…
最後,中國女排以17:15逆轉奪冠。
結果,是隨著著名解說員宋世雄老師興奮的聲音,傳遍了全國各地…
女排奪冠,在那個年代,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振奮國人精神,…那時候出現了特殊的叫法:女排精神。
隨即,官方提出,提出大家各行各業學習女排精神…當時一個提法;國家要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這個目標很宏偉。
而女排教練袁偉民,孫晉芳,郎平…等人,無數的榮譽向她們湧來…
在以後的歲月裡,她們的名字,經常出現在國人面前,反覆被大家提及…
這種太多的榮譽,也給予她們巨大的壓力,在七年後的1988年漢城奧運會,兵敗漢城…這是後話了。
那段時間,中國女排也成了國人討論焦點,熱度經久不息…
這週六下午,最後一節課例行是班會。班會的主題便是學習女排事蹟…
在教室裡,班主任拿著一張報紙,很投入的讀著女排奪冠的事蹟…
儘管,大家對女排奪冠的事蹟已經瞭解的八九不離十了,但依然被報道吸引,報道寫得很好,班主任羅老師唸的也很好…
羅老師唸完女排奪冠經過,之後就先讓佩戴三道槓標誌中隊長沙霖,念採訪女排隊長的相關報道…
佩戴三道槓標誌的沙霖讀的時候,神情激動,語氣帶有點誇張,總感覺有點用力過猛…
對於個人採訪報道,篇幅要比之前女排奪冠報道要短一些…
然後,接著讓副中隊長範娟,學習委員本人林曦悅幾人依次來讀幾位主力隊員採訪報道…
副中隊範娟,走向講臺,她左臂上佩戴著兩道槓標誌。她家住在學校對面,也是屬於省軍區軍官的孩子。個子比較高,人也長的比較耐看,說話不像一般女孩柔柔的感覺,語氣平穩有力度,有一種軍人的沉穩…這大概是那種軍人家庭氛圍的薰陶的結果。
嗯,春風化雨的教育方式 ,最為高明。
後來到五年級分班的時候,她留在了原來的班級。之後就沒有見過面。
直到十多年以後,偶然的機會,從別人口中聽說她出國了,最後還定居在國外…
這節班會課時間過得很快,大概是因為大家太投入的緣故吧!我心裡如是想。
……
放學時候,孟美岐說今天家裡有事,要早點回去,就沒有像平時一樣和我、虞欣一起走。而是匆匆走學校南邊小門回去了。
我和虞欣則從北邊正門出來,經過平時那條馬路,然後沿著河邊的土路走著…
我心裡始終有一件事,在猶豫不決。虞欣看出來了,禁不住問道:“今天你有什麼事,總是悶悶不樂,也不愛說話。”
“嗯,我在想事情,暫時沒有想好。等我想好,自然第一時間告訴你。”我回答道。
虞欣撇了撇嘴,回答道“好吧!”
人生除了生死是大事,其它都是小事。這是前世經常聽到的一句話。
唉!救與不救,真的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