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便帶上蔣冰潔、吳麗蓉、羅平君等人,從福州府城出發,沿著海岸線北上,準備到福建北部地區去。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的分離,對於我們和蔣清揚伯伯而言,卻是永遠的離別,直到蔣伯伯英勇就義,我們都沒有能夠再見過面。
蔣清揚在在逃亡途中路過永嘉時,曾經和浙南的志士義民有很多接觸,深深感受到這股高漲的抵抗暴燕民心可用。
蔣清揚找到夏平安商量,準備親赴永嘉指揮排程,利用永嘉的義軍組織,準備給南下的燕軍以沉重打擊。
出於不可告人的私心,夏平安堅決不同意蔣清揚的這個方案。
由於他的出逃使臨安不戰而降,兩浙相繼淪陷,如果蔣清揚收復兩浙,他將被置於何地呢?另外,蔣清揚本身就是科舉狀元出身的宰相,如果這個方案能夠得以順利實施後,蔣伯伯如果能夠憑此再建立軍功,他蔣清揚的聲望,就會如同坐火箭一樣,可能直線上升。
不但如此,甚至極有可能會獨自操持朝廷權柄,這是他夏平安所絕對不允許出現的事。
值此國家處於相當艱危的時期,各位大臣卻不能戮力同心對付敵人,卻在那裡為了一已私利勾心鬥角,它的失敗就必然是註定的了。
“看來,在福州已經沒有了自己容身之地.”
蔣清揚心中發出如此的感慨,他已經對這個苟且偷安的南齊小朝廷完全失望了。
“況且留在這裡,也沒有任何一件自己能夠做的事情.”
蔣清揚這樣在心裡安慰著自己。
他已經開始著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處理後面的矛盾了,既然在福州沒有了我的位置,我就自己到江西去發展,或許在那裡能夠尋找到我的使命。
蔣清揚命令從前的鄰居劉洙,先行到福州的西北方向,特別是江西一帶,去進行調查研究,準備在那裡找尋一處地方,在脫離昏庸的小朝廷節制之後,能夠獨立採取軍事行動的根據地。
蔣清揚上奏朝廷,自己到抗燕前線去組織義軍。
不用朝廷的分文錢糧,也不帶走朝廷的一兵一卒。
這當然是小朝廷中的某些人巴不得的事,沒有了蔣清揚的煩憂,他們今後就可以高枕無憂地安享榮華富貴了。
讓這個蔣瘋子去前線拼命去吧。
隨後,蔣清揚便帶上少數幾名親隨,從福安開始出發轉向西北而行,數日後就到達南劍州。
南劍州地理條件相當優越,是一個位于山間內的小城市。
此處有兩條河川交會,在形成閩江之後便往福州方向流去。
他在此處設立了一個簡單的右丞相府,親自草擬檄蔣,號召天下義士參加勤王義軍。
各地的英雄豪傑、忠義之士見到了蔣清揚所發出的檄蔣,特別是聽說是蔣清揚親自主持,紛紛響應,從四面八方趕來南劍州匯合,每日絡繹。
很快,蔣清揚這次精心組建起來的義軍聲勢和規模,比起他當年在江西贛州傾家蕩產所組織起來的勤王軍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