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零六章 簡墨尊俎

“蒼禹,我知道,今夜簽下這份文書已是無可避免。”

修豫離直視著蒼禹問道,“不過…可否看在我這個長輩的面子上,請你來說一說,此事…我墨家能分到什麼好處呢?”

“呵,修夫子見笑了。”

蒼禹笑答道,“墨家思想與其餘百家思想一樣,是珍貴的治世之學,在這場戰爭中更是得到了實踐證明。我炎國雖獨尊法家,但深明李夫子‘博觀約取’之理念,必不會若那邘意或啟國般狹隘排外。你墨家將來若能切實貫徹自己的理念,而非若今年般出山干涉天下戰局,就絕不會再有什麼幾百人的死傷。你們的思想會印成無數典籍書冊,在各國大地上自由傳揚。”

“這麼說,炎國也想做墨家的保護國咯?”

修豫離又問。

“那就得看修夫子自己如何想,以及如何做了。”

蒼禹繼續從容應對,“倘若墨家掌握了過多的軍事實力,或如同各國道門般自保綽綽有餘,那自是無需我炎國再費心費力。墨家若甘願做好身為一個‘思想家’的本分,如同昔年薛氏般,炎國自當傾力保護。可墨家若似那玉婁城般過度強大,那也就勿怪…炎國的警惕了。”

“蒼禹!你別太過分了…”

“這種話你也敢說…”

話音剛落,便又激起了大堂內一眾墨家弟子的紛紛齊聲痛罵。

畢竟照目前來看,即便蒼禹的意思只是扶持起一個受他控制的樂國、未地也交割給江國統轄,可那畢竟都尚未成為他炎國的領土…

而此時的他,卻已是在隨意指點,彷彿將來再拿下又是已成定局了般的輕鬆和愜意,甚至有些微當年邘意的狂妄。

然在場眾人卻又皆知,如今的炎國其實完全有這個實力,與那邘意是不同!

“好,很好。”

修豫離應罷、隨即抬手撫須,“照這份文書看,似乎需要徵詢的意見…不止我墨家一方吧?不知蒼禹殿下你獨自一人…此刻同時,究竟在城中其它各處做到了怎樣程度,為今夜又做了多少準備呢?是否可以賜教一二,好讓我等學習。”

“解釋這個就不必了。”

蒼禹這回倒是回絕了,“修夫子只需明白…我蒼禹遠非獨自一人即可。簽了這份文書後,你等墨家眾人,今夜就得抓緊立即離開寅城。否則…便會有很可怕的事發生。所以,快籤吧,修夫子。”

話說到這時,一名墨家弟子也在堂外百餘眾兵馬的注視下,顫顫巍巍將筆墨拿到了此處來。

文書再度被拉展開來、置放於地,修豫離接過蘸好墨的毛筆,盤膝坐下,注視著眼前的文書,抬起了手來——

“鉅子!”

在這最後時刻,身旁的羋筠緊張又焦慮的最後叫了鉅子一聲。

“阿筠,不必緊張。”

修豫離並未抬頭的直接開口答道,“還記得‘墨攻’的故事嗎?其實,這場戰爭對我們墨家而言並不算失敗,或者說,我們從來也不需要什麼‘成功’。今日之事,在你接過軍師之位、投身從戎的那一刻,你其實就該做好準備了。”

“這…”

羋筠雖無言以對,但看著鉅子師父雲淡風輕、從容不迫的下筆時,聽了這番話,心中思慮不禁是霎時千迴百轉…

……

簌簌聲劃過,毛筆抬起。

城中的另一處,幕府城內的一處小閣中,申正則盤膝而坐、抬手起筆,在內容相差不大的一份文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姜夷錄上前遞去了印璽,助他在卷尾一蓋,完成了這場簡短的儀式。

“說實話,你們…應該並沒有找到我女兒吧?”

交出了文書後,申正則又問道,“若是真找到了,我領軍這三個月,你們早可以控制我了,尤其是櫟縣議和那時。不然…這等有利條件,何必要在今晚才拿出來用呢?”

“哇,不愧是申大夫。”

羅沉平靜笑應道,“說實話,鉉影閣確實並沒有找到。但戰爭既已結束,看在你今日如此配合的份上,我們倒是可以動用我們在江國的力量幫你找一找。當然,前提是如果她還活著的話。”說著轉頭看向了身旁的姜夷錄去,“太子殿下,可知道些什麼內情嗎?”

“我怎麼知道?”

姜夷錄無奈苦笑道,“我和蒼禹一樣,從小就去炎國做質子了。五國攻宣的時候我甚至都在孟陽,豈能知道千里之外發生的這等事件?更何況,如今我也已多年未回郢鄲,我還等著你們兌現諾言,讓我平安回去呢。”

“也是,好吧。”

羅沉拾起文書繼續道,“那麼…申大夫在率軍離開寅城、返回宣國後,倒是可以順道和太子殿下同路往郢鄲去了,我們鉉影閣可以再安排路上保護。”

“我能返回郢鄲了?”

姜夷錄疑問道,“既然你這樣說了,那麼羅太師,我還想請問,你鉉影閣何時可以把郢鄲人手撤走,解除對我江國的控制?”

此言一出,引得申正則也感興趣的抬起了頭來。

“放心,隨時可以。”

羅沉應道,“但太子殿下也莫忘記,令妹尚與蒼禹有姻親之約。你與令妹,起碼要有一人待在孟陽。此事即便鉉影閣不記掛,蒼禹也會記掛的。”

“這…”

姜夷錄聞罷,便是又神情沉重的低下了頭去。

當今的炎國,在鉉影閣的幫助下,在這場戰爭中攫取了最多的利益。即便讓出了一整片未地,亦仍是最後的食利一方…

倘若炎國統一真的無可避免,自己其實無需反抗,或者反抗也沒用,那麼這等時候與炎國成功聯姻建交,倒是可以對宣國形成合圍之勢、加速這一天的到來。妹妹成為王妃,甚至王后,自己也能當上個國舅爺。

可若是這個下場已經註定,那麼自己揹負的這個太子身份,以及將來極可能歸於自己的“亡國之君”名號,又該如何領受呢?

又或者說,難道當真為了炎國所謂的天下一統與太平,江國就無需再做反抗,就要乖乖投降了嗎?

每次主動或被動的配合炎國與鉉影閣做事時,姜夷錄心中總會如此糾結良久…

並且不論是哪一次,他都沒有真正打定主意、落下決心來。

“行了,羅沉。”

申正則平靜應道,“我不知你這人與那鉉影閣又有多少勾結,是什麼背景,但不論怎樣,你也不必再在此假做仁慈了。我申靈均雖有今日之辱,但將來…寧可再為宣國戰死疆場、將功折罪,也絕不會坐視你們炎國打著仁義旗號吞併天下。小女之事無需你們勞神掛心,我當會自行前往江國探聽。”

“呵。”

羅沉只冷笑一聲道,“申大夫風骨可贊,只可惜古板固執、眼光短淺。既如此,此事就不與你多論了。到將來,你總有一日會明白的。還是快起來走吧,與我們到軍營去,沒你在,要攆走七萬大軍可是稍微有些費神呀。”

“這你倒是說了句實話,隻言片語,終究難抵萬馬千軍。”

申正則應聲站起,撣了撣身上髒汙、捋直了一身衣袍。

這時,他又注意到了仍在羅沉身後尚未離去、目光卻一直注視這他的那位十七姑娘…

“羅沉。”

申正則轉看向羅沉又道,“你今日利用你這位向來專心修道、對世事懵懂無知的師侄來替你涉入如此下作之事,倒不知你師門…呵,要如何權衡你這份良心。你師侄她自己…對你又會是如何想的?呵呵。”

薛十七聞罷眉眼微蹙,抬看向了師叔去。

“你倒是也挺會他人著想的。”

羅沉笑道,“不過…我師門只派出我兩人來料理這七國混戰的亂賬,當然是有更重要的事需得處置,或者說,用不著更多人。想必你也能理解吧?不過…這就無需你申大夫再掛心了。”

聽了這話,申正則頓時又更是眉頭越加深蹙…

……

羅沉和蒼禹,一人帶著一把玄闕宗神器,分別闖進了申正則與修豫離的門。然而,卻並未用他們的性命做脅迫,甚至根本沒用什麼武功與法術,便讓他們自己簽名蓋印,同意了這份文書的內容。

仍是與此同時,城外。

城北五里處,便是宣軍大部隊七萬餘人駐紮之處。幾日前雖進城豎旗佔下了此地,但一座本來是供百姓生活起居的城池,哪怕建立的再是堅固龐大,被圍困如此之久,自然也是無法容納幾萬大軍突然進駐。

於是,只有少量部隊留在城中,其餘多數還是繼續駐紮在這間大寨內。

就在修、申二人正“接待來客”的同時,城外的這座宣軍大營,也迎來了他們的“客人”…

諷刺的是,這批客人本來就與他們相距不遠、對坐已久,只是如此長的時日以來,從未互相“登門拜訪”而已。

這天,十一月初一,朔日。

靜夜的月光下,靜謐的原野上,只見就在數萬宣軍正卸下盔甲兵戈、休整以待,毫無任何警惕之時…

嘩嘩譁——

突然在他們頭頂上,密密麻麻的人影紛紛顯現,各個皆凌空御劍飛來,幾乎呈一副遮天蔽月之景象!

眾皆大驚,然稍定眼一看,卻是認出了每人統一的熟悉的玉白色道袍。

那領頭者更是手抱一杆大旗,上書“玉婁”二字,在夜風中獵獵狂舞!

來者正是玉婁城的清疏道長,以及留在此地尚未撤走的三百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