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七章 開始談判

人員大致到齊後,三個老翁便將大門關了起來。

“終於又見到羅大哥了,還有斧執事…太子禹。”

範遠轉頭看向那二人去、細聲呢喃著,神色凝重,“我可有太多事想要問問他們兩個了。”

“我也是。”

衛塵風同樣點頭附和,這才是他第一次親眼見到這個聽範兄提過無數次的、傳說中的神奇人物。

“還是先等這談判結束吧,先公後私。”

薛十七則向二人勸道。

範、衛二人正點頭應著,羅沉與蒼禹已同時走來,就坐在了他們旁邊。自然是向眾人一併打了招呼。

見長禾斧已到了薛十七之手,羅、蒼二人一對視,旋即微笑起來。

……

宮中百眾皆落座後,便見高臺之上,申正則站起了身來,面朝眾人大鞠一躬、作揖敬拜——

“在下,宣國左司馬,申靈均,見過諸位!”

拜後站直起身,申正則繼續道:“今日,靈均奉墨家軍師羋小姐之提議,有幸在此寅城學宮會見各路英豪,就西線戰爭及天下大勢,共同進行一番探討!望諸位深明大義,慷慨發言、不吝賜教,在此求得解決之法,以息兵止戰、造天下之太平!”

“好!”

話音落畢,便是百眾的掌聲雷動四起、湧若海潮…

“接下來,就請與會的各路代表,分別向在場諸位自報家門吧!”

申正則說著便抬起手來,示意從左手邊開始。其洪亮且富有中氣的聲音迴盪在宮內,傳遍上下。

隨後,便是在他左側身旁的羋筠站了起來。

“墨家二弟子,宣國軍師,羋筠,見過諸位!”

羋筠向全場眾人抱拳敬禮罷,便與申大夫共同坐了下來。接著,便到了高臺之下的兩側座位,申正則的左手邊——

“天門山弟子,範雲風!”

輪到範遠,便見他也起身向全場作揖。如今的他雖已有了道號“無宇子”,但對皆知自己是通緝犯的俗世中人而言,還是範遠這個本名或許更為大家所熟知親切。

“江湖浪人,衛塵風!”

衛塵風起身抱劍作揖,其白俊英武的相貌與高健的身形十分惹眼,引得不少人向他看來。自始至終沒有任何國家立場與仕伍身份的他本來是還兩個國家的通緝犯,而如今卻是如他自己所言,通緝過他的兩個國家是皆已亡國、從天下版圖上消失了。

“玄闕宗弟子,薛十七。”

輪到薛十七起身作揖,認得她的人並不多,聽過這個門派的更是少之又少、幾乎沒有幾個。比起衛塵風而言,她才更顯得是隔絕於這群仕伍之人之外。

“法家勢派弟子,羅沉。”

坐在師侄身邊的羅沉也起身抱拳。在炎國攻滅黎王室後,只做了短短不到一個月太師的羅沉自然無需以太師之位自居。

“炎國太子,蒼禹!”

輪到這個莫名消失大半年,出山便直接為國開疆拓土的太子站起,才最是突然吸引了全場的目光…

隔著大廳坐在他對面座位,原先也與他互在對方國家為質、又於同一時期同時成為太子的姜夷錄,此時也看的實在心緒複雜。

不出意外的話,將來若是也共同繼承了王位,那麼這蒼禹便是他的妹夫與主要競爭對手。可是就如今情況來看,他姜夷錄甚至整個江國還要與蒼禹及炎國競爭的話,勝算是已無比渺茫了。

待左手側的主要代表們講完,便輪到了隔在對面的右側起身自我介紹。

“江國太子,姜夷錄。”

如今殿上,能代表江國勢力的唯他姜夷錄一人,他深刻明白自己的孤僻處境,連說話也不敢有多大聲。

“寅城守將,熊西。”

寅城一方的代表雖人比姜夷錄多,可作為力主投降了的敗軍之將,說話才最是小聲,連頭也只有卑微的低下來。

“玉婁城,清疏。”

一名仙風道骨的青年站起,代表的卻只能是已亡的故國。

他的目光緊鎖著對面的那個“江湖浪人”,在他眼裡,此人始終是那個舉國通緝的殺人犯,其在這場戰爭中所做的一切,更是對國家的莫大背叛…

“樂國宗室,龐臏。”

隨清疏同來的樂王遠親站起,也向在場眾人作揖自報了名號。這龐姓便是歷來樂國的王姓,是統治著樂國從武王分封時便一路走來到現在的公族。

“墨家鉅子,修豫離。”

除申正則與蒼禹外,第三個地位與名望皆空前之高的人站了起來,再度吸引了全場的目光:

當今天下,但凡瞭解大勢者皆有探聽到,目前宣國是全靠援助著兩路大軍的幾十個墨家弟子打出這樣輝煌戰績的。修豫離麾下一對兄妹,各自領軍滅了一國。而他本人更是蟄伏三月,現身便是直接親手刺殺了禍首邘意,扭轉戰局,更是惹得無限風光…

墨家的聲望在長久的沉寂後,可謂是趁著戰時得到了一大波回升。

至於其他隨同前來的一幫墨家弟子與宣軍將士們,便只是坐在後方,沒有再各自起身發話,在場於是便只有這十一人作為了主要代表。

“好,那就開始吧!”

“好!”

申正則一聲道罷,在場便紛紛全神貫注了起來。

……

“第一個議題,如何處理寅國?或者說,邘氏政權。”

申正則率先發話高聲道,“寅國是三個月前由樂國寅伯‘邘意’,在未國大司馬常辛及大庶長安邴協助下,政變取代樂國,定都此城建立的政權。然邘意一個月前已死,其子邘鯉也在數日前死於內亂,邘意絕後。寅城守將也已向我宣軍投降。”

“寅國投降後,仍有數萬邘意舊部,幾日前被我軍因糧餉問題只得暫且釋放。然如今樂王已死,寅國又是最先對我宣國發動戰爭,造成了這場天下大亂的罪魁禍首。”

申正則高聲道,“因此我提議,寅國為表明求和誠意,該向我宣國割地賠款,不知諸位可有何異議?”

話音落罷,全場眾人面面相覷。

“同意。”

“…我也同意。”

片刻,便見龐臏與修豫離先後發言,表明了態度。而熊西則在眾人目光的壓力下,躊躇許久,也只有點頭表示了同意。

“我反對!”

忽聞一聲厲斥,這第一個議題便輪來了反對者: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正是那炎國太子蒼禹,舉起了手來,態度板正嚴肅。只見全場除盤手抱胸、閉眼微笑的羅沉外,所有人此時看著他都是一臉遲疑,不知所謂。

“敢問蒼禹殿下,有何高見?”

申正則於是也看向蒼禹問說。

話音剛落,便見蒼禹站起身來,走向了廳堂中央去…

……

“諸位!”

蒼禹如同先前的申正則般,向與會各路代表大鞠一躬、作揖敬拜後,便轉回身,看向了坐在高臺上的申正則與羋筠去。

“首先,我贊同申大夫所說,寅國是這場天下大亂的禍首,這毋庸置疑。”

“其次,寅國作為投降的戰敗方,也理當做出賠償,這也沒有爭議。”

“再次,宣國也的確是最先被入侵的,這在歷來也已成了各國慣例,十九年前也一樣,今年也不例外,這點我不否認,但是!”

蒼禹伸手指向二人去,洪亮的聲音迴盪在宮中道,“寅國要賠,也不該是賠給你宣國,而該是我炎國!”

“什麼?!”

話音落畢,全場震驚,羋筠甚至詫異的從蒲團上站了起來。

“蒼禹殿下,此話怎講?”

申正則則是久歷邦國外交之場合,對此陣仗是波瀾不驚,只是平靜詢問。

“這就要從你大淄朝堂說起了,申大夫。”

蒼禹看向申正則平靜道,“首先,曾經寅宣將要開戰前,正是我炎國道士範遠千里迢迢、不辭辛勞,先將王子楊郜送回,又三顧仲將軍亥山的草堂,又溝通東西各方勢力,最終還去到你大淄朝堂上,親自向你宣王通報了這天大的訊息…然而,你宣國不僅不感範道長之功勞,反給他安上策動郢鄲兵變與謀殺王子楊郜的罪名,將他通緝,逼他逃離宣國!這點,你可有話說?”

“這…”

被蒼禹這樣一說,申正則頓時下意識瞥了範遠一眼…

座中的範遠聽了也是神情凝重,只得低下頭來、躲避眾人的目光。

“然而,範道長對宣國之恩還不止於此。”

蒼禹繼續道,“在大亂開始前,他便為保宣國與炎、江兩國關係,找到江國公主姜元夕,與俠士衛塵風合力將之秘密保護在了宣國。在大亂開始後,他更頂著正被通緝的風險,親自到宣軍中,幫助你們打敗了未軍!若沒有他犧牲奉獻,你宣軍根本不可能戰勝未相常丙,這點,你要否認嗎?”

不等啞口無言的申、羋二人反應過來,蒼禹便又繼續說道:

“而你們宣國,是如何回報他,如何回報我炎國的?”

“在嫁禍罪名後,你等在宣西受寅、未兩軍夾擊時,往北擊退寅軍後,為避免與未軍正面接觸,竟貿然入侵我炎國疆域,克地百里!甚至,還直接打到了範道長的家鄉,櫟縣城外!”

蒼禹言語間是振振有詞:“而當初正是我本人親自在櫟縣與你們簽下的和約,至少這點,你們是絕對無可辯駁!”

“蒼禹,你!”

說到此處,羋筠終於激動地抬起手來,即將發話開始爭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