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八章 神尺異常

斗轉星移,日月更新。

戰火已經平息的青雲境大陸上,皆已休養生息的五國共同進入了新的一年,而各國卻還沒有統一曆法,紀年都以各自王號為字首…

是所目前,便只能在月份與日期上統一。

炎北,天門山仍以一心道人為掌門,引用著與承天境相比是稀薄到了極致的天地靈力,重複著與以往並無不同的練劍與修行。

沒人知道不久前降臨此地的仙人是什麼來路,也不知與他們一夥人一同離開的範遠師叔去了何處,去做了什麼。如今親眼見過後,舉派上下的弟子們便都相信了修仙是真能有所成,更堅定了接下來的認真修行。

炎東,已受封“武憲侯”、領受了“平淵郡郡守”一職的柳隨山回到了郡治梁縣,即原新梁城。雖然改變了他命運的那一群人已先後消失、不知所蹤,他的權力也相對大了許多,但在這裡,他還是過回了以往駐紮城關時的平靜生活。

總部位於奄城的瑤光樓,則隨著張若卿接替了離開鉉影閣的幾位骨幹的空缺,地位的提升,而徹底成為了隸屬鉉影閣的炎國國營產業。

半身癱瘓的風書雪除風氏族長外,還兼任著“風於郡郡守”一職。雖將沉武刀交了出去,但有了炎國的保護,妹妹風聽雨在外的走動,如今的風氏也終於擺脫了以往外與瑤光樓對立、內有叔侄分權的惶恐不安。

在更東北的方向,風氏家丁們也經過孟陽朝廷批准、得以開拓了更大的山林地帶作為養鹿片區,經營著自家產業蒸蒸日上。

桂縣,即原桂嵐邑。

繼承了鉉影閣後的範成剛將之整個搬到了地面上,取代了原先的天子王宮。為就近照顧母親、弟妹與侄兒,範成剛也將全家搬來了桂縣與他們同住。

而從末代黎天子被降為了“炎國桂嵐郡郡守”的昌定,則就連郡守之位也被一再搬遷,不得再住在原王宮裡,另找了個小院辦公。只是如今,哪怕是“郡守”對他而言也已只是空有名頭、無實權的虛職了。

桂縣真正的一切事務,都交到了如今的鉉影閣來處理。

炎都孟陽,當今炎王的統治已經來到了第四十一個年頭。

太子蒼禹的婚典過後,原為江國公主的姜元夕此時也已成了炎國的太子妃,並已很快有了喜。

為了鎮守炎國剛開闢不久的大片西部地區,併為將來南下統一做準備,蒼禹剛成婚沒多久便離開了孟陽,帶著姜元夕與長禾斧一起、領兵駐紮到了青城,這個曾被申正則當作四戰之地、三向出兵之“哨站”的地方。

此處與樂國也是咫尺之遙,可謂“隔野相望”,足以方便蒼禹對駐紮樂國境內的炎軍隨時調遣。

而樂國境內,樂南禽山之中的墨家總舵。

屈杉已成為墨家鉅子,妹妹羋筠與琴女楊問歌都已離開他身邊,不知去向了何方。在經過此前歷經數月的跋涉與征戰後,他對如今再明顯不過的天下形勢已經有了準確的判斷。

於是在他的把控下,墨家也逐漸把事務重新轉移回了學術與工程上,對政治與軍事的涉足越來越少了。

……

在此之外的承天境八大部洲,雖然更為混亂,然許多修仙之地則流行著一套最為古老和權威的歷法作為這一切體系的基準——

玄闕歷,正式進入了紀元十三萬零九百二十六年。

萬丈高空的玄闕仙島上,來到此地、拜入了仙門的一眾晚輩們,也開始了他們各自的學習與修行。

拜到青玄子為師後,範遠與白桐便日夜隨其修行。劍術、符法、仙術、煉氣、吐納等等,不僅白桐從未在人間見過這些,就連正宗道門出身的範遠對此也是大開眼界。

剛拜師的範遠對稱呼的轉換還並不習慣,對已是僅隔一輩的師父的青玄子仍只按天門山世系稱其“師祖”,對已成了自已師妹的白桐還是稱呼為“白桐姑娘”。於是,每次叫出口來都被兩人當場糾正。

而薛珞、薛十七兄妹在老祖宗明一真人這邊的學習與修行,則安寧了許多。薛十七本就性情恬靜,薛珞也尊師重道,二人都願意耐下性子沉下心來認真學習所接觸到的一切。

與氣劍堂不同,屬於歸元堂的這邊無需學習各種劍法,而是和他們的老祖宗一起學了各種療愈、解毒、丹藥之術。

最多是為自保,還都學了些木行仙術而已。

薛明一每每見到後人從青雲境拿來到手的、這條曾伴自已終生的“碧玉生陽枝”總是很親切,但身為老祖宗、且早已心無雜念的他,不僅大方的沒有收回此物,而是還教給了十七更多她不曾領悟的使用之法。

而到了與其他人不同,拜大樂真人為師、住在靜真島上的子顯處,則是與師父一起日夜看守著這裡壯觀的藏書閣。

曾經在青雲境時,她就最喜歡從陰陽家典籍中讀取漫天星象,從小說家李夫子的筆下故事中感受幻想中異世界的天馬行空與浪漫…而到如今,這些都觸手可及了。

儘管還不曾與生父羅沉坦誠相待,但此時的她只知,若當時沒有選擇一同跟來,留在青雲境的她一定會後悔萬分…

到了要學習承天境的上古語言文字、地理、風土人情時,兩邊才齊聚到藏書閣,同時也能見到子顯。

要開始瞭解這些時,對晚輩們才是最新奇的部分。

譬如六位祖師,雖然宗中各個師兄與前輩們都知道他們名字、存在、特徵與大致生活的年代,但翻閱書籍才知道,原來六祖在仙島下方的八大洲還各有六個被其他一些人族修仙門派也尊奉的名字:

太初蕭衡星君、玉清杬柷元君、千方沉武真君、上清長禾大帝、太清九霰元君、化相雲嵐天尊…

青鸞始祖,在玄闕宗的書籍裡叫“青鸞后土皇神袛”。

曾在玄闕宗待過一段時日,在六祖皆去後便回了重雲山、如今記得的人不多的林真人,則也有名叫“太上桐木老君”。

掌門叫“玄闕金秀天尊”,大樟長老叫“魁杓大樟真人”。

這些稱呼,雖然把祖師前輩們都捧到了個神仙般的高位,但若每次都叫全六個甚至七個字,卻也著實麻煩。

如此也難怪隨著年歲日久,玄闕宗便越發不注重繁文縟節了。

另一邊的地獄魔煞島上,大樟長老也收到元清子從扶桑島發回的飛諭,得知了那邊的情況,並也獨自前來探監,向安坐修行中的羅沉告知了。

到這一年,距離凌空境中的空古災劫的降臨,便只剩四十六年的大限了。

這個時間對凡人而言或許還有很長,但與空古自身已經活過的漫長的十三萬年之久相比,則確實是無比恐懼的“近在眼前”了。

究竟這一重境界能有什麼災劫,要讓空古寧願活完十三萬年都不敢引渡,讓玄闕宗和青鸞族都出人手來收集神器呢?

或許除一萬年前,消失在凝光潭底的坤理真人外,便再沒人知道了。

……

兩界各處,危機不斷逼近但表面卻又平淡似水的日子,就這樣一天又一天的過去了。

一段時日之後,承天境中。

某日,正北本合洲南岸,玄闕仙島萬丈之下的正下方。

波光粼粼的凝光潭,春風和煦,在透出雲隙的陽光照灑下,將湖泊兩岸山林的景色也一併映照了出來,猶如一塊寶鏡般平整。

如此風景怡美之地,再加上杳無人煙,更可謂是一片世外桃源。

即便一萬年前,玄闕宗的坤理祖師才在此渡過災劫,可歲月與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依然將此地恢復成了一片美景。

然此時,就在這平靜的凝光潭中——

湖中的寧靜,比之湖面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與流出去的一條“寂川”大河是字面相合、並與其它水泊不同的是,不論是魚蚌蝦蟹,還是水草藻苔,水中是幾乎都看不到任何生物,只有光滑的巖壁。

而湖如其名,越往下潛,便越能隱約看到有一處方位發著亮光,隨著不斷靠近,還能越發感知到其天地靈力的豐沛與濃郁。

到了不知多深的潭底,便可見這光是從一條極狹才通人的天然長徑所傳出。

沿著這光源長徑繼續深入,潛行途中,還能顯而易見的感知到水溫的下降,從湖面反射陽光的溫暖、到泉中本來適宜生物存活的涼爽,再到深入水底後的越發冰涼,再到進入這長徑、更是能越發察覺到水溫是越來越刺骨冰寒…

換做常人,即便是能憋氣遊進如此深遠,也絕無法在這長徑中堅持,甚至只是存活。

在這狹窄且刺骨冰寒的水徑中潛行個一兩裡後,便能最終來到這處隱藏極深之地的盡頭了——

浮出水面,可見四周到處都是半透明、玉白色,凝固了不知多少年的堅冰。從天頂到牆壁,再到地面,放眼望去的所見都是寒冰,每一處幾乎都能映出來者的身影與面龐,充斥的寒氣更是刺骨般的陰冷…

此處,完全就是一處冰洞!

而這冰洞卻又並非純天然,只見這堅冰的地面有如地磚般平整光滑,牆壁與天頂,更是呈現出一副王宮大殿般富麗堂皇的修飾,只不過,唯獨一切都是由寒冰鑄成而已。

再順著光源向前走,透過長長的廊道前進,都還不知這寒冰宮殿有多深邃寬廣。

又是二三里路後,才終於來到這條冰廊的的盡頭,而此處,更是足以令來者瞠目結舌、大覺震撼:

一整座完全由堅冰構築而成的大殿,縱橫皆超百丈寬闊,比承天、青雲兩界的任何一處殿堂都要大氣十分!

兩旁,一座座直徑一丈的粗圓冰柱排列開去,約有上百來根…

百丈外冰殿的盡頭,則是一處高大如樓宇般的高座,座上是一張比天子之位還更華麗、雕刻有蟒蛇修飾的大椅。

儘管這大椅是空的,然在那高座處,卻仍散發著一股雄渾、無可名狀、無法探知的深厚氣息,那是一種超越“恐懼”二字之上、如臨深淵的窒息,不論何種境界之人來到,都只能有止不住的顫慄。

似乎只要敢去探知,都將只能感受的無盡的無盡…

而若來到這王座前,再放眼望去——

便可得見,就在這王座後方,便是那足以照亮整個寒冰宮殿、以至於都傳到外邊湖面上的光輝的源頭:

那是一把垂直懸浮在空中,規整而有刻度,通體湛藍且隱約有些透明,光芒四射、不知什麼材質的三尺長片。

長片中除了光輝外,還時刻發出著豐沛的濃郁天地靈力,有如神器,更在劍、刀、斧、杖之上…

而長片正下方,王座背後的冰面上,則塗寫有一整片呈圓形圖案的複雜文字,繞成了不知什麼紋路,像是某種上古的陣法。

陣法的紋路也在如呼吸般一盈一虧的發光,同樣傳出源源不斷的靈力。

此處,便正是十三萬年前,空古、蕭衡、杬柷、長禾、沉武、雲嵐、九霰七人所佈下的,汲取著承天境靈力向凌空境中輸送的“噬天大陣”的其中一部分,牽引陣的所在地!

此片,即正是玄闕宗六神器之一,開派祖師、被世稱為“太初蕭衡星君”的蕭衡的命格神器——十方凝光尺!

而就在這新的一年的這一天,此時此刻,沉寂了不知多少年之久的十方凝光尺,竟是突然發出了不同尋常的異響異動:

嗡!

刺耳的鳴響聲逸散開去,伴隨著劇烈的震動,十方凝光尺上的光輝開始比原先狀態還要越發強烈,並還在不斷增強刺眼…

終於,嘩的一聲過後,所有的光芒全部消退、回到了原本只夠在寒冰宮殿內照明的亮度。

伴隨著叮噹一聲的同時,只見原本懸浮空中的十方凝光尺跌落下來,掉在了堅冰地板那塗寫著密麻符文的牽引陣上。

然而,下一刻:

只見光芒退散後,不知何時,冰面上多出來了個高瘦男子人影,披散長髮遮住了臉,上下身穿著的是極為原始的草編衫,望之便不似這個年代的人。

“嗯?”

即便穿的如此單薄,該男子卻也彷彿絲毫不畏嚴寒。

此刻,便只見他先是本能的上前,從地上拿起了發著光的神尺。而後藉著光循望四周,露出滿臉疑惑的神情,那如藍寶石般清澈的雙眸還透出了一抹溫和、憂鬱的底色。

“這…這是什麼地方?”

男子心中越發不解道,“我在哪裡?珂和林兄怎麼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