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空無一人的白玉階梯上,凌雲仍是戴著面具,輕聲呢喃道。
在此人的七竅中,不斷有血色滲出,但他雙手負後,自有一股風流氣質。
他一步步拾階而上,停留在了周止所在的白玉階梯上。
前來摘星臺參加神通大會的天驕,大都認為凌雲身份特殊,被某位真人收做親傳。
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位真人不過是欠了他先祖一個人情,這才助他奪了一個名額。
此間事了後,雙方便兩不相欠。
“爹、娘、阿翁、阿姐,我一定會殺了他!”凌雲心中默唸著。
在他身後,一棵接天連地的巨木寸寸崩解,化為飛灰,須彌宮九大星璇煙消雲散,烙印的星圖也被徹底抹去。
如果沒有閻四夕貿然闖入,摘星臺不會發生此等異變。
二人跌境重修並非早有預謀,而是在異變之後,捕捉到冥冥中的契機,毫不猶豫自毀道途。
他們此前所想,不過是全力爭奪神通果,以期在神通境多領悟一門神通。
可閻四夕的突然出現,令身在登天之階的所有人,處於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沒有一人能登頂摘取神通果。
原本最有希望的五人中,太昊殉、趙胤、仁昊已是做出了決定。
他們攀登摘星臺只不過是出於天驕意氣,不願輸給旁人,但周止、凌雲二人,卻是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選擇。
自廢道途,跌境重修,說來簡單,行之艱鉅。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成也宗國,敗也宗國。
趙胤、仁昊、太昊殉等人身為宗門、諸國傳人,在得到資源培養的同時,心境也受到了限制,不敢拿自身前途作為賭注。
凌雲乃是野修,行事無所顧忌,這也就罷了。
周止這個龍虎山天驕,居然敢忤逆宗門上意,事後就算成功突破,也免不了受到龍虎山的重罰。
若是不成……閻中興都有手段剝奪神體本源,龍虎山身為蒼天域的頂尖宗門,必然也有法門抽取。
仁昊之所以大罵周止是武瘋子,並不是毫無緣由的,這傢伙幾乎是拿自己的生命在搏。
摘星臺壁立千仞,其刀削斧鑿的崖壁上,漸漸浮現出一行行字跡。
第一名,仁昊,九十三階。
第二名,趙胤,八十九階。
第三名,太昊殉,八十六階。
……
第十名,周止、凌雲,六十四階。
……
第五十名,武魁首之徒,三十八階。
登天之階越往上,凝聚而來的迷霧越濃,超過一百階後,即便是真人也無法窺探。
帝辛以如此直白的方式,讓眾天驕的成績顯露於外,被所有人收入眼中。
“八八六十四之數,這兩人倒是打得好算盤。此處威壓不輕不重,恰好適合他們適應跌境後的力量,更是互為砥礪。”
“這神通大會還有意義嗎?此處天驕無一人突破境界極限,又有誰能一步登天,摘得神通果?”
“若是在入夜之前,未必沒有希望,可若衝刺的速度太快,難免後繼無力。”
烈雲真人臉上帶著蔑視的笑容,目光掃過崖壁,落在最後一位的武魁首之徒上。
在場四十九位真人中,最樂意看到這種異變發生的,自然是烈雲真人了。
他的徒弟已經死去,此刻屍骨正在摘星臺下漸漸冰冷。
他卻連進去收屍的機會都沒有,心中對閻四夕的恨意,傾盡九江之水難以洗盡。
閻四夕不想暴露身份,帝辛也就為其遮掩。
眾多真人知道分寸,也沒有追根究底,非要探聽閻四夕的真名。
“帝辛,武魁首的徒弟不過如此, 世人皆言名師出高徒,可這名師也需有千里馬調教,一匹駑馬可走不遠。”
帝辛不斷從虛空中抓出酒罈,沒有開口反駁,他望著登天之階神色堅毅的少年,眼底深處有一抹隱藏即深的期待。
“讓我看看,閻氏一族的少主,究竟有什麼能耐。”
摘星臺上,眾位真人並未斂去金身法相,不斷將內炁、法力注入摘星臺中,維持著摘星臺的運轉。
摘星臺是大商皇朝最後的氣運所在,本應隨著皇朝覆滅徹底消失,卻被帝辛以秘法強行挽留,護住其氣運不失。
但帝辛沒有須彌宮,無法長時間封禁摘星臺,每十年需要重新加固一次封禁。
每一次神通大會,摘星臺的開啟都會導致皇朝氣運潰散,一旦其中積蓄的氣運徹底潰散,帝辛也會性命不保。
正因如此,他與蒼天域諸國諸聖地達成協議,以神通果為代價,換取眾多真人出手,維持摘星臺不滅。
數十名真人分出心力,維持摘星臺運轉的同時,也在關注著登天之階的名次變化。
崖壁榜單上的排名猶如潮來潮去,每時每刻都有新的名字列入前十,卻也有新的名字落入下風。
不少天驕自知實力有限,加上登頂摘星臺的希望破滅,心氣已然一瀉千里。
所以登天之階的競爭並不激烈,只有前三甲始終保持不變。
“諸位,這樣下去可不行,天驕自當勇猛精進,這口氣若是洩了,日後道途寸步難行。”一具高大法相中,傳出蒼老的聲音警示,“依貧道看,登頂難成,不若加些彩頭如何?”
“善!”
“可!”
“就依道兄意思!”
眾多金身法相傳音交談,片刻之間就商議出了個章程,傳音落入帝辛耳中。
“真是麻煩。”帝辛嘟囔著起身,聲傳千里,落入登天之階,“小崽子們聽好了,本次神通大會前十者,可得三分之一至高武法或地等下品道術一門。
前五者,可得半部至高武法或地等中品道術一門。前三者,可任選至高武法或地等上品道術一門。
魁首之人,可得至高武法或地等上品道術兩門。此令牌為本座臨時所制,可隨時檢視他人攀登階數,諸位好自為之。”
地等道術珍貴至極,僅次於天等道術。
除非是有所機遇,否則就算是大門大派出身的弟子,也只有突破神通境後才能修行。
即便如此,各門各派傳授給神通境的,也大多是地等下品、中品道術,除非是對門派有大貢獻的天驕,才有可能得傳地等上品道術。
至高武法更不用說,每一門都是世間難尋,各有所長,各有優劣。
世間武徒想走出自己的道途,就必須博採眾長,才能創造獨屬於自身的武法。
此言一出,原本懶散消極的眾多天驕,瞬間振奮精神,登天之階競爭的強度變得激烈了不少。
帝辛大手一揮,五十塊令牌射入登天之階,落入眾多天驕手中。
周止、凌雲已調養好跌境帶來的傷勢,以他們二人的實力,如今正在快速攀登,並列第四互不相讓。
閻四夕不知為何,在第一百級階梯上停留了足足一炷香,似乎領悟到了什麼奧秘。
正準備抬腳離開,耳邊忽然傳來帝辛的聲音,面前飛來一塊樣式古樸的玉製令牌,懸停空中靜靜等候著。
閻四夕探手接過,此令牌光澤柔和,入手冰涼。
令牌四周雕刻著雙龍奪珠的圖案,正面陽刻著一個“帝”字,背面則是刻著一個“商”字。
閻四夕摩挲了一陣,內炁、法力探入其中略加探查,將其收入懷中。
他神色凜冽大步向前,開始了踏入登天之階的第一次衝刺。
在剛踏上第一百級白玉階梯時,他曾感應到一股異常的波動,令他氣血、屍狗魄都產生了異常波動,心中不由得浮想聯翩。
“煉氣一道進展甚慢,可武道我已有八千斤巨力,突破兩次肉身瓶頸。”閻四夕心中沉思,“方才登天之階的波動,似乎是與我的氣血有關,可屍狗魄為何會生出感應?”
“武徒資質亦有高低,擁有神體的天驕,若是修行至高武法,在達到萬斤巨力前,或許一次肉身瓶頸都不會有。
可換做資質低下的武徒,千斤巨力便會遇到肉身瓶頸。我的資質算是凡體巔峰,修行的又是至高武法,直到六千斤後才遭遇瓶頸。”
閻四夕全力施展血眼,一步邁出,踏上第兩百道白玉階梯。
看的卻不是體外的世界,而是心神內視,將全身各處盡收眼底。
果不其然,當他邁上第兩百道階梯時,全身六百三十九塊肌肉齊齊發出顫鳴,與先前血液奔流的情形極為相似。
與此同時,須彌宮中伏矢魄也斗轉星移,落入眉心某處神秘之所。
若非閻四夕身負血眼,未必能察覺到肉身與魂魄的異樣,只會以為這是錯覺。
“看來我的猜測沒錯。”閻四夕眼中露出沉思之色,腳步卻絲毫未停,“天下武徒可分十等,因資質與所修武法不同,遭遇肉身瓶頸的次數也大不相同。
此前我修行了兩門至高武法,皮肉筋骨血不知不覺中,都已達到魚龍境圓滿,因此六千斤前並未遭遇肉身瓶頸。”
武魁首在傳授他十八地獄圖錄之時,曾有過一獄一世界的說法。
武法錘鍊的,是武徒的皮肉筋骨血、心肝脾肺腎、金木水火土。
而三魂七魄虛無縹緲,事關煉氣士修行,武徒一道在魚龍境無需涉獵過多,所以閻四夕很少動用最後三式殺法。
至於煉氣一道,想要修成堪比武徒肉身極境的境界,三魂七魄都要經歷一次蛻變,才能達到月魄境極限。
方才屍狗、伏矢二魄的異動,沒入頭頂、眉心的某處神秘場所,或許就是月魄境修成圓滿的關鍵所在。
他心中忽然生出明悟,每十年一次的神通大會,奪得神通果的不過二三人。
為何眾多天驕還是趨之若鶩,原因恐怕就在此處。
“大師父創立五通神武法,對應的是皮肉筋骨血、心肝脾肺腎、金木水火土,體意炁勢心、釋道儒兵法。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極致,才能摘得五神通。
而二師父自悟劍道七竅,應當是以劍術、劍意、劍氣、劍勢、劍心、劍域 、劍靈,此七竅結合七魄,方能修至月魄極限。”
想通此節後,閻四夕宛如撥開雲霧見青天。
魚龍、月魄二境的所有不解之謎,在此刻都變得豁然開朗。
摘星臺上,帝辛正側躺著品味美酒,察覺到閻四夕停留在兩道階梯,嘴角微微翹起。
“不愧是閻氏血眼,可觀天地萬物,更是輔助修行的無上寶物。”
摘星臺十年一開,武魁首、不見君大敵當前,沒時間看顧閻四夕的修行,因此特意拜託帝辛指點一二。
神通大會,登天之階,當年在大商皇朝聲名遠播,是每一名蓋世天驕都渴求走上一遭的。
即便無法奪得神通果,在攀登的過程中,多少會領悟些許修煉之道的奧秘。
大商皇朝傾盡舉國之力,勞民傷財打造的這件無上道器,在數百年前造就無數神通境,引得兩域無數天驕紛紛來朝。
即便如今威能十不存九,也仍是一件無上道器。
摘星臺鍛造最初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造就神通境,而是幫助天驕領悟魚龍、月魄二境的奧秘。
當年神匠鍛造時,恰逢三災劫難,被迫與道器一同經歷天劫洗禮。
機緣巧合下,才誕生了神通果這種天地造化之物。
此後數百年來,大商皇朝捨本逐末,進入摘星臺的天驕成百上千,少有初涉修煉之道的。
摘星臺在歷代大商帝君手中明珠蒙塵,直到落入帝辛手中,才發現了這件無上道器的奧妙。
蔣子文、謝道韞,二人得以突破境界極限,很大程度上也是受益於摘星臺。
隨著時間漸漸流逝,排在第一位的仁昊,已經越過了五百階梯,速度漸漸放緩下來。
趙胤緊隨其後,在崖壁上顯示出四百九十九道階梯。
太昊殉位列第三,但似乎並沒有發力的跡象,只是不緊不慢地跟隨著。
身為皇家子嗣,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又豈會在乎區區的幾門武法。
他們修行的唯我獨尊功、萬龍歸竅勢,都是天下首屈一指的,絕非百兵訣一類的武法所能相提並論。
除非是十八地獄圖錄、五通神、周天呼法一類的至高武法,才有可能引得他們心動。
在二人之後,周止、凌雲二人似乎較上了勁。
內炁、法力在白玉階梯上不斷碰撞,二人的肉身、魂魄都在顫抖不止。
這一幕引起了摘星臺眾多真人的關注,龍降真人神色陰沉。
“二人不相上下,摘星臺異變,有一位旗鼓相當的對手本是好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