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章 拳樁

姜哲安從護山大殿內走出,他的大腦依舊一陣陣脹痛,但不知是不是昨日經歷過一遍使得他稍微適應了一些,這一次倒是沒有昨日那麼嚴重。

順著鐵索梯從山頂下來,路過練功房的他正想找一個房間進去修煉,腦海中卻突然靈光一現,轉身便向著演武堂走去。

靈山堂口的演武堂規模很大,不僅擁有廣闊無垠的露天場地,可以讓眾多修士在此盡情施展身手,同時還有寬敞明亮的室內場館,即使遇到惡劣天氣,訓練也能照常進行。

演武堂內設施完備,各種訓練器械一應俱全。無論是刀槍劍戟等十八般兵器,還是拳掌腿腳等各類功法套路的練習用具,都在其中擺放得整整齊齊。

其中更有一些姜哲安從未見過的設施,比如靠牆的位置有一排類似沙包的物體,這些“沙包”但並非懸於半空,而是直接坐落在地面上。

這些“沙包” 的盡頭有兩塊一人高、三指厚度的晶體矗立在地面上,兩塊晶體之間是一張告示牌,告示牌上介紹了“沙包”的名稱和用法。

這些“沙包”其實是一種力量測試器,靈山堂口的人叫它“拳樁”,拳樁的底部有一個凹槽,正好能夠塞得下一塊弟子令牌,而啟用拳樁的方式便是將弟子令牌放置在凹槽中。

姜哲安掏出弟子令牌,隨手將其放置在凹槽之中。

拳樁感應到令牌的存在,內部似乎被注入了某種能量,這些能量使得拳樁膨脹變大,最終形成一個足夠兩三人環抱的圓柱體,而拳樁表面的顏色如同被化開的濃墨一般向內散去,並在內部形成了兩個黑色小球。

最終拳樁的外表完全透明化,可以看到兩個黑色小球在淡藍色透明流質中飛快地遊弋著。

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原理導致了這樣神奇的變化,不過這拳樁的用法倒挺簡單,只是比較考驗技巧。

使用者需要以拳樁裡面的兩個黑球為目標不斷出拳擊打,兩個黑球的遊弋速度並不慢,這極為考驗觀察能力和出拳的精準度,同時由於黑球被保護在拳樁內,還需要將真氣打入其中才能真正擊中兩個遊弋的黑球。

拳樁每次開啟都有半個時辰的使用時限,一般而言使用時限結束之後,弟子令牌會自動從凹槽中彈出,而拳樁使用者的測試資料則會被記錄在弟子令牌之中。

這些資料按照天干分別命名為分為甲、乙、丙、丁、戊……

而告示牌上則標明瞭這資料的含義,從甲開始分別是:拳樁受擊次數、測試者擊中黑球的次數、測試者對黑球的命中率、出拳速度、拳樁內能量消耗的比例。

一般來說參考者的令牌內只會記錄下甲乙丙丁四條資料,但注入拳樁之內的能量是有限的,這種能量是維持拳樁運作的基底。

對於凝氣前中期的大部分修士而言,半個時辰的訓練或測試並不會消耗掉拳樁多少能量,而拳樁內能量消耗總量若是不超過一成,第五條資料“戊”就並不會被記錄在弟子令牌中。

而事實上對於凝氣中後期那些稍有實力的修士來說,資料“戊”的存在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反應一個人的整體實力水平。

而若是有人強大到足夠在在一個時辰之內將拳樁內的能量完全耗盡,進而使得弟子令牌從中被提前彈出,令牌上甚至還會多出一條資料“已”,而這條資料代表了測試者耗光拳樁能量的用時!

正因如此,各屆靈山堂口弟子往往喜歡以拳樁給出的資料來攀比實力,而靈山堂口的管理者對這種良性競爭也樂見其成,乾脆在每一排拳樁的盡頭設定了兩塊晶屏,專門用來顯示達成資料“戊”和“已”的弟子的成績,甚至還專門為這些人設定了獎勵,以此激勵弟子修煉的積極性。

久而久之,這兩塊晶屏也就得了個“戊已榜”的名,算得上是一份比較權威的榜單。

當然,周黎這會兒可不知道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他只是突然想到安老提到過的小技巧,修煉之前儘量耗空體內的真氣,對於修煉速度能夠有不小的增幅,這才專門找到演武堂來,看看有沒有什麼適合消耗真氣的方式。

眼見面前的“沙包”完成了這令人瞠目結舌的變化,姜哲安暗自驚歎的同時,他按照告示牌上所說,運轉起真氣灌入右手,試探性地朝著一顆黑球揮出了一拳。

拳頭接觸到拳樁表面,觸感像是砸在了一顆氣不是很足的皮球上,無形的真氣透體而出,穿過拳樁表層朝著黑球激射而去。

然後,他打偏了……

姜哲安撇了撇嘴,覺得一定是自已沒發揮好,於是再次凝聚真氣舉拳揮出。

然後,他又打偏了。

有點意思啊。

他收回拳頭挑了挑眉,眼睛死死盯著拳樁裡面到處亂竄的黑球,屏息凝神再次揮出一拳。

不出意料地,他再一次打偏。

“嘿,我還就不信了!”

姜哲安咬著牙惡狠狠地擼起袖子,拳頭如雨一般落在拳樁上。

落空。

落空。

落空。

還是落空……

一炷香時間之後,姜哲安收回了發酸的雙臂,他彎下腰扶著膝蓋大口喘著粗氣。

告示牌上輕描淡寫的描述讓他覺得這就是一種很簡單的訓練,可偏偏讓真氣擊中黑球的難度高得令人難以置信!

短短一炷香的時間,發了狠的姜哲安已經不知道自已揮出了多少拳,但真正命中黑球的次數也不過一掌之數。

那兩個到處亂竄的黑球滑溜得就像泥鰍一般,速度奇快也就罷了,運動軌跡也毫無規律可循。

不僅如此這兩個黑球就連運動的速度都在隨時變化,姜哲安打入拳樁的真氣總是差之毫釐地與其擦肩而過。

落在姜哲安的眼裡,黑球那每一個恰到好處讓他拳頭落空的變速與變道,都像是在肆意嘲弄著他的無能。

“菜,就多練……”

小助手竊笑著在他的腦海中補刀。

他突然決定了,陣法符籙之類亂七八糟的選修先放一放,他跟這天殺的拳樁槓上了!

姜哲安憤憤地朝著拳樁揮出最後一拳,這一下幾乎榨乾了他體內所剩無幾的真氣,隨後彎下腰將凹槽中的弟子令牌取出,悻悻地朝著練功房的方向走去,他到底是沒忘了此行的目的。

只是這會兒他可沒心思去研究弟子令牌傳來的資訊。

著急去練功房修煉的姜哲安全然沒注意到,這拳樁其實是可以調節難度的,拳樁底座側面有一個小指標,指標周圍一圈寫著天、地、甲、乙、丙、丁六個難度,而這個難度恰恰代表著拳樁內兩個小黑球的運動速度、變速變道頻率。

這倒也不怪他,絕大多數拳樁都預設為“丙”級或者“丁”難度,丁級對於凝氣期的修士來說難度並不大,即便沒有什麼實戰經驗也未做過針對性訓練的人,也能做到八成的命中率,而丙級則稍微有些挑戰性。

一般來說很少會有人注意到這個設計在底座側面,用於調節難度的小機關。

而此時,那個拳樁的指標不知為何恰恰指向了難度第二的“地”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