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章 真宗嗣(下)

公元997年三月二十九日,趙光義駕崩。時年五十九歲,在位二十二年,屬於趙光義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作為趙光義的身邊人,李皇后最早知道趙光義晏駕,立即命王繼恩召宰相呂端入宮,此時朝中宰相唯呂端一人。

呂端聽趙光義駕崩,皇后召自己入宮,卻未有召皇太子的訊息,不僅奇怪,又詳慎重地問王繼恩:“皇后難道沒有請太子入宮議大事?”

王繼恩支支吾吾道:“相公進宮就明白了!”然後督促呂端趕快進宮。

呂端頓時警惕起來,知道事情不會想象的那麼簡單,他的大腦快速運轉起來。

很快,呂端便有了對策,他對王繼恩道:“你隨我到書閣寫個手條便去。”

王繼恩信以為真,跟隨呂端跨步進書閣,呂端示意王繼恩坐下,自己卻快步出了書閣,隨即命下人鎖上房門,守在門口。

王繼恩老奸巨猾,不料,大意失荊州,上此惡當,被關在呂端家中書閣,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呂端急忙進宮,李皇后對呂端道:“官家晏駕,立嗣以長,順理成章,如今該如何處置?”

呂端抗聲道:“皇后差矣!先帝立太子,正是為今日預備,現先帝剛棄天下仙去,豈能違背遺命而做其他打算?”

李皇后啞口無言。沉默一陣,才命內侍傳皇太子趙恆進福寧殿即位。

不久,呂端率群臣到福寧殿,見丹墀御座上端坐一人,御座前垂有珍珠簾幕遮掩。

呂端站立殿中,沒有急著朝拜。而是慎重地先請內侍將簾幕捲起,呂端親自走上丹墀,確認龍椅上坐的是皇太子趙恆後,才安步下階,領群臣拜呼萬歲。

至此,趙恆順利即位。後世稱之為“真宗”。

不久,朝廷議討王繼恩等謀立楚王趙元佐的罪行,趙恆繼承了伯父趙匡胤、父親趙光義的寬厚做法,貶李昌齡為忠武軍行軍司馬;王繼恩降職為右監門衛將軍,安置在均州(湖北丹江口);胡旦最慘,官場除名,流配潯州(江西九江)。

如此通天大罪,趙恆輕拿輕放,大宋與其他朝代相比,仁慈得讓人驚訝!

佐料:呂端(公元935年—公元1000年),河北安次人,父親呂琦是後晉兵部侍郎,呂餘慶是他哥哥。

呂端和呂蒙正都是宋初的名相,但兩人沒有親屬關係。

呂端以父蔭出仕,經歷後漢、後周。

趙匡胤時期,歷任太常丞、知縣、州通判。公元975年,呂端四十一歲,知洪州(江西南昌),隨後改任知成都府。這屬於高階官員了。呂端為政清廉簡潔,所以升遷很快!

但隨後,呂端遇到一些挫折,先做趙廷美的副手,為開封府判官,這本是前途一片光明的要職!可趙廷美被人告發陷害,呂端自然受牽連被貶。

是金子到哪裡都會閃光!呂端幾經輾轉騰挪,等趙元僖任開封尹時,呂端又任判官。

公元992年趙元僖暴卒後,有人告發他被愛妾張氏迷惑,做了不法之事。呂端因輔助有失,被趙光義親自審問。呂端的對答很得體,獲得趙光義高度認可,趙光義感嘆道:“朕知道你這人!”

呂端從而因禍得福,不但官復原職,不久,還升任樞密直學士。一個月後,出任參知政事。

加上呂端儀表俊秀,處事寬厚忠恕,性格沉穩、鎮靜、有器量、識大體,善交朋友,講義氣,趙光義早就有重用呂端的想法。有人道:“呂端'糊塗'”。

趙光義卻道:“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當初,呂端勸趙廷美隨駕親征,獲得了趙光義的極端認可。

從呂端擁立趙恆即位來說,趙光義的評價很中肯!

公元995年,呂端被任命為宰相。

附錄二:宋太宗在世年號及歷任宰相

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薛居正、沈義倫、盧多遜;

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薛居正、沈義倫、盧多遜;

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薛居正、沈義倫、盧多遜;

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薛居正、沈義倫、盧多遜;

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薛居正、沈義倫、盧多遜;

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薛居正(六月卒)、沈義倫、盧多遜、趙普(九月任);

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沈義倫(四月免)、盧多遜(四月免)、趙普;

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趙普(十月免)、宋琪(十一月任)、李昉(十一月任);

雍熙元年 (公元984年):宋琪、李昉;

雍熙二年 (公元985年):宋琪(十二月免)、李昉;

雍熙三年 (公元986年):李昉;

雍熙四年 (公元987年):李昉;

端拱元年 (公元988年):李昉(二月免)、趙普(二月任)、呂蒙正(二月任);

端拱二年 (公元989年):趙普、呂蒙正;

淳化元年 (公元990年):趙普(正月免)、呂蒙正;

淳化二年 (公元991年):呂蒙正(九月免)、李昉(九月任)、張齊賢(九月任);

淳化三年 (公元992年):李昉、張齊賢;

淳化四年 (公元993年):李昉(十月免)、張齊賢(六月免)、呂蒙正(十月任);

淳化五年 (公元994年):呂蒙正;

至道元年 (公元995年):呂蒙正(四月免)、呂端(四月任);

至道二年 (公元996年):呂端;

至道三年 (公元997年):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