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敬雲似乎已經破罐子破摔了,他雖然被綁著,但雙腿尚且能活動,直接盤腿坐在地上,整個人看起來很頹廢。
話題進入到這一步,就已經不是村民和七星門師兄弟們能參與的了。
沈憶舒給宋瑾安使了個眼色,宋瑾安便了然地點點頭,和周師弟一起,帶著村長和村民們出去了。
正廳門口有沈家的丫鬟僕人守著,任何人都不能靠近,也無人可以窺探沈家的秘辛。
而此時,廳中的外人,便只有沈憶舒和她的丫鬟,但沈家其他人也不敢叫沈憶舒離開,只能任由她在這裡,聽沈三老爺講述過去的往事——
沈三老爺即將出生那幾天,恰好家中有惡奴染上賭癮,在賭坊賭紅了眼,欠下一大筆賭債。
賭坊的人放下狠話,劃定了期限,若是還不上錢,就要砍掉這惡奴的一條胳膊。
惡奴不想變成殘廢,但也沒辦法還上賭債,思來想去,竟想出了個歹毒的法子。
而這惡奴的妻子,正好在沈家做接生婆,他讓接生婆在接生當晚趁著混亂,把三少爺抱出去,假裝是被賊人擄走。
隨後,這惡奴便會偽裝成綁匪,給沈家寫勒索信,讓沈家拿銀票來贖人。
這夫妻兩人想的很好,他們也沒想真的傷害這孩子,只是想要錢而已,等從沈家拿到足夠的錢,他們自然會找個機會,把三少爺送回來。
到時候,他有錢還上賭債,不用被砍胳膊,三少爺也能全須全尾地回來,左右不過是沈家損失了一筆錢罷了。
可沈家有錢,這點錢不算什麼,能保住他的胳膊,也算是救他一命,行善積德了。
計劃一開始進行的很順利。
接生婆趁著混亂,把孩子抱走,由惡奴帶出府去,藏到了鄉下的莊子上先養著,打算等沈府的主子們著急幾天,他再寫勒索信。
這樣就能多勒索一些,這是惡奴的想法。
但是沒想到,不等他寫勒索信,就出了意外,被他們抱到莊子上的小少爺不見了,地上留下了一些拖拽的痕跡。
惡奴順著痕跡找過去,便看見一條餓極了的野狗拖著孩子往山裡跑,然後一溜煙兒就跑不見了,惡奴死活沒有追上。
丟了小少爺,惡奴慌了神,他壓根想不起來要勒索沈府,現在滿腦子只想著該怎麼向沈府交代。
思來想去,他打算重新找個孩子,李代桃僵。
他尋思著,反正沈府小少爺剛出生,就被自家婆娘給抱出來了,除了幾個穩婆,沈府其他人都沒怎麼見過。
更何況,小孩子長得快,一天一個樣,都這麼幾天過去了,只要孩子看著差不多,基本不會有人懷疑。
於是,惡奴去了更偏僻的鄉下,想去私底下打聽誰家有剛出生的小孩兒。
也是他運氣好,還沒到目的地呢,便在路邊的荒郊野外,撿到了一個嬰兒。
這嬰兒身上只蓋著一層薄被,薄被不是什麼好料子,估計不是什麼富貴人家丟的孩子,應該是窮人家養不起丟掉的。
嬰兒看著也是剛出生不久,渾身上下沒有任何信物可以證明身份,更沒有什麼胎記,跟真正的沈家三少爺一樣。
惡奴將這個孩子抱回去,充當是沈家三少爺,然後寫了勒索信,用假的少爺交換了一筆銀子,還了賭債。
經歷了這件事,惡奴夫婦不敢再留在府裡,生怕自己哪天說漏了嘴,洩露了這件事,得罪了沈家,死無葬身之地。
於是,夫妻倆趁著沈家人員調動之際,自請去看守莊子,去的正是之前藏匿沈三少爺的那個村子。
他們倆還抱著一個想法,想著有機會出去找找,不論生死,說不定把沈三少爺找到了呢?
但是很可惜,他們並沒有找到,只能認為,那真正的沈三少爺,已經淪為了野狗的腹中餐。
如此過了一些年,那惡奴死了,他的兒子長大成人,需要娶妻,缺少彩禮。
也許是那惡奴遺傳下來的惡習,他兒子為了賺彩禮,被人蠱惑,去了賭坊,打算透過賭博的方式,將彩禮賺回來。
沒想到,這一賭就一發不可收拾,很快就陷了進去,步上了他老爹的後塵,欠下了一大筆賭債。
這回賭坊的人同樣是要砍他胳膊,無奈之下,他的母親,也就是當年那個接生婆,再度去了沈家,找到了當時的沈三少爺,也就是假少爺。
接生婆對假少爺說出了他的身世,並找假少爺要錢,甚至威脅道:
“如果你不肯給我錢,那我就把這一切說出去,你不是沈家的兒子,將永遠失去這種錦衣玉食的生活,到時候沈家把你趕走,大家都別想活。”
接生婆以為假少爺會被威脅,乖乖拿錢出來幫她兒子還賭債,她甚至想的很好,賭債還了,也可以找假少爺要錢當彩禮,甚至只要有這個把柄在,假少爺就能一直給她錢。
但是沒想到,假少爺不按常理出牌,他直接抓了接生婆,去找沈文昭坦白了一切。
至此,一場惡奴換子的案子,真相大白。
在接生婆的證詞下,沈家確定了這件事的真實性,並立刻派人出去找真少爺。
雖然接生婆一直認定真少爺被野狗吃掉了,但沈家人沒有親自找過,還是不甘心。
而真少爺身上雖然沒有任何胎記,但據接生婆所言,那野狗拖著真少爺走的時候,咬的很用力,牙齒必定是深可見骨,且嬰兒嬌嫩,當時肯定留下了被狗咬過的痕跡。
沈家人就重點排查符合條件的人,終於在乞丐堆裡,找到了如今的沈三老爺,沈敬雲。
沈敬雲的面容跟故去的沈老夫人很相似,且跟沈家另外兩兄弟也有相似之處,加上身上有野狗咬出來的痕跡,證明了自己的身份。
沈家把真少爺接了回來,取名為沈敬雲。
依著沈家的行事作風,不是什麼為富不仁的人,也沒有說為了真少爺,要把假少爺如何,畢竟假少爺也是無辜的。
原本沈家的打算,是將兩人都留下來,但沒想到,假少爺為了顧及真少爺的心情,為了不讓沈家難做,自請離開了沈家。
假少爺離開的時候曾說:
“此事雖然非我所願,但我到底佔據了兄長的身份多年,他在外吃苦,我卻替他過了這麼多年錦衣玉食的日子,我算是獲益者。”
“如今兄長剛回來,尚且不適應,正需要家人陪伴引導,若是看到我,難免心中失落,所以我離開是最好的選擇。”
“更何況,這些年我在沈家接受教育,學習經商,已經有了一定的立足之本,就算出去也有養活自己的辦法,這已經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