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章 李績堵門

兩輛豪華跑車疾馳相撞,猶如鋼鐵巨獸的猛烈撞擊,瞬間讓街頭陷入混亂。屈平秧和李姐坐在車內,無法控制車輛,瞬間翻滾,狠狠地摔在了硬朗的柏油路上。

跟在他們後面的三位世家子弟試圖緊急剎車,但速度太快,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已的座駕撞向屈平秧的車,隨後熄火。

剎那間,整條街一片嘈雜。

唐峰穩坐豪華跑車中,神情淡漠,目光如冰,注視著倒在街頭的屈平秧等人,四周響起尖叫聲、汽車的報警聲。

屈平秧從車窗中爬出,撞翻了路邊的水果攤,頭埋在破碎的果盤中,狼狽不堪。李姐則直接被甩到人行道上,滑行數米才停下,面部與路面劇烈摩擦,血肉模糊。

那三位世家子弟,此刻也是滿臉驚恐。

\"唐峰,就憑你這個贅婿,竟敢侮辱我們?\"屈平秧從碎片中爬起,瞪著唐峰,眼中燃燒著憤怒的火焰,扭曲的臉上滿是淤青。

此時,李嫻等人掙扎著站起,他們衣衫破損,傷痕累累,看向唐峰的眼神充滿了怒火。

\"啪!\"

屈平秧話音剛落,街邊傳來皮鞭抽打的脆響。人們循聲望去,看到屈平秧臉上醒目的鞭痕,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

在長安,有見識的人都認識屈平秧和李嫻,對他們這些世家子弟敬而遠之。而唐峰對大多數長安人而言,依然是陌生的存在。

當看到唐峰揮鞭抽打屈平秧時,每個人都震驚不已,難以置信。

這傢伙竟敢當眾用皮鞭抽打衛國公府的世子,難道他不知道什麼是生死嗎?

屈平秧捂著受傷的臉,鮮血從指間滲出。唐峰坐在車裡,身體微傾,手中緊握著鞭子。

\"唐峰,你這小子,只不過是個衛國公府的卑微贅婿,你也敢打我?\"屈平秧徹底失控,怒不可遏。

\"平秧,上,殺了這混賬!\"李嫻衝上前,指著唐峰咆哮。

憤怒至極的屈平秧,一時頭腦發熱,抽出腰間的短刀,直刺向唐峰。

大唐武風盛行,無論男女皆可佩刀。屈平秧本就身懷武藝,刀法頗為了得,此時一刀出,速度快得驚人。

若換做普通人,被他如此貼近身,只怕早已刀光血影。

\"啪!\"

清脆的聲音再次響起。只見屈平秧左手捏著右手,滿臉痛苦,短刀已落在地上。唐峰騎在車上,手持皮鞭,冷漠地注視著屈平秧。

街道上一片寂靜,沒人預料到會有這樣的結局。

李娜站在一旁,看著車上的唐峰,以及捂著手腕的屈平秧。此刻,她才意識到面前的男人是長安大賽的最終勝者,更是率領千軍屠殺萬敵,直襲敵營的傳奇人物。

自已與這樣的人物動手,豈不是自尋死路?想到這裡,她立刻止住了腳步。

此刻的屈平秧極為尷尬。當眾被唐峰羞辱,讓他顏面盡失,但他也知道,自已絕非唐峰的對手。

面子丟盡,卻無法找回場子,自然尷尬無比。此刻,留下不是,離開也不是。

\"姓唐的……咱們走著瞧。\"屈平秧本想再放幾句狠話,但看到唐峰手中的皮鞭,生生嚥了回去。

\"何人在街頭搗亂?\"這時,一個宏亮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唐峰循聲望去,幾名穿著錦袍,手持唐刀的衙役縱馬趕來,他們是大理寺的人。

千牛衛駐守長安,負責治安,大理寺則負責審理各類案件,捉拿罪犯。大唐的大理寺,相當於大明時期的六扇門和錦衣衛,大理寺卿的權力極大。

看到這幾個大理寺的官差,唐峰皺了皺眉。

他的視線落在那個策馬在前的年輕大理寺官員身上,約二十來歲,面容清秀,是個罕見的美男子。

這樣的美男子在大理寺當差,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原來是唐公子,失敬失敬。\"那位英俊的大理寺官員勒馬停下,看到唐峰,拱手致意。

大理寺本身就負有監察天下的職責,眼前的大理寺官員能一眼認出唐峰,並不奇怪。

看著這位英姿煥發的大理寺官員,唐峰對其身份感到好奇。

\"大理寺司直狄仁傑。\"年輕官員似乎看出唐峰的好奇,主動介紹道。

狄仁傑!

聽到這個名字,唐峰的臉上不由得抽動了一下。作為一個現代人,他對狄仁傑的名字自然不會陌生。

這位唐武周時期的重要人物,在正史上有許多記載。按正常的歷史算,這個時間段的狄仁傑剛成年,還未涉足大理寺。

而現在,狄仁傑居然比他還年長几歲,且早就進入大理寺,成為從六品下的司直。

提起狄仁傑,首先想到的是“天才”二字。

這位與武媚娘同齡的男子從小就才智超群,因出身太原狄氏,步入官場後扶搖直上,最終成為武周時期的宰相......

\"唐峰,這是怎麼回事?\"狄仁傑轉向身邊的屈平鞅等人,向唐峰質詢。

面對狄仁傑的質疑,唐峰沒有絲毫反駁的意思。

大唐的大理寺不同於其他時代的大理寺,它不僅有審理刑事案件的權力,還能調查各種案件。比如今天這樣的事情,大理寺完全有權介入。

\"狄大人,他在街頭行兇,你必須把他抓起來,好好審問一番。\"屈平鞅未等唐峰迴應,就搶先開口。

狄仁傑瞥了一眼屈平鞅,又看了看旁邊的李嫻,最後看了看地上那些馬匹,心中已有猜測。

屈平鞅和李嫻是長安城內的紈絝子弟,平日裡喜好紙醉金迷,偶爾還會策馬狂奔。

這次恐怕是屈平鞅他們在街頭疾馳,撞上了唐峰,引發了衝突。

如果對方只是普通人,他自然會毫不猶豫地將其拿下,帶回大理寺審問。但問題是,這些人要麼是公侯府的世子,要麼本身就是顯赫貴族。

他不過是個小小的大理寺司直,怎能得罪得起這些權貴呢?神仙打架,凡人最好是遠遠旁觀,否則只會引火燒身。

好在他還算明智,如果是別人,此刻恐怕已經在考慮如何脫身了。

\"狄大人,我府中還有事務需處理,就先告辭了,改日有空再一起飲酒。\"唐峰懶得解釋,朝狄仁傑拱手告別。

說完,他不給狄仁傑說話的機會,躍馬離開。

狄仁傑看著唐峰離去,並沒有惱怒,反而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如果唐峰不走,今天的事情恐怕會變得棘手,而他這個大理寺司直就會陷入兩難。

正因為明白這一點,看著那離去的背影,他甚至有些感激。

\"狄仁傑,你這是瀆職,我要彈劾你,一定要彈劾你!\"屈平鞅氣急敗壞,指著狄仁傑的鼻子喊道。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唐峰迴到子爵府,他在街頭鞭笞屈平鞅的事早已在長安城內傳開。

對於屈平鞅被鞭打這件事,有人拍手稱快,有人沉默旁觀,也有人惱羞成怒,肯定是被打者的親友。

例如,屈平鞅的母親和李嫻的父親李績。

蔣忠公屈突通,大唐名將,同時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在歷史上,這位大唐名將在貞觀初年病逝。

但在這個時空中,這位本該早早病逝的大唐名將,雖然真的病了,病得不輕,但至少熬到了現在。

如果不是屈突通尚在人世,威望猶存,且在朝廷內人脈廣佈,否則屈平鞅平日那些胡作非為,早被人制裁了。

至於李績,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人,唐朝初年名將,與衛國公李靖齊名。

李績出身高平北祖房徐氏,早年投身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他歷經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受朝廷信任,被委以重任。他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次攻打薛延陀,平定遼東後又大破東突厥、高句麗,成為唐朝開疆拓土的主要將領之一。

他身居高位,功勳卓著,被朝廷倚為干城,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曾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師職,累封英國公。

作為忠誠的大臣,李績深得唐王李世民的信任。只是,這位大唐英國公在處理家事方面稍顯不足,以至於因寵愛幼子,導致幼子胡作非為,最後差點把自已也捲入改變許多人命運的叛亂中。

當李績得知自已的寶貝兒子在街頭被唐峰教訓,這位大唐名將竟當場帶著家將離開了英國公府。

唐峰剛回府,那邊,李績已帶著鼻青臉腫的幼子李嫻及一眾家將,數十名家將手持兵器,騎馬跟在李績身後。

此時的李績身披鎧甲,手持雙刀,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

在大唐,根據個人的官爵等級,這些家將相當於私人軍隊。像李績這樣戰功赫赫的國公,按規矩可以蓄養百名家將。

若李績上戰場,這些家將也能作為他的貼身侍衛一同出征。而唐峰這樣的子爵雖然也有收養家將的資格,但最多隻能養二十名家將左右。

能夠成為國公府家將,都是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的老兵,無論武藝還是戰鬥技巧都極高。李績騎馬穿街而過,最終停在子爵府門前,他身後的數十名家將靜靜地站立,一言不發。

每個人的身上都散發出強烈的氣勢,以及那份凜然的鬥志。

\"唐峰小子,給本國公滾出來!\"洪亮的聲音在長街上響起。

子爵府的動靜立刻驚動了周圍的府邸,各家的人紛紛出來。

當他們看到身披鎧甲的李績和數十名家將堵在唐峰的子爵府門口,就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有人微微皺眉,擔憂不已;有人幸災樂禍;還有人純粹抱著看熱鬧的心情強勢圍觀。

\"這下子,衛國公府的女婿要倒黴了。\"有人這樣說。

英國公武藝超群,英國公府的家將都是百戰精英。此次英國公怒氣衝衝而來,唐峰今天恐怕難逃一劫了。

\"他雖被封為子爵,但只是一個空有其名的爵位。他與衛國公府鬧了矛盾,這長安城裡,誰還會幫他撐腰?

別說撐腰了,不落井下石就算好的。\"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