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8章 凌游出手,百家姓

高士廉與韋挺等數位同僚,經過數輪深思熟慮的磋商,最終塵埃落定,決定將李氏皇族,以及王、盧、崔、鄭這四大望族,共列氏族志之巔峰,置於首等之列。

“高大人,此舉陛下若知曉,是否會心生不悅?”岑文字面帶憂慮,輕聲問道。

高士廉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胸有成竹:“陛下之意,確欲削弱世家之勢,但吾等已將皇族李姓尊為首位,此非正合陛下心意乎?”

岑文字眉頭緊鎖,言辭懇切:“然而陛下之意,分明欲對幾大世家有所制衡,我等此番作為,豈不是有違聖意,和光同塵?”

高士廉輕輕擺手,打斷了岑文字的憂慮:“若不顧及五姓七望之情緒,一旦激起波瀾,誰來平息?此舉雖非激進,卻也是權衡之計。”

岑文字欲言又止,終是嘆了口氣,妥協道:“也罷,便依大人之意。”

半日時光匆匆而過,眾人齊心協力,終是將紛繁複雜的氏族一一排序完畢。

高士廉手持這份沉甸甸的氏族志,正欲入宮面聖,不料在宮門偶遇了剛自御前退下的魏徵。

“高大人,別來無恙。此番可是攜氏族志新篇,欲呈陛下御覽?”魏徵拱手為禮,語調平和。

“正是,魏大人亦是剛從陛下處歸來?”高士廉回禮,言語間帶著幾分客氣。

魏徵目光一閃,似有話在喉:“高大人,可否讓魏某先行一窺氏族志之貌?”

“自然無礙,魏大人請。”高士廉大方地將氏族志遞於魏徵手中。

魏徵接過,細細翻閱幾頁,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異色,隨即將氏族志奉還。

“高大人,魏某斗膽直言,此氏族志若呈於陛下,恐難逃一番責難。”魏徵語氣凝重。

高士廉聞言,眉頭微蹙:“魏大人此言差矣,陛下之意在於提升皇族地位,老夫已將李氏置於首位,何來責難之說?”

魏徵搖了搖頭,耐心解釋道:“高大人誤會了,陛下重修氏族志,意在重振朝綱,削弱世家影響力,而非單純排序。大人此舉,恐未能深得聖心。”

高士廉臉色一變,他深知魏徵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不禁陷入沉思。

魏徵繼續說道:“依在下之見,可將氏族志中各大姓氏依據其對朝廷貢獻、品德操行等方面進行評定,而非簡單以門第劃分。如此一來,既可體現公平公正,又能順應陛下旨意,若是高大人還覺得不妥,我建議高大人可以去找一找藍田侯,或許能得到一個答案。”

高士廉思考片刻,覺得魏徵所言不無道理,於是決定採納他的建議去找凌遊詢問一番。

高士廉輕步踏入凌遊府邸,目光不經意間捕捉到凌遊正溫柔地擁著胞妹凌子衿嬉戲,那畫面溫馨而純真,令他不禁微微搖頭,心中暗自思量,此行是否過於唐突。

然而,既已聽了魏徵的建議,前來向這位少年侯爺求策,便也只好硬著頭皮,上前搭話。

“藍田侯,老夫此番冒昧造訪,多有叨擾。”他的話語中透著幾分謙遜與客套。

凌遊聞言,迅速將凌子衿穩妥地交予一旁侍立的茯苓,隨即轉身,笑容可掬地引領高士廉步入客廳,“高大人言重了,請上座。”

賓主落座,茶香嫋嫋間,凌遊輕啜一口,方緩緩問道:“不知是何等清風,將高大人吹至寒舍?”

高士廉輕嘆一聲,道出原委:“藍田侯非外人,自當知曉陛下命老夫編纂氏族志之事。然新志初成,魏大人閱後卻覺諸多不妥,老夫這才斗膽前來,欲向藍田侯討教一二,看是否有良策可解此困局。”

凌遊聞言,故作謙遜:“高大人過譽了,諸位重臣尚感棘手之事,小子何德何能,敢言有解?”

高士廉卻是不依不饒,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藍田侯何必自謙,老夫觀你行事,常有獨到之見。若你能賜教一二,老夫願欠下你一個人情,日後定當厚報。”

見高士廉言辭懇切,凌遊也不再推辭,微微一笑,道:“既如此,小子便斗膽獻醜了。不過,所言若有不妥之處,還望大人海涵,權當今日未曾提及。”

“藍田侯請暢所欲言。”高士廉正襟危坐,洗耳恭聽。

“依小子之見,氏族志應著重考量各家族對社稷之貢獻,而非囿於門第之成見。如九品中正制般,按德、才、功三者綜合評定,方能使天下士子心服口服。”凌遊微笑著說道。

高士廉連連點頭,面露讚賞之色,“此法甚妙!如此一來,既可彰顯公平,又能使陛下滿意。”

凌遊輕笑道:“李姓,乃皇室之尊,自當倍加尊崇。在下偶得一啟蒙稚子之物,或能助高大人一臂之力,還請笑納,權當參考。”言罷,他眼波流轉,似有所指。

高士廉聞言,目光中閃過一絲好奇,溫文爾雅地回應:“哦?侯爺之物,必非凡品,老夫求之不得,願聞其詳。”

凌遊微微一笑,隨即轉身,假意去取所言之物。

不多時,他手執一冊‘百家姓’歸來,其上墨香猶存,透著幾分書卷氣。

“此乃在下為莊上童子啟蒙所編,雖是小物,卻蘊含教化之意,高大人不妨細細觀看,以作參考。”凌遊邊說邊將書冊恭敬地遞上,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

高士廉接過書冊,細細翻閱,口中輕吟:“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初時似覺平常,但隨即眼神一亮,讚道:“藍田侯果然大才!此書雖簡,卻寓意深遠,妙哉!”

凌遊謙遜一笑,壓低聲音道:“高大人若欲呈於陛下御覽,或可稍作調整,將‘趙錢孫李’易為‘李趙錢孫’,以彰陛下之尊,亦不失為妙策。”

高士廉聞言,眼中精光一閃,連聲道謝:“侯爺所言極是,老夫受教了。此番人情,定當銘記於心,不再多擾,告辭!”

凌遊送至門外,拱手相送,目送高士廉帶著那冊‘百家姓’緩緩離去,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

高士廉返回府衙,即刻召集韋挺等一眾官員,圍繞‘百家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與修訂。他們依據各家族的實際貢獻、德行操守及功勳大小,重新排列了姓氏次序,力求公正而又不失皇家顏面。

數日辛苦,新的氏族志終於問世,其中不僅排名有序,還在高士廉等人刻意的編纂下,將五姓七望壓低了排名,做到了李世民想要的效果。

高士廉滿懷信心地將它呈遞至李世民案前,李世民翻閱之下,龍顏大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