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4章 調整部署

沉三多望著在姚正閭身後關上的房門,若有所思起來。

把敵人,甚或是可能對自己不利的人放在眼皮子底下,在自己可能控制的範圍內,是最安全的。他一直這麼認為,也是這麼做的。

這樣不僅可以為我所用,還可以隨時察覺出異常,防患於未然。

以姚正閭的能力,林耀祖桉,不久就會查到自己的頭上,而且很輕易地就會弄明白自己在這些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所以,他給姚正閭坦白了自己曾參與了林耀祖的事,但只是轉達了命令而已。

先生馮濟琛曾經暗示自己,把從滬上調來自己麾下的這個小探長做了。但他沒有,而且用自己的理論說服了先生。他們只要把線索往死而復生的崔隆章身上引,再給姚正閭一些恩惠,那麼就可以成功地實現一石二鳥的目的。

更何況,如果想要做掉姚正閭,他根本就出不了滬上。那位高高在上的侍衛長顯然是不會讓他死的。既然滬上的仁兄們想置身事外,那為什麼自己要手上沾血呢?所以,他對姚正閭繼續調查林耀祖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還給姚正閭指明瞭方向。

他打算把特稽對交給姚正閭,變成自己的武裝。就像先生當年組建山鷹時候一樣,不同的是,他安插了劉泰來作為自己眼線,以確保這支隊伍始終為自己服務。他原本以為自己這一招很聰明,能夠占人先機。

可是沒想到的是,範景泰也建立了自己的隊伍,可惜的是,因為他連縣行動的失算被崔隆章給團滅了。更可怕的是胡大洪,竟然完全按照山鷹的模式建立了蛟龍小隊,而且規模達到了300人。結果一仗下來,精英盡失,半數瓦解。這是崔隆章乾的,無疑。因為所有的精英都是曾經參加絞殺崔隆章的各期的指揮長。

這無疑幫了自己的大忙,胡大洪的力量大大地削弱,而自己已經板上釘釘的警察廳長,手裡握有強大的官方的武裝力量,雖然這次胡大洪也得償所願地當上了省府秘書長,但手裡的部隊卻如少了一支翅膀的禿鷹,再也不可能在自己面前裡格愣了。哈,這要感謝崔隆章。

在夏長髮的工作室裡,崔隆章面對牆上標著警戒方桉的地圖,沉思著。

他在想這一次擊殺四個目標的可能性和可行的方桉。

在新任省府就職典禮現場如何行動才能萬無一失地實施自己的計劃?

不能不說對方制定的警戒方桉是完備的,如果不是自己在將近一個月前就進行了前期準備,貿然行事,要完成自己的計劃,幾乎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如此,但要在現場擊殺四個目標也是不可能的。

外圍的警戒本來就不是針對自己的,無論是沉三多還是胡大洪、範景泰,他們任誰也不會認為自己在城外。雖然崗廈基地的遇襲可能會讓他們產生崔隆章與黎豔秋他們混在了一起,躲在梧桐山裡。

或許範景泰會這樣認為吧。所以,他們把最外圍的警戒點設在了廣城東南西北門四條官道30公里處。每個警戒點安排了一個排的兵力。

外圍第二道警戒線設在城門外一公里處,每個警戒點配備了一個班的兵力,便於跟城門守衛呼應。

核心區域一律為本城警察。以中心廣場為圓心,向外輻射三道警戒線,沿線派有各個警察分局的警力。

會場由軍警聯合警戒,主席臺兩側安排了一軍一警,總共30對兵力,負責所有重要人物的警戒。會場周圍安排了一個連的憲兵和中心警察分局的警察實施警戒。

規劃中的濟琛和平紀念廣場是在原有的市民中心廣場的基礎上擴建的。市民中心是一個公園,位於廣鴻大道和廣泰中路交匯處。就職典禮的舞臺搭建在交叉口處,坐北朝南。面向的是一塊開闊地,方圓三公里之內沒有任何制高點。就是說,站在臨時搭建的舞臺上,可以一覽無餘。

崔隆章不想實施各個擊殺,費事費力不說,還容易打草驚蛇,刺殺的時間就會拉長很多因為驚動了一個,再找其他的就難了。他更希望的是從到。同樣在一次**上擊把他們全乾掉,就像此前他們對待自己一樣。但他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他要做到萬無一失。

所以他重新進行了部署。

三天很快就過去了。在這三天裡,各界的慶祝活動也都舉行過了,廣城居民一直處在對新生活、新秩序的憧憬之中。突然的警戒並沒有對他們的熱情造成絲毫的減損,人們依舊興高采烈地生活著,而且夢想著這種生活從此就會變成常態。

馮濟琛被全城的人感激著,因為他帶來了充足的糧食、布匹以及各種日用品的供應,短短几天,廣城又成了遠東第三大城市,除了戰爭中遺留的殘簷斷壁,這座城市又恢復了戰前的繁華。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馮濟琛是個明白人,在就職典禮舉行的前一天,又把沉三多、胡大洪、範景泰召集起來開了個小會,就連杜子秋、楚令軍和劉泰來也列席了會議。

他明白,勝利了,接下來就是排排隊吃果果的遊戲了。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此前打得頭破血流,爭的就是按誰的規矩排隊,誰來分果果的這個權力。

現在輪到他馮濟琛了。

會議進行得很順利,對那些沒來得及分的果果也分了。

幾個人興高采烈,都意氣風發地要按著既定的路線走向屬於自己的新的時代。

這在全國來說也是一件大事,總裁的普*選,原來是做給本國民眾,以及那些各種社團幫會,尤其是給國際友人看的。現在廣南省做得有聲有色,而且這麼成功,當然是有率先垂範作用的。

所以宣傳的事情是絕不可怠慢的。

因此,喬穎臻這幾天忙得不可開交,她建議廣滬和北平新聞界聯動,由自己撰寫通稿三地同時刊發。以便造成轟動效果。

肖承恩當然樂意。一直忙著三地協調工作,光長途電話費都讓他心疼了好長一陣子。

當喬穎臻建議當天再出版號外的時候,肖承恩還沉浸在巨大的成就之中。這種規模的新聞報道在有限時長的新聞史中還是首例,自己因為組織瞭如此巨大規模的報道而將名垂史冊。

可是,當喬穎臻說出號外內容的時候,肖承恩立刻兩腿打戰,差點尿了褲子。

“你說的這都是真的?是真的會發生的?”肖承恩經過五雷轟頂後,好不容易能把語句說連貫了地問道。

“是真的,而且一定會發生。”喬穎臻嚴肅地答道。

“你這是謀反,是顛覆。你要知道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屆民*選政*府,你,你們要在他宣佈成立的那一天就顛覆它嗎?!”

“民選?您是人民嗎?”

“當然是啊。”

“你見過選票嗎?”

“沒有。這是間接選舉,有人代我投票的。”肖承恩失了底氣,但還是極力地想找到自己正義的臺階。

“誰代你投的票,張三、李四,還是王二麻子?”喬穎臻並不給他喘息的機會,追問道。

肖承恩一時語塞,愣愣地看著喬穎臻,然後拍了拍桌上的一疊稿紙,“你這些打算登載到號外上的內容有訊息來源嗎?”他還是不放心地問道。

“您應該相信我的職業操守。”喬穎臻嚴肅地說。

“我還是想核實一下訊息來源。”肖承恩知道,這是一個爆炸性新聞,將這一新聞公之於眾,無疑會在行內成為翹楚,賣報賺的不說,自己的報館也會水漲船高,轉手賣掉也可以三倍五倍地朝上翻。但是風險也一樣的高,所以他才說出了這麼不專業的話來。

因為新聞行規裡,訊息來源是受保護的。這是行規,任何國家都一樣。有的國家甚至還立法保護這項權利。

喬穎臻面對這位可敬的前輩不怎麼守規矩的要求,還是答應了。

她拿起了桌上的電話,看著肖承恩複雜的表情,把電話打給了崔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