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月宗地界。
李青蓮裹著一襲白色貂裘緩步走上山頂。
遠處的雲海經年不散,有位佳人每日必定在此看雲海翻湧縈繞。
李青蓮每每看著那位屹立在雲海前的身影,便會喜笑顏開。
“師姐。”輕柔喚了一聲。
袁落竹轉過身,好看的眉眼之中帶著一抹憂愁,看著眼前人臉色蒼白毫無生氣的模樣,她不由有些心疼。
心中有千言萬語,卻只能吐出一句,“好些了嘛。”
李青蓮嘴角上揚,伸手將額前長髮抹到腦後,賤兮兮道:“區區小傷,若不是那群雜毛畜牲會使陣法,師弟我必定劍斬七王。”
袁落竹輕輕搖頭道:“早知道就不該讓你去的,不曾想妖族短時間內竟然誕生了三王。”
說到此,李青蓮神情有些凝重,“新晉三王實力一般,看樣子不是正常修煉而成,應是用了旁門左道。”
“而且,與七王對戰之時我感到遠處有一道令我心悸的氣息。”
此話一出,袁落竹臉色一變,“難不成?”
“極有可能,上邊怎麼說?”
聞言,袁落竹忍不住重重一嘆,“你也知道上面的情況,無關宗門存亡,根本無人問津。”
“這還不算生死存亡?若是妖族真有一尊妖皇,那麼整個雪界都將生靈塗炭。”
見袁落竹不言,李青蓮聲音逐漸緩和,取下酒葫蘆灌了一口。
“星閣,天香谷怎麼說?”
袁落竹緩緩搖頭,“越過離魂峽風險太大,他們安逸太久了不想冒險。”
“呵,好的很,事不關已高高掛起是吧,倘若鎮妖關門戶大開,我看他們還坐不坐的住。”
“青蓮。”袁落竹輕輕喚了一聲。
李青蓮意識到自已說的話有些重了,這位師姐心太善,要不然也不會憋屈在此近百年。
“好了,既然他們不管,那就由我們雪月宗管,回來之時我探查過南邊防線,一座鎮妖關不夠,再加八座鎮妖關,他們不是不想出人嘛;那也行,我走一趟星閣天香谷,不出人就得給我出靈石,法器,丹藥,敢少一個我先拿他們試劍。”
雲海跌宕起伏,罡風吹動兩人的長髮,袁落竹怔怔望著李青蓮,並沒有反駁他,而是露出一抹羞煞雲海的笑容,重重點頭。
李青蓮目不轉盯,突然笑道:“我這一生喜愛之物有三,寶劍,美酒,明月。可最愛之物莫過於……師姐的笑容!”
佳人一笑,雲海似桃花盛開。
————
凡物之精,比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流於天地之間,謂之鬼神;藏於胸中,謂之聖人;是故名氣。杲乎如登於天,杳乎如入於淵,淖乎如在於海,卒乎如在於屺。
即宇宙萬物的本源為“氣”。陰氣陽氣相互作用,在地化生五穀,在天為日月星辰。陰氣陽氣充塞於天地之間,稱之為鬼神;懂得陰氣陽氣執行規律的人,稱之為聖人。
氣有時光輝照耀,好像升騰在天;有時隱而不現,好像沒入深淵;有時滋潤柔和,好像潛伏入海;有時高不可攀,似在峻嶺重山。
氣無處不在,是化生天地萬物的本源。日月星辰包括地體自身,都漂浮在氣中。
木樓之中,陣法遮蔽,餘燼盤腿而坐,《搬山基礎篇》化為一個個小字在他腦海裡浮現。
搬山是為練氣,人乃萬物之靈得天獨厚,自人族聖賢始,人間練氣士如雨後春竹,導致人間動盪不安,天道有感降下天罰。
自此,人族降世起體內便會有九座大山,也稱九重山,橫江攔路般將各大經脈阻斷。
古籍記載上古時期的古修士,其實並沒有靈根之說,降生之時便是先天生靈,直到後來天道降下天罰人體才有了靈根。
靈根與九山一樣,與其說是天賦,更不如說是束縛人族的枷鎖。
想要成功練氣便要引氣入體衝擊體內九座大山,搬不開山就看不到海。
一步一個腳印難以逾越。
一襲月白長袍無風自動,餘燼並未束髮如墨長髮隨意披散,身旁一顆青色珠子懸浮,聚靈法陣似鯨吸水將木樓周身數里的靈氣聚集壓縮。
白袍少年沐浴在濃郁的靈氣之中,坐照內觀,一條條經脈如大江河渠般綿延,體內經脈長短窄寬與靈根息息相關。
許多人經脈閉塞甚至是不顯,多是無靈根之人,而那些雜靈根的人多是經脈細狹。
順著宛延的經脈往下,一座巍峨大山出現在眼前。
餘燼緊閉雙眸運轉《滄浪太白經》開始聚氣搬山。
無數靈氣被吸入體內順流而下,經脈河道寬廣無比,靈氣似水波濤洶湧。
……
轉眼過了一個月,白袍少年吃下一粒辟穀丹,再次閉目。
七天後,木樓陣法大開,餘燼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走了出來。
一個多月的時間,搬開了三座大山,經脈河道也在靈氣的梳理下變得順暢。
握了握拳,餘燼深吸一口氣,一月的修煉絲毫不覺枯燥,甚至還有些意猶未盡。
不過並不是閉死關,需得勞逸結合。
心情大好的少年走下木樓,整座朝露峰除了那處瀑布湖畔傳來的輕微響聲外再無動靜。
平日裡像是朝露峰大管家的楊若兮也不見了蹤影。
閒來無事,餘燼往一處山壁走去。
聽二師姐說,那裡是藏經閣,收錄著師尊所得的各種神通術法以及地理堪輿圖,各地風土人情。
起初餘燼並不知道《滄浪太白經》有多珍貴,後面才曉得,這道功法放在外邊可是能讓許多修士都要搶破頭皮的東西。
也不知師尊是怎麼得到的,這讓餘燼不禁想起先前拍賣伏殺一幕。
《滄浪太白經》內有一套劍決。
至於那些小法術以及身法之類的並沒有。
所以,餘燼才想起來去那藏經閣一趟。
一路上山,搬山三重而已暫時還不能御物更別提御劍了,不過腿腳倒是麻利,本身餘燼便有些武道功底,一步跨出如蜻蜓點水,尚未落地就已經跨出丈遠。
半柱香後,白袍少年負手站立,面前一座三層四簷歇山頂式建築,黃綠琉璃瓦脊飾、剪邊。一十八根紅色廊柱。
這便是藏經閣了,雖是重地卻無陣法庇護,不過也是——整座朝露山能無視護山大陣走到這的,那再高明的陣法也沒必要了。
推門而入,清涼無比,閣中第一層一排排木架井然有序的排放。
每一排前都有一塊木牌,上面寫著幾個娟秀小字,一看就是楊若兮的手筆。
餘燼走到寫著雪月宗三字的木架前。
上面一擺放著一本本青皮書籍,餘燼拿起一本人物傳記,上述《雪月執劍李青蓮》。
看了一會兒,餘燼輕輕點頭,放回原位。
“劍修,神往矣。”
山上練氣士修煉術法神通多有不同,劍修,符修,鬼修,妖修,丹修,體修等等,多不勝數,其中以劍修殺力最強,也最罕見。
劍修又分先天劍修和後天劍修,先天劍修生而於祖竅之中,誕生一座養劍庭,本命飛劍自生,神通天授,乃絕世天驕。
後天劍修,以金靈根為主,日夜凝鍊方可憑運氣堆砌成養劍庭本命飛劍,飛劍神通,還需後續溫養開闢,雖比先天劍修略遜一籌,卻也是一等一的天縱之才。
劍修除了殺力獨絕之外,體魄也是強悍無比,堪比武道體修,所以很少有練氣士願意招惹一位劍修。
餘燼金水雙靈根自然也有成為後天劍修的機會。
他放下傳記轉身走向另一處木架。
這一處木架記錄著雪界版圖,各地的風土人情,門派勢力,散修大全,以及本土妖獸圖錄等等。
餘燼耐著性子一本本看去,看的非常仔細。
“靈根品相圖錄,哦?原來如此。”
一本關於靈根品相的圖錄中記載。
靈根之說分九等。
第一等,甲字極品,三尺以上,靈元精純充沛,大道親和力,天級。
第二等,甲字上品,二尺七至二尺九,靈元渾厚充沛,大道親和力,地級。
第三等,甲字中品,二尺四至二尺六,靈元充沛,大道親和力,地級。
第四等,甲字下品,二尺至二尺三,靈元充足,大道親和力,玄級。
第五等,乙字上品,一尺七至一尺九,靈元充足,大道親和力,黃級。
…
第八等,丙字上品…
………
以此類推,到了丙字中品之外,便是不入流,劣等或無靈之人。
其中大道親和力玄之又玄,沒有既定標準,只有檢測時靈根被天地牽引才能看出。
有人可能靈根只是下品,但大道親和力說不定能達到地級甚至是天級。
“有意思。”放下圖錄,餘燼伸了個懶腰,繼續看向其他的。
…
直到月落參橫,餘燼才放下手中書籍,抬腳往二樓而去。
第二層與下面差不多,不過是少了幾座書架,一眼掃過,大多是一些低階法術,身法及拳腳圖譜。
餘燼每個都看了一遍,最終挑選了一本《五行低階術法圖譜》,一本《基礎法術大全》雖然是金水雙靈根,但是這些五行低階術法也是一樣能學的,只不過火土木這三種,使出來的威力要比自身的金水術法低的很多,若是中高階法術不與自身靈根匹配再修習就得不償失了。
翻了幾本身法圖譜以及拳法圖譜,餘燼搖了搖頭,轉而登上三樓。
三樓的木架只有三座。
一座功法神通,一座身法體術,一座陣丹器符。
餘燼率先走到功法神通木架前,一眼掃去約莫十來條玉簡,其中功法佔據大半。
已經有了《滄浪太白經》餘燼並未再看其他功法,畢竟這裡的功法最多也只能修煉到靈海境而已。
神通相比法術來說要難上百倍千倍,並且大多都是本命神通很難會流傳世間,珍貴無比。
餘燼前世的那些神話傳說中的大神通,在這裡更是沒有任何蛛絲馬跡。
此間,也只有一種小神通而已,不過就算再小的神通也是極為珍貴。
拿起那名為“拘靈”的小神通,餘燼將其貼緊印堂,一股浩瀚的氣息鑽了進去。
不久之後,餘燼睜開雙目,將玉簡輕輕放下。
這“拘靈”神通說起來倒是有些雞肋,是老道士偶然所得,針對那些個鬼魂山野精怪有莫大的控制力,據傳是大神通“拘神”的低配版,但是極其難學,而且對敵練氣士簡直毫無用處,所以這才丟在這裡吃灰。
只是餘燼不太明白,老道士為何不將其拍賣。
放下“拘靈”後,餘燼來到身法體術木架前。
一共十二玉簡,其中武道體術方面只有一個。
《煉血決》
煉血,燃血沸騰,外以妖獸之血澆注,凝鍊血氣如鉛汞,大成時可血氣化影。
“這是四師兄所修的功法。”
黃山靈根太差武道天賦更好,先前餘燼見過他打拳,那陣仗可比他前世所修武術要嚇人。
至於武道,餘燼現在還不太明白,只知道沒有資格走練氣一道的才會選擇,似乎成不了大氣候。
可能受前世影響他還是比較喜歡拳腳,只是武道艱難很少會有練氣士願意在體魄上浪費時間。
而練氣與練體本身就存在衝突,練氣汲取天地靈氣凝鍊成自身法力,各種法術皆依靠靈氣法力施展,唯獨練體不與天地交匯,以自身為丹爐,以血為柴,凝真火,鍛燒肉身,練腎精,生精氣神,不向外求。
當然也有天資縱橫的妖孽,於自身開闢兩座天地互不干涉,比如那劍修,殺力獨絕,體魄卻又強橫無比,完全不講道理。
餘燼將功法燒錄於書籍之上後,又下面的一排的身法中選擇了一道名為《無常步》的身法,這種短行身法鬼魅無常更適合近身。
而五行中有遁術,乃逃命追擊上佳之選,只是現如今餘燼修為太低尚不能修習。
接下來就是陣丹器符,這四種職業極其吃香,各大宗門皆有護宗大陣,一旦成為陣法宗師走到哪裡都是座上賓。
丹師更不用說,修煉一途任你天賦再好也少不了丹藥輔助。
器師符師,一柄下品法器動輒都要上百靈石,一張品級不差的護身符籙也差不多這個價,這四個職業是修仙界中最賺錢的職業。
練氣士都會量力選擇一種作為輔修,不過要想成為宗師級別的則需要天賦了,屬於老天爺賞飯吃。
餘燼記得老道士會煉丹,陣法也頗為精通,練器和符籙倒是沒見過。
不過既然穿著道袍,說不定符籙是壓箱底的手段呢!
沒有火靈根加持餘燼只好將丹錄放下,拿起了《基礎符文全解》,至於練器與陣法暫時不考慮。
符籙在四種之中算是上手比較簡單的,但是精通卻是四種最難的。
符文乃天地靈文,蘊含著天地的秘密,大者可以召神遣將、可以濟度幽冥,保鎮國祚、安鎮嶽瀆;小者可以驅邪治病、攘災祈福、求財升官。
收起全解,餘燼乘興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