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文字中的我,不管是以什麼角度以什麼思想出來說話,那都不重要,那個我,只是第一視角口語化的載體。
重要的是,那個我,激發的討論,以及關注點,去觀察的是這種思考,這種語言,帶來的情緒能量,以及背後的夙願。
有時候寫出一篇好的日記,我會特別開心,因為這是我萬般斟酌,又刪刪改改的產物。
當公平陷入黑暗,當正義跌入泥潭,當我們已不再信任彼此,只剩下猜忌和防備。到那時,我們需要深刻的思想,高漲的能量,幫我們照亮這無人走過的路,點燃一顆又一顆,隔離又渴望溝通的心。
讓他們流動,讓他們相愛,讓他們再也無法分離。
我寫的從來都不是文字,而是一種美好的願望,一種對世界更好的期許。
他說不管寫什麼,都要給文字注入靈魂,而不僅僅是詞藻的堆砌,經典名言的引用,那麼你只是在炫耀自已的學識,而非真正的思想。
聽完之後我有一些小小的思考,開啟備忘錄,想寫一些東西,但空白的腦袋面對空白的螢幕,無法留下有趣的文字啊。
所以我對天吶喊,對雨後的大地膜拜,對那些綻開的花草樹木敬佩。希望可以跟他們學到一點能量,來感受千百年來一直在流傳的資訊,那是有關於生命、愛、死亡和藝術。
可是我的思想還是如此的貧瘠,我希望所有好的想法,都能綻放出異樣的光彩,希望所有的沙漠開出綠植,希望所有的乾旱遇到滋潤,希望所有的災難在未發生時就已平息。
我渴望的世界和平,早已不是口號,它是所有人們的願景。
那時我們相隔1000多公里,本沒有任何緣分遇見的。
可我們還是遇見了,在一個梅雨季節的午後,我分明看見了那個清冷又靈動的身影,在向我發出渴望理解的訊號。
我追上去,想向你搭訕,想要到你的聯絡方式,想看清你的臉。
我被定在了原地,怎麼都無法移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你緩緩的消失在我的視線裡。這種情緒直到我醒後久久不能遺忘,遺留在我內心深處。
直到有一天,我厭倦了這座生活了十幾年的城市,突然想去旅遊,在路上時,不經意間瞥見,那夢中三番五次出現的身影,我懷疑這又是夢境。但這一次,我可以走動,我不想再錯過你一次,我把所有的勇氣都用來認識你了。
上天安排的劇本,遠比知名導演的設計,要更巧妙,更神奇。
後來我確實要到了你的微信,你也是出來旅遊,我們短暫的交集了一下,就奔向各自的路線了,像兩條相交的線,隨後的距離只會越來越遠。
那天我在電梯裡,突然停電了。電梯往下極速下降了一下,我下意識的掏出手機,撥通了你的號碼。我是應該感到慶幸還是遺憾呢,還好電梯裡沒訊號,這通電話沒有打出去。
不然我真不知道,是該跟你告白還是告別,雖然電梯停電並不會致死亡,但下降那一刻,我心跳漏了一拍。好像老天在藉由此事提醒我,我們之間該有一個了結。
是啊,一直以來都是我太懦弱了。不敢勇敢的向你邁出那最後一步,不敢捅破這層友誼的關係,我怕會換來你的疏遠,導致我們再也無法相見。
我對你的記憶,停留在了電梯幽閉的空間裡。也許那一次我已經死亡,此後的所有記憶,和人們看到的我,早已經不是我了。
人們在他的備忘錄上看見幾句話:
我們在雨中相識
夢中相見
黑暗中離別
雖然你不知
但我已夢你千百回
愛你千萬遍
在所有的輪迴裡
我一直重複的愛你
我今天才發現,原來以前的我不會發自內心的微笑。
最近走出感情的陰霾,反而收穫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快樂體驗。
所以說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剛剛對著手機螢幕微笑,我發現這種笑容很真誠,很治癒,不是以前那種假笑,甚至笑的臉有些疼。這種笑是發自內心的笑,是很自然很快樂,很有幸福感的微笑,是不費勁,不疲憊的快樂。
沒有虛無感,只有實實在在的喜悅。
包括我現在在打字,我也很開心,一種很有力量的喜悅感。
雖然沒有發生足夠讓我狂歡的事,但每一天都應該好好珍惜,不是嗎?馬上就要到不能玩手機的時間了,還剩幾分鐘,我再打一些字。
共鳴的文字留到明天早上看,這也是一種幸福,因為不知道會看到什麼文字和思想,不知道可能與哪些朋友產生一些短暫的交流,這很讓人期待呢。
該謙卑的時候要謙卑,該主動的時候要主動。別在該謙卑的時候選擇狂妄,該主動的時候選擇懦弱就行。
我才不願意教育你呢,我說的話你可以聽,也可以保持懷疑,因為我從來不強迫別人接受我的想法,我也不覺得自已完全對。
但我需要一點點自信,以便我在這世間行走,不必太多,夠我交到有趣的朋友,認識有愛的戀人,能夠有能力保護自已的父母,幫助自已身邊的人,足矣。
買的兩本新書到了,等一下洗完澡就可以去看。以前總覺得自已看書看不進去,抱怨自已意志力不夠,愛玩手機,現在這些問題都得到解決了。
睡眠質量有了,睡前讀書的習慣也有了。
我願意保持開放的態度與思想,接受每一個想與別人真誠溝通的人。也願意主動去認識樂觀有趣的人,因為封閉自已就等於封閉世界。人生很短呢,不妨大膽一點,不妨樂觀一點,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希望你也是。
慢慢可以反思上一段感情的問題了。過度討好,過度理解對方,失去了自已原有的鋒利和底線,隱藏了自已的性格和特色,所以自已也會覺得特別累。
那時以為付出就能得到回應,以為對對方好,對方都知道,實際上只是培養出了一個性格霸道的小公主。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當我一個人把自已生活過得很好的時候,這段感情衝擊了我的思維。原來我一個人過得好,只是因為孤僻,只是因為和人的接觸太少,人終究是一個族群,一個人的生活雖然沒什麼煩惱,但會失去連線感,經常會陷入虛無和無意義的窘境。
所以要找一些關係來經營,先從虛偽的表面慢慢來吧,說不定就能和某些人建立更深刻的連線呢。不要覺得自已看人很準,就從一開始否定所有關係,你想做一個世外高人嘛,抱歉,不行,你要做出改變。
我雖然知道很多概念,好像懂得很多東西。但是知道和做到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可以懂很多聰明的方法,但也不影響我面對選擇時,做出那個最愚蠢的選擇。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思考時我們是純理性的。但是遇到問題時,我們都是下意識的經驗做出選擇,因為現實中來不及讓你思考,發生的太突然。有時候不作出反應,反而會導致更大的問題,所以潛意識就已經替你做出了選擇,哪怕他不是最好的,但他為了讓這劇情走下去,必然要馬上做出反應。
如果有些人沒有做出反應,呆住了。那就證明他身上有bug,需要去醫院修復,某種意義上醫生也是工程師,人體的構造和執行就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我到底在說什麼,亂七八糟的。
懷疑自已,懷疑到底是哪個“我”在說話。
重要嗎?
不重要嗎?
隨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