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章 小嘍囉

除了前文敘述過比較大的起義、叛亂之外,各地還發生了眾多小型叛亂,我們按時間順序簡單梳理一下。

公元1129年正月,京西盜賊貴仲正攻陷嶽州,六月,襄陽府通判程千秋將他招降,不久又叛,十一月,貴仲正犯荊南,兵馬鈐轄梁成應戰,將其斬殺。

八月,劉文舜反叛,十月接受招安,第二年四月再反叛,在饒州被王德剿滅!

公元1130年四月,王宗石在信州作亂,六月,又是王德出兵鎮壓,王宗石被誅殺。

七月,後軍將王闢在歸州(湖北秭歸)叛亂,九月向王彥投降。

同時七月,崔增在太平州(安徽當塗)作亂,十二月投降於呂頤浩,公元1132年二月,他的部屬也成為七個“御前忠銳軍”之一,第二年十一月戰死,沒有辜負“忠銳軍”的名聲。

八月,雷進在湖南作亂,焚燬茲利縣、石門縣。公元1135年十月投降朝廷,第二年二月,被部下任俊所殺,任俊提著雷進首級在鼎州投降。

十月,李敦仁攻破虔州(江西贛州),十二月進犯撫州崇仁。公元1131年正月圍建昌軍(江西南城),四月,呂頤浩襲取李敦仁,擒獲其弟李世雄、李世臣,公元1132年三月,李敦仁接受招安,被朝廷授予官職。

十一月,房州(湖北房縣)人郭希進犯歸州(湖北秭歸),田佑恭將其擊潰,下落不明。

公元1131年正月,南平人劉時舉叛亂,御史謝向率範汝為平定。

二月初一,湖南宜章縣民李東至二作亂,犯英州(廣東英德)、連州、韶州(廣東韶關)、郴州。三月,荊湖東路安撫使向子諲率招降的馬友,平定了李東至二的叛亂。

二月,鄜延軍將李永琦反叛,進犯慶陽府(甘肅慶陽),後續不詳。

四月,淮南人寇宏進犯濠州(安徽鳳陽)。

同月,京西人李忠攻陷商州(陝西商洛),五月,李忠率軍歸降張浚,張浚讓王庶節制。七月,李忠反叛,被王彥多次擊敗。九月,王彥再次在秦郊店大敗李忠,李忠投奔偽齊劉豫。

六月,福建南安人吳忠、宋破壇、劉洞天作亂,江西提刑司派官軍征討,宋破壇、劉洞天伏誅,“破壇”真成了破壇,“洞天”也升了天,只有吳忠率部分軍逃遁。

同月,廣人鄧慶、龔富作亂,圍攻南雄州(廣東南雄),守臣鄭成之率軍擊退,十二月,兩人又竄到福建,和吳忠勾結在一起,圍攻南劍州(福建南平)。公元1132年八月,江西統制傅樞將鄧慶、龔富、吳忠平定。

七月,統制官潘逵、後軍將胡江在江西叛亂,攻破玉山、弋陽、永豐三縣,朝廷派樞密院準備將徐文征討。

同月,虔州(江西贛州)人陳顒作亂,公元1132年四月圍循州(廣東惠州、河源),十二月攻陷汀州(福建長汀)武平縣,進犯梅州、循州(廣東惠州、河源),公元1133年正月陳顒引兵圍潮州不下。

十月,王才圍濠洲,十一月,受葉夢得招降。

十二月,蔡州(湖北棗陽)褒信縣弓箭手許約叛亂,佔領光州(河南潢川),不久降偽齊,公元1135年正月,他又投降了宋朝。

公元1132年四月,江西軍賊趙進寇瑞昌縣,楊惟忠將他招降。

同月,太平州軍士陸德據城叛亂,囚禁守臣張錞,殺當塗縣令鍾大猷,閏四月,知池州王進征討陸德,將其誅殺。

五月,海州人(江蘇連雲港)王山進犯漣水軍(江蘇漣水),統制蘇復、副統制劉靖率軍將他們擊敗。

八月,順昌人餘勝等作亂,南劍州通判王元鼎將他捕殺!

九月,石陂人餘照作亂,知建昌軍朱芾率軍擒獲餘照,斬首示眾。

十一月,範汝為餘黨範忠搶掠龍泉縣,十二月進犯處州。

同月,江西萍鄉人高聚作亂,岳飛派統領徐慶、王貴一戰而擒。

十二月,虔州人謝達進犯惠州。

公元1133年正月,江西準備將李宗諒引誘戍兵叛亂,寇筠州,統領趙進擊退,三月,李綱派軍擊敗李宗諒,李宗諒被迫投降,但李綱將他斬首示眾!

二月,虔州人周十隆進犯循州、梅州、汀州。第二年四月,王進征討周十隆,公元1135年五月投降,九月又反叛,攻汀州。

五月,嚴州(浙江建德)人繆羅作亂,楊沂中率軍平定,捕斬黨徒一百多人。

同月,南豐縣人黃琛作亂,朱芾擒斬之。

公元1134年二月,湖北軍卒檀成叛亂,進犯長陽縣,解潛派統領胡勉將其捕殺。

同月,盜賊田政從襄陽進犯峽州(湖北宜昌),解潛派統領王恪將其擊殺。

七月,建昌軍軍卒修達叛亂,殺守臣劉滂,江西制置使胡世將遣參謀侯愨、統制邱贇征討,半個月後,侯愨引兵入建昌軍,擒獲修達等十三人,斬首示眾!

十一月,廣東人區稠圍韶州樂昌縣,鈐轄韓京遣兵擊斬之。

筆者為什麼花大精力,像記流水賬一樣將各處的起義、叛變、動亂仔細羅列?這還不包括作者的許多遺漏。讀者可以看到,到公元1134年底,除了楊么起義沒有平定外,南宋境內的各種動亂才算基本平息。此前五六年間,南宋半壁江山,幾乎沒有一處地方是平安的,處處焦頭爛額,處處烽煙不息。

說起趙構,我們一貫喜歡指責他昏庸,因為他殺了岳飛,因為他重用秦檜(為什麼殺岳飛,用秦檜,筆者以後將詳細分析)。但是我們沒有看到,在金軍強力進攻,內亂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的境況下,趙構搭起的這個草臺班子,硬是逐漸壯大,最後雖然僅佔半壁江山,可延續了大宋一百五十年,趙構其實不簡單吶!

佐料:根據《宋史.卷一百六十七.職官七》,簡要介紹一下南宋新設的武將官職。

南宋建立後,武將出現了一些新的官職,我們按高低大小排列如下:

都統制、副都統制;統制、同統制、副統制;統領、同統領、副統領;正將、副將、準備將;訓練將、部將、隊將等。

公元1127年,趙構即位,但彼時趙構身邊並無禁軍,於是設立“御營司”,以宰相為御營使,為御營司長官,分設御營五軍,命王淵為“都統制,”實際統帥皇帝身邊御營軍。“都統制”官名從此時開始。

公元1129年,增設“御前五軍”。公元1130年,廢除“御營使”,撤“御營司”,將兵權交回樞密院。“御前五軍”改為“神武軍”,“御營五軍”改為“神武副軍”。

其後,“川陝宣撫司”、各地“都督府”、樞密院都設有都統制,都統制的官屬設有計議官、機宜、幹辦公事、準備差遣等人。

“準備將”以上,都由主帥升遷其職務,但先要向樞密院申報審查。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