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章 參與建設

張六斤看惠珍每天清晨總是風風火火地忙碌著,他笑著對妻子說是不是有催命鬼在後面用鞭子趕著她。

“你還笑哩,你一天到晚光知道上班,家裡大小事情你都不管。”

惠珍對張六斤抱怨說邠蕊每天早上起床好比抽筋似的,她反覆叫上好幾遍女兒才能醒來,醒過來的邠蕊不趕緊穿衣服,而是坐在床上磨蹭,最後還是需要她自己幫女兒穿戴好衣物才行。

“我給你說從明天開始你不要叫她,你就讓她睡著。自己上學不生心,哪裡有這讓舵人每天叫起床的道理。你讓她遲到上幾次,等被老師批評幾次後她自己就會生心。”

惠珍父親這一年多身體始終不夠硬朗,為了照顧老伴的生活,惠珍母親就沒再和張六斤他們同住,而是搬回南溝村居住。

少了母親的幫襯,家裡許多家務活就落在惠珍一個人肩上,也難怪她經常對張六斤他們父子三人發脾氣。

張六斤在院中洗漱完畢,吃完早飯後他換上件相對正式的服飾,出門前告訴惠珍說自己中午不回家吃飯,他要去參加縣裡組織的活動,讓她娘仨自己吃飯。

張六斤在診所待了一小會兒,他看看腕上的手錶已經是上午的九點一刻,張六斤對小董交代自己要去開會,診所如果有病人來讓他接待。

蹬著腳踏車,提著檔案包,不大功夫張六斤便來到邠縣中學。他從腳踏車上跳下來跟門衛出示“愛衛會”的邀請函,在門衛核實無誤後便讓他進去。

昨天邠縣“愛衛會”給張六斤送來一張邀請函,上面通知他於今天上午十點鐘準時在邠縣中學禮堂參加由邠縣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組織的名為“共建邠縣醫療衛生髮展協商大會”的會議。

張六斤推著腳踏車不緊不慢地在校園裡走著,他看到前面有個熟人也在朝禮堂的方向走著,他衝著那人的背影喊了一聲:“九志哥。”

走在張六斤前面的王九志聽到背後有人叫自己,他回頭看到是張六斤推著腳踏車在後面緩緩走來。

“哦,是自新,我剛才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王九志和張六斤握了握手,他對張六斤說距離開會的時間還早,邀請對方和自己在校園內散散步。

張六斤看錶現在才剛剛九點半,反正進去也是閒著無聊,還不如和王九志聊聊天。

“老哥,愛衛會咋把你給請來了,看來今天是有大事情要說呀。”

張六斤對王九志向來比較尊敬,在邠縣衛生界王九志是張六斤為數不多真心敬佩的人之一。

王九志是河北人,他來邠縣的時間要比張六斤早許多。王九志早期在國民黨軍隊擔任上校軍醫官,在部隊文職人員中王九志算是級別很高的長官。

和張六斤半道出家不同,王九志可是名副其實的科班出身。他擅長西醫治療,在外科學方面有獨到的見解。

目前王九志同樣在邠縣開了傢俬人醫院,因為和張六斤都屬於外來人員,兩人又都曾經在國民黨軍隊服役,所以張六斤和王九志交往也比其他人更長一些。

“有啥不一樣的,咱們都是愛衛會的成員。大家都來了,我肯定也少不了得過來參加會議。”

張六斤向王九志打探訊息,詢問對方是否知道今天會議的主題。

“剛才我進來的時候看見仁愛診所的老陳跟博友的老薑兩個人在學校門口諞閒傳,路上又碰到幾個熟人打招呼,全部都是縣城開診的同行。”

這些人並不是“愛衛會”的成員,張六斤沒想到他們也被叫來參加會議。

“老哥,你跟愛衛會的周書記關係好,知道叫咱們來是有啥事?”

“邀請函的會議名稱其實都已經告訴大家,共建邠縣醫療衛生髮展協商大會,看這名字你就應該知道縣委縣政府開始準備重建邠縣的衛生事業。”

王九志告訴張六斤,“愛衛會”的職責就是要團結醫療衛生行業的人才,把這些醫療資源收攏在一起,後期如建立鄉鎮衛生院、農村醫療、縣城公立醫院、防疫等各個關卡都需要從他們這批隊伍中抽調人手。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

張六斤聽聞王九志的解釋,這下終於明白縣裡組織這次會議的目的。

“如今解放了,百廢待興。你們這些年輕人能往前衝的就往前衝,展現年輕人實力的時候到了。”

王九志鼓勵張六斤,說在邠縣眾多同行中,他唯獨對張六斤的醫術和人品伸兩根大拇指表示讚歎。

“自新,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希望你能投身到公共事業的發展中,你的才華不應該被埋沒在小小的診所裡,應該去更大的平臺施展。”

張六斤手錶的指標已指向九點五十分,會議預計馬上就要開始,他邀請王九志同他一起進入禮堂。

“同志們,今天是咱們縣愛衛會成立後第一次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的正式會議,我代表縣委、縣政府以及愛衛會的各位領導在此對為邠縣醫療衛生行業發展做出貢獻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講話的是邠縣縣委書記劉鵬,劉書記話音剛落禮堂內便響起了陣陣掌聲。

“咱們愛衛會是為了響應毛主席發出的‘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的號召,提高人民群眾的衛生意識。縣委、縣政府把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作為一項長期任務來抓……”

參會的眾人在主席臺下面正襟危坐,共同學習縣委、縣政府的精神部署,張六斤在自己的本子上認真做著記錄。

“在我來到邠縣上任後的這一年時間裡,我經常到各鄉鎮、農村,邠縣的原上下鄉調研。群眾看病難,生病後無法得到及時醫治始終是縈繞在我以及縣裡各位領導心頭上的一塊兒心病。現在解放了,我們不能再出現國民黨執政時期醫療衛生系統的混亂、空白和各自為戰的局面,接下來我會跟大家共同分享關於未來共建邠縣醫療衛生的發展大計。”

中午前來參加會議的各位代表由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在邠縣中學食堂就餐。

張六斤在視窗打好了飯菜,他看到王九志還在排隊打飯,對方同樣發現了張六斤,王九志示意他過來有話要說。

“縣委劉書記約我跟他在食堂談些事情,我希望你過來跟我們一起用餐。”

張六斤聽到王九志邀請自己,他問對方他們兩人的談話自己是否方便坐在一旁觀聽,王九志告訴張六斤沒有關係,他自有打算。

“劉書記,這位是咱們縣城西醫同仁診所的大夫張自新,自新在內科學方面的成就在邠縣首屈一指,是這方面的權威人士。”

張六斤聽王九志把自己介紹的如此誇張,他有些不好意思笑了起來。劉鵬書記熱情地向張六斤伸出雙手說道:“自新同志你好。你的大名我聽衛生系統的同志多次提到,真可謂年輕有為。”

張六斤握著劉書記的手激動地回應道:“劉書記您好,這些都是王大夫和同行朋友謬讚,您客氣了,我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劉鵬招呼王九志和張六斤兩人坐下,大家可以邊吃邊聊。

“來,九志、自新,你們嚐嚐鮮魚燉的豆腐,味道很不錯。”

劉鵬書記分別給王九志和張自新碗裡夾了塊燉魚,張六斤咬了一口正如對方說的那樣,魚肉味鮮多汁,的確好吃。

“九志,你算是邠縣衛生界的老同志了,你對今天的會議精神有啥見解和看法可以說說麼。”

劉鵬想從王九志這裡瞭解到基層同志對醫療改革發展的實際看法,所以才在會議結束後單獨約見王九志。

王九志同樣想了解縣裡的下一步打算,他就目前邠縣衛生系統所掌握的情況當著張六斤的面在向劉書記做了簡單的彙報。

“從劉書記上午的講話中我看得出縣委、縣政府接下來要對全縣的醫療衛生行業進行大力整治和開發,既然劉書記問我,那我就談談自己些不成熟的看法。”

張六斤默不作聲地端坐著,他藉此機會也瞭解下未來整個行業的發展態勢,畢竟他也是行業內人員。

“我的看法是經歷了抗戰和偽政府時期,邠縣的醫療行業除私人醫院和診所以外在政府層面上基本處於空白狀態。解放前全縣只有一家屬於偽政府直接管轄的公共衛生院,從業人員稀少,大多數是為偽政府工作人員及其家屬看病,剩餘時間只是為了配合偽政府對當地菸民、妓女這類人群提供醫療保障。醫生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器械裝置簡陋,無法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

王九志說話過程中不斷用眼神注視著劉書記的表情,他看劉書記在認真聽自己發言,期間還不斷點頭表示認可,於是將自己早已準備好的想法合盤而出。

“解放後縣委、縣政府接收了偽政府時期衛生院的醫護人員,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了編制。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還是遠遠達不到覆蓋全縣群眾看病就醫的需求,所以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的話,我覺得要從以下三點入手。”

劉鵬聽王九志提到有三點建議,他立即來了興趣,不住地誇獎道:“九志不愧是老同志,對咱們全縣醫療衛生情況和歷史相當熟悉,聽你這話的意思你已經有了對策。那我和自新同志洗耳恭聽,認真聆聽王大夫的高見。”

劉鵬說完後,王九志和張六斤都笑了。王九志說自己只是來邠縣的時間比較久而已,瞭解的情況比其他同志稍微多一些,算不上什麼高見,只是個人簡單的想法。

在劉鵬和張六斤的注視下,王九志說出了自己整理的三點建議。

“第一,在縣立衛生院現有的基礎上擴建醫院規模,成立綜合性醫院,設立內科、外科、婦科、化驗科、中西醫藥房,並建設正規的住院部和護理科室。第二,對現有從業人員進行一次大摸底行動,在政治背景和醫品雙雙透過審查情況下,可以分批選派優秀醫療人員到西安等大城市醫院進修學習,壯大醫療隊伍。第三……”

王九志說到第三時稍微停頓了片刻,他看了看一直沒有說話的張六斤說道:“第三點我覺得比第二點更加重要,現有醫護人員的培養畢竟還需要漫長的時間週期,我的想法是可以面向全社會進行公開招聘,一旦被錄用後可以享受國家公職人員的待遇,畢竟邠縣私人醫療資源還是相當豐富。”

說完最後一句話王九志用手拍了拍張六斤的肩膀,他問張六斤覺得自己這三點建議是否可行。

張六斤被王九志這突如其來的一掌給嚇了一跳,他下意識坐直了身子,腦海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能連說“好、好、好”。

三個好字一出,王九志和劉鵬書記都會心地笑了起來。

“今天和九志跟自新兩位同志的飯沒有白吃,九志剛才的意見我覺得非常好,三點建議完全符合邠縣目前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的發展要求,下一步我打算請九志擔任邠縣重建醫療衛生行業的總顧問。”

劉鵬對王九志和張六斤進一步解釋說,之前部分同志建議要等候省市一級政府協助地方籌建醫療系統。他也曾多次向上級彙報過此事,但始終沒有明確的回覆。劉鵬說這件事成了他的一塊心病,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從邠縣內部解決這個問題。

“你們也知道,咱們國家剛解放不到一年時間朝鮮戰爭就爆發了。國家為了打贏這場仗基本算是把家底給掏空,現在無論是資金還是其他醫療資源都優先分配給人口集中的大城市,所以我們要就地解決問題,不給國家和組織增添負擔。”

劉鵬從椅子上站起身來,他準備和王九志及張六斤告別。

“九志、自新,下午縣委還有個會議我就不多停留了。九志剛才的建議我會讓縣委的同志結合前期調研材料整理成詳細的彙報結果呈給相關領導同志,後期具體落實方面還少不了麻煩你們這些衛生系統的專業人士。”

王九志和張六斤分別與劉鵬書記握手後,目送著對方離開。

“自新,你有啥想法沒有?”

送走劉書記之後,王九志和張六斤也收拾東西準備離開學校。在回去的路上,王九志詢問張六斤以後有何打算。

“老哥,你知道我就是個靠行醫吃飯的生意人,不是很關心時事政治,沒有多大追求,只要能解決一家老小的溫飽問題就可以了。”

王九志笑了,他別有深意地對張六斤說道:“自新,你這人什麼都好,就是有些時候過於謙虛謹慎。咱們這些同行裡面其他人我不是很瞭解,你的為人我還是知道的,你不是個普通的生意人,你心中有大義。”

張六斤說王九志過於誇大自己的形象,他真的沒有太多訴求。

“剛才那句話我既是點你,又是想在劉書記面前推薦你。現在是新社會,國家需要招募大量的人才來建設,正是你們這些年輕人、有能力的人施展才華的最佳時機,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你該不會打算抱著小診所生活一輩子吧。”

張六斤說那倒不是,他只是不知道自己能為新社會做些什麼。另外張六斤對新政府或多或少有些忌憚,他剛才當著劉書記的面沒有敢於直言。

“老哥,只要你們能用得上我,我絕對不會拖後腿。只是……”

“只是什麼?”

王九志看到張六斤似乎有難言之隱,他問張六斤如果有顧慮可以講出來,他可以幫張六斤想辦法解決。

張六斤不知該如何表達,他吞吞吐吐地說自己的歷史出身有些問題。

“哦。”

鬧了半天王九志才明白,張六斤是在擔心他在偽政府時期曾在國民黨軍隊擔任過軍醫官一事,他怕別人對自己有看法。

“哎呀,我當是啥事讓你這麼為難的,說了半天不就是當過國民黨的少尉軍官麼。按照你這樣說,我這上校軍官的出身是不是該被共產黨拉出去槍斃?不要說咱們這些小嘍嘍,傅作義是國民黨戰區司令,現在不照樣被新政府接納當了部級領導麼,你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經過王九志的一番開導,藏在張六斤內心最後的一絲顧慮被全部消除。他對王九志表明態度,如果有任何需要用到自己的地方儘管開口,他絕無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