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的心境已然陷入極度混亂。
“龐暖將軍的行蹤,我郭開也不清楚,目前尚未收到他的867訊息。”郭開回應道。
“大王,魏國使者帶著魏王的緊急信函求見,聲稱事態十萬火急!”就在這時,一名侍從疾步入莊園稟報。
“十萬火急?”
“立即傳他進來!”趙王聞此,神色一緊,急切下令。
轉瞬之間,在趙王與郭開焦灼的等待下,魏國使者身披甲冑,顯露出斥候身份,飛速趕到。因其身為斥候,傳遞資訊的速度自然最快。
郭開見狀,立刻奔過去接過使者手中的竹筒,在返回途中迅速展開其中布帛。
嚓!
趙偃一把奪過,急速瀏覽起來。
哧!
然而,出乎郭開意料的是,趙偃才剛看了幾秒,臉色瞬間漲紅,隨之口中噴出一口鮮血。
“大王,您怎麼了?”郭開驚駭失色,趕忙扶住倒下的趙王。
“大王,您可別嚇我,究竟發生了何事?”倡後也聞聲而出。
“龐暖將軍陣亡了,大軍全軍覆滅……”趙王的眼神中滿溢絕望與心痛,臉色蒼白如紙,兩行淚水無聲滑落,浸溼了灰白的眼眸。
“什麼?龐暖將軍竟然……”
“這怎麼可能?”
倡後與郭開聞言,瞪大眼睛,無法接受這一震撼的訊息,震驚得彷彿天地顛覆。
“郭開,你即刻奔赴鄴城,命李牧(bjdd)率騎兵部隊對抗陳千宇率領的秦軍!”
“皇后,你派人去燕國,請燕王出兵援助,我趙國願答應他的一切條件!”
嗤!
話音未落,趙偃再度噴出一口鮮血,昏厥過去。
“大王!”
郭開和倡後尖叫,但趙偃卻毫無反應。
倡後趕緊從趙偃手中拿過書信,與郭開一起仔細閱讀。
片刻後,兩人臉上浮現出一絲寬慰之色。
倡後言道:“太好了,魏王已派出十萬援軍支援鄴城,韓王九公子以其卓越才能前往燕國尋求援軍了。”
“郭開,你快去,快讓李牧回師救援!”
倡後的聲音中交織著驚喜與焦急。
“是,我這就動身!”
郭開慌忙破風疾馳,衝出了莊園。
“新鄭援軍竟是陳千宇?”春平君趙佾低語一聲,隨後察覺到李牧面色驟然變得嚴肅起來,不禁陷入沉思。
對啊!
為何新鄭的援軍至今未至?
理論上講,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天,援軍理應到達。
可是為什麼還沒來?
趙佾心中困惑,百思不得其解。
“還有,我趙國的斥候為何沒有傳來任何情報訊息?”
李牧又提出疑問。
“為何沒有訊息?”
“難道秦國並未派出援軍,派出陳千宇前來增援?”
趙佾揣測道。
“不!”
“王翦、楊端和所率二十萬大軍被困,秦王斷然不會坐視不理,必然下令派兵增援。” “顯然,新鄭的陳千宇正是最佳增援人選。”
“尤其是,在我們殲滅恆髓十萬大軍之後,原本王翦與楊端和完全可以突圍成功,安全撤離戰場。” “但他們卻沒有這麼做。”
“這也證明他們在等援軍的到來!”
李牧分析道。
“那為何援軍遲遲未至?”
“再者,斥候為何沒有帶回情報?”
春平君趙佾感到難以理解。
“確實如此!”
“按新鄭與鄴城的距離計算,十五天內援軍足以抵達。”
“而按照我趙國斥候的通報速度,六天之內他們本該出現在我們面前。”
“然而,這些情況都沒有發生。”
“因此,我推測,可能是我趙國境內的所有斥候已被悉數清除。”
“所以,我們才未能得到任何情報。”
“另外,陳千宇並非沒有率軍出發,而是已經啟程。”
“只不過,他選擇了繞道我趙國後方,他的真正目標極有可能是龐暖將軍。”
“亦即龐暖麾下的大軍,這支關乎戰局勝負的關鍵力量。”
“如果真是這樣,龐暖將軍及其大軍將面臨極大的危險,我趙國也將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之中!”
李牧眉頭緊鎖,語氣沉重無比,同時內心湧起強烈的不安預感。
“斥候全部被殺?這不可能吧?”
“李牧將軍,要知道我趙國那片密林裡,可是分散隱藏著三百多名斥候啊。”
“另外,繞道我趙國後方,目標直指龐暖將軍?這似乎更加匪夷思思,畢竟秦國最多隻能給陳千宇十萬兵馬。”
“況且,陳千宇真的能勝過龐暖將軍嗎?”
春平君趙佾表示懷疑,實際上,他是不敢面對這個真相,因為若真如李牧所說,那形勢無疑細思恐極,趙國將面臨滅頂之災。
“春平君,別忘了,那位暴秦將領乃是一名神射手,故能擊殺三百斥候不足為奇。”
“再者,沒有什麼絕對可能與否,能不能戰勝的問題。”
“只要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哪怕只給我李牧五千兵馬,也能擊敗一支十萬大軍。”
李牧冷靜分析。
“那……我們現在怎麼辦?”
春平君趙佾面露恐懼之色,不知所措。
李牧瞥了他一眼,並未作答,而是大聲喝令,再次下達全面進攻的命令。
“五軍聽令,全力攻敵!”
“趙林,你速通知司馬尚將軍,讓他也率部全力進攻!”
李牧向身邊的親衛下達指令。
“遵命,末將領命!”
親衛抱拳領命,策馬離去。
“將軍,我軍將士連續激戰,都已經疲憊不堪了。”
“是否可以讓將士們稍作休整,然後再發起新一輪攻勢?”
突然,一名副將騎馬趕來建議道。
“疲憊?”
“若我軍將士疲憊,那麼秦軍的將士只會更加精疲力竭。”
“此外,持續戰鬥,多次進攻都無法擊潰秦軍,說明我軍將士心中積蓄著一股怒火,一種憋屈之情。”
“而這股怒火與憋屈一旦爆發出來,必將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因此,無需擔憂,命令將士們全力以赴,這一次我們必須突破秦軍防線,徹底擊敗秦軍!”
李牧運籌帷幄,深思熟慮。
“是,將軍!”
副將領命而去,緊接著總攻開始,這次的攻擊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為猛烈,更為兇悍。
秦軍營地之內。
蒙武、王賁、辛勝三人狼狽且疲憊地來到王翦身邊。
“將軍,李牧發起了總攻,攻勢之猛、威力之大遠超以往任何一次。”
“將士們傷亡慘重,個個疲憊至極,幾乎耗盡力氣,恐怕我們很難抵擋得住!”
王賁紅著眼睛報告。
“將軍,現在將士們僅憑求生的意志在堅持戰鬥。”
“如果我們能守住這一次總攻還好,一旦防線被破,我們的將士將頃刻間失去戰鬥力,任人宰割,最終全軍覆沒!”
蒙武悲聲道,言語中透著深深的哀傷。
他們的二十萬大軍,如今折損七八萬有餘。
當前仍在戰鬥的將士,人人帶傷,能撐到現在實屬奇蹟。
然而這種奇蹟,他寧願不要,寧願這一切未曾發生。
雖然,這讓人驕傲自豪,但代價實在太過慘烈。
“將軍,都已經二十多天了,我們的援軍為何還未到達?”\"
“大王曾說,絕世名將陳千宇會來支援我們?”
“可若是等他到了,我們可能早已全軍覆沒了。”
辛勝憤慨地說出內心的疑惑與不滿。
要知道,他們之前本有機會撤退,雖則前功盡棄,至少還能保全性命。
而現在……眼看就要山窮水盡。
“辛勝,休得胡言亂語!”
王翦聽到辛勝的抱怨,厲聲喝止。
他也是一頭凌亂的頭髮,滿臉塵土,同樣狼狽且疲憊不堪。
儘管他也很想休息,但他深知此刻絕不能鬆懈。
否則,這支大軍就會徹底崩潰,結局註定覆滅,這是他承擔不起的責任。
王翦深深吸了一口氣,看向蒙武、王賁、辛勝,緩緩道:“看來我的猜測是對的,陳千宇並非沒有支援我們,而是選擇繞道趙國後方,以這樣的方式對我們進行支援。”
“什麼?”
“繞道趙國後方?”
“我們快要支撐不住了,他竟然繞到大趙後方,是想讓我們全軍覆沒嗎?”辛勝脫口而出,心中滿是困惑與憤慨,思緒紛亂。
“非也。”
“陳千宇並非希望我軍全數陣亡。”
“他是在策劃一場足以顛覆國家的戰略佈局。”
“假如陳千宇來支援我們,那對我們而言,也只是暫時解圍,幫助突圍的作用。”
“然而即便如此,我們的處境依然堪憂,因為我推測,龐暖將率領大軍從燕國回援,意圖徹底消滅我們這支大軍。”
“但他若選擇繞道大趙後方,對龐暖的回援部隊進行打擊,那麼不僅能夠拯救國家於危難,更能威脅並瓦解對我軍構成重大威脅的力量。”
“這樣一來,他不僅奠定了趙國敗亡的命運,還能直接威脅到趙國都城邯鄲。”
“趙王一旦得知這個訊息,必定會急調此地的大軍回防。”
“這樣,我們就有了生機。”
“兵不厭詐,敗國之策!”
“陳千宇確實高明。”
“他比我更早洞察到這一點,我慚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