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章 送苦禪迴歸五臺山,張瀾承諾寫秘籍

於美玲跑回家,家裡有車,把二嬸的高階轎車趕過來,交給張瀾,道:“車上裝了五百兩銀子,花錢是使人快樂的事,咱們這就好好地去快樂!”張瀾聽這話有些不對勁兒?聽出來她也要跟著回五臺山。再說,就算是回五臺山,一路上五兩或十兩銀子就夠用了,絕用不了五百兩,總之,張瀾聽到了不順耳的話,駁說道:“你就別去了,這些日子京城裡不太平,山雨欲來風滿樓,剛進京張萌就悄悄對我說——八旗兵在運河撈銀子……這個節骨眼上咱倆都躲走了不好,你莫不如在家起院子裡的銀子,運走再說了,順便把二叔也帶回老家,讓二叔回老家歇歇,喘口氣……也順帶把天繡也帶老家過幾天安穩的日子,待這股風過後,樂意在京城裡過,再回來……”

於美玲哪裡能在意這些?一直越是冒險越向前,找刺激尋冒險才是於美玲的本性。送二叔帶天繡都不在她的視線內,一心跟著上五臺山。忙應道:“那都不急,這離五臺山沒多遠,咱們幾天便打個來回。回來,咱們一起起銀子,陪你衣錦還鄉!”張瀾見一計不行,又新生一計說道:“你看啊,現在二龍山徒子徒孫練功正在如火如荼中,你去統領著仔子們,讓他們供著你如供仙姑一般,你指點江山逍遙自在,同時再帶點花銷過去,總比押解罪犯來勁……你願意跟他同乘?”張瀾猜這樣肯定是能勸動執拗的於美玲,讓張瀾毫無辦法的是她竟然沒順這個思路往下走,反岔開說:“我騎馬走,不坐車,坐車、坐轎憋屈。”張瀾是真勸不住,有點埋怨地說道:“你就認準了去五臺山?別處你是死活不去?就算是玩,你騎馬,我趕車,你前面能走二百里,我在後面能走一百里,一個馬上,一個車上的也玩不到一塊去,出門在外,一天只能吃一頓好飯就算不錯了,這樣的出行能有啥意思?就不如你訓練徒子徒孫更過癮。”萬沒想到於美玲明明被埋怨仍不氣餒,也不生氣,反死皮賴臉地說道:“對呀,你是我驕傲的相公,我就以你為核心,你到哪裡,哪裡就是我的核心,你揹著我找苦禪拼命,不讓我跟著,最後還說我來得好!還嫌我來得晚,說若早點到,還能抓住歷月坤……原來你是雙重標準?用著我和不用我時兩個樣?你咋這樣不講情義?跟著你蹭走一趟江湖咋這麼難?我伺候你的吃、穿、住、行,你還矯情啥?”

把張瀾攪得都不知道開頭是啥用意了,把原意被繞沒了。再說,張瀾常常是一件衣服穿幾個月不換洗,因而,常常遭到於美玲的表揚,在生活上,於美玲處處佔了上風。

張瀾把苦禪扶上了轎車,先坐著,這個車設計的就是長途車,可坐也可躺。張瀾趕著車奔五臺山下去,全走大道。

張瀾第一次趕車,總嫌車駛的慢,不停地抽打馬兒,馬兒也是第一次走得這樣急。見路邊有家店,有點餓肚子,想上車裡取點銀子買點吃的,見有一個錢搭子,旁邊還有面口袋,張瀾好奇裡面裝的是啥,開啟一看,樂了,裡面全是吃的跟喝的,張瀾竟不知道於美玲啥時候擱的?抬頭看苦禪依靠在旁,用眼覷著張瀾。張瀾早就餓了,只是不知道吃的就在車上。

張瀾忙拿出來麻花遞給苦禪,苦禪也早覺餓,慢慢伸手接著,苦禪的雙鎖骨都被點碎,在車上忍著巨痛,不敢稍動,那車上顛簸厲害,苦禪的丹田被張瀾破了,忍耐力等於是被剝奪了,苦禪忍著不肯發出呻吟聲,見張瀾先把吃的遞上,也挺感激,兩個人的敵對勁兒被需求沖淡,兩個人停下來吃與喝,吃完,張瀾又幫苦禪撒尿,要知道,此時的苦禪約等於是廢人,下車跟上車都得張瀾輕輕抱,那苦禪疼得直吸冷氣。

天已經黑下來了,張瀾忙著趕車,趕車跟騎馬不同,趕車看不到前面的路,只能盯看裡套馬兒的腳下,天黑下來,拉車的馬不同,戰馬身上有人隨時指揮著,人和馬更易配合,突然間前面有人喊:“可是張瀾將軍?”張瀾哪裡能想到這天黑時候怎能有人喊自己?忙應下道:“正是!”那人上前自己介紹道:“我是三棵樹車馬客棧小夥計,專門候您!”說話間接過了大馬鞭子,說實話,張瀾不樂意支著大馬鞭子,總嫌馬走得慢,習慣騎馬的人更習慣用鞭子抽馬屁股,趕車時間長了,越不習慣越覺累。

一進客棧,早有於美玲迎上,幫忙扛錢搭子,引進上房,桌上擺的可都是素菜,熱湯。

張瀾放下苦禪,扶持著坐下,整桌子的菜都是素菜,苦禪最吃這一套,只要是有人把他如神般地供著,心裡便獲得了滿足,雖說是鎖骨骨折,仍沒影響到餓,只是夾菜稍微慢點。

於美玲嘴上不饒人,實際上關東人都是這樣嘴上強勢心裡熱,把一切好的都拿出來招待客人,於美玲把菜直往苦禪眼前挪讓,苦禪心裡頭覺著暖。

這一路上都由於美玲負責吃與住的好安排,讓張瀾再不嫌煩她的跟隨,忘了惦記家裡的銀子,也忘掉二龍山的操練。

重回五臺山,這回張瀾直接去找主持方丈,此時,了禪已經是主持方丈了,突見張瀾求見,忙迎出來,相互行禮, 隨後張瀾把苦禪移交五臺山處理之事說出,了禪答應下來,張瀾先移交了苦禪,苦禪被安置在東院。

了禪開口說道:“讓苦禪師弟在東院寫詩作畫吧!”張瀾見主持方丈說到此,順帶問一句道:“我給寺裡留點紙筆錢?”了禪主持方丈否決道:“別看這些人失常了,可他們都知道愛護筆墨,尤其是紙,都知道反覆著用。”

張瀾發覺五臺山很冷清,開口詢問,主持方丈答曰:“全國各地都不許豢養私兵,護寺武僧也改名,寺院不准許練武,有練武者被視同豢養私兵論,武僧不允練武,只許唸經,俗家練武弟子早被遣散……

其實,這都是執行大清國國師苦禪大法師的令,用來取消各地方武裝,不允許私人練武……全國有多少個五臺山級別的練功場?都被取消,省去了多少的武裝相抗,統制起來該有多省事兒呀。若全國各寺院的武僧被一個人借用,那將形成一股難以抗拒的大力?別說大清鐵騎天下無敵,假設有一天有一個人能夠把天下的武僧號召起來,那將是最難以鎮壓的新生大力量!

苦禪萬想不到自己落得這樣一下下場,幾天前還雄心勃勃,壯志凌雲,現今,被關到豐墨園,就算是有吃有喝有住地,可是,天天得跟這些瘋子在一起,也是寂寞。

張瀾飯後獨自到後院每天練功的地方,那地方再沒有了刁貴被胡凱抽打的聲音,也沒有了衝拳踢腿的音爆聲,牆根旁邊的器械架子多年棄用,風吹日曬,已經皸裂得要不得的樣子,雜草齊腰深,差不多掩蓋住了器械架子。

伙房的大門廠開著,一看就知道被棄用多年,走進去再沒有大家端著盆子搶飯的吵鬧聲,就連最讓大家惦念著,擱放狗肉的碗架子,早已經是沒有了煙火氣,還顯得髒兮兮,油膩膩的,傻站在牆角。

張瀾又轉到住的地方,這地方房子都漏了,張瀾當然站在當年自己睡躺的位置,旁邊的於得水趴著咬耳的地方早已經是多年沒有人氣兒了,就連在床板上鑽的窟窿眼子也只找到一個,吊胡凱的房梁還在,顯得很低矮,當年那得蹬著凳子才完成了穿繩子,想胡凱也真是有股子急勁,竟將加了馬尾的繩子踢斷。

出門不遠就是抓青蛙的那個塘,二十來年,那塘已經快平了,早就沒有那麼深的水了,當年挑燈夜戰的場景永遠不會再有,如今只能叫小水坑了,不可能再有青蛙來。

張瀾信步來到了胡凱耍威風的高梁地,今年那片地種的是穀子,穀子長勢很好,所不同的是莊稼地不是自己伺弄的。如今,跟自己一起你追我趕伺候地的人都不在了,被歷月坤帶著胡凱都給害了。

張瀾來到了五臺山,必去於得水家,於得水家已經搬家到別處,幾經打聽,還是沒有準信兒,傳說於得水的老孃已經沒了,張瀾視同親孃,到墳前燒紙祭拜老人家。到夏家打聽,夏家一家人搬走,再沒有了資訊,好像是說夏婉茹改嫁他人,才引起搬家遠離的……

剛回到寺院,了禪主持向張瀾提出切磋功夫,把張瀾驚嚇住了,若是往前推十年,這樣的美事哪裡有?就算是心裡有念頭,那也是不敢說出口的話,這些高僧一直都是如在佛龕上供奉的存在,張瀾是要仰視的。

現在,張瀾用懷疑的眼睛偷覷了禪主持一眼,看一眼主持究竟是啥子表情?張瀾見主持方仗的臉,知道是在來真的。此時的張瀾,早就能感知主持方仗了禪大法師的功力,稍微凝視一下,發現主持方丈的內力不及苦禪的五成,這種感知能力主持方丈肯定也有,張瀾仍不明白七十多歲的高僧提出切磋武功的用意?已是古稀之年,應該早沒了比試武功的動力,主持方丈突然間正式提出來,張瀾哪敢不從?邁步跟著出門,來到後院,後院裡啥也沒有,可是主持方丈的後院,誰人能來?也沒有人敢來,主持就是威。

張瀾是首次到這裡,主持方丈拉開起式,直接攻上。張瀾立馬進入戰鬥狀態,後移半步,迎以大處落墨,兩個人早不是對等打鬥了,主持方丈的出拳和踢腿早失了勁勢,身體僵硬而緩慢,踢腿只能算是做出個樣子給你看,沒殺力。每一個轉身每一個姿態都不能到位了,失了勁勢,別說翻騰,眼神都慢很多,張瀾伸手掌接住了禪主持方丈的來拳,使出了切脈之法,瞬時幫助主持方丈輸通了十二條經絡,儘管如此,主持方丈的功力也是增長有限,也就有苦禪功力的六、七成。而且,主持方丈的殺力盡失,就算是加持十二條經絡的內力,也完全不足以與苦禪之前的實力相比抗,兩個人再無意出招。

住手後,了禪主持直接說出心裡話:“兩年前,老納接到過召開全國武術門派交流大會的通知。那時,老納還一直苦於手頭沒有代表人選,總不至於七十多歲的老僧去與人一較高低。當時老納還真想到了你……隨著清兵大入關,各地戰亂不斷,這個全國性的武林大會算是自動取消了……

“三十年前,五臺的武學還惜教惜傳,這兩年再沒有人願意鼓搗武功了……

“現如今,老納想找一個人,能接掌五臺山武學之人都苦於沒有合適的。

“老納身上的功夫也在快速衰減中,五臺山講的是骨節開;講究的勁兒。而老納的骨節連基本的活動都慢得很,更沒有勁兒了,勁兒主要來自於速度,人老了哪裡還有速度?

“老納雖說掌管著五臺山,可是,老納也有很多不會的,就拿武功來說,咱五臺山的功夫向來是口傳身教的,到老納為止,到現在為止,五臺山的武功一直沒留下文字記載,眼瞅著就要斷層丟失,因此,老納提出切磋,實在是不好開口,讓你把五臺山的武學用文字圖畫記錄下來,形成圖文並茂的典籍,或者說是《五臺山武學典籍》,真正全面記錄下來,留傳給後人……

“可以用來查閱,也可以給門人做參照之用……這是老納設計了好長時間,請你來完成的大事,老納想著去找你,請你為五臺山的武學做里程碑式的工作。不然,咱五臺山的武功流失太多,據老納所知,咱五臺山經過幾場浩劫,每一次都造成了很多的丟失,其中武學丟失也很嚴重,老納聽說五臺山有過一種‘五郎八卦棍’,說是楊五郎從楊家槍結合九宮八卦幻化出來的厲害功夫,現在連影兒都沒留下。再早點傳說咱原來咱還有過‘關公刀’也失傳了,因為咱五臺山不是以武功立足於天下的,是以佛學享譽於天下的,到老納這一代轉變成了武學興盛,下一代可能又輪換成正統佛學。這回老納想在藏經閣裡保有武學典籍,請你來完成這樣的事,不知道能不能請得動你?”

張瀾被說動了,決定完成這一艱鉅的任務。

第二天,張瀾找到了禪主持方丈開口道:“我準備把《五臺山武學典籍》寫成三部,即上部,中部,下部。上部是《金剛拳》的基礎要求及其標準?三十六式金剛拳招式及運用?重點是要求標準,把骨節開和勁兒寫在上部的標準中。上部主要是金剛拳的練習要領?多以圖解形式,再加註解。這部分我做過……

中部是《易經》學,是金剛拳的理論基礎,重點是利用《易經》學,來幫助打通任督二脈,形成小周天?這裡我新增了五行對應五內,借用子午流注有助於形成氣感。

下部,重點說的是大周天的練功之法,這裡,我也想完善新增進十二條經絡,使之豐富完成人體的十四條經絡……

兩個人基本達成共識,張瀾便在了禪主持方仗屋裡點燈開始……

張瀾回頭對於美玲說道:“這回你自己先回吧,我說不清楚哪天能完成……”

於美玲回話道:“你忙你的,我正好去尋找我的好姐妹夏婉瑩……你不是找她姐姐嗎,正好我來個一勺匯……”

張瀾也算是輕車熟路,加之拼勁大,終於交稿了《五臺山武學典籍》,臨走前張瀾求得一顆老主持的舍利子,以求供奉,相寄救命之恩,了禪主持原對張瀾極寬愛,認可張瀾的言行,見張瀾深有感恩之情,當即應允分與張瀾一顆舍利子。

欲知道後事如何?請慢慢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