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六章 大朝會

正月十五朝廷百官要開始工作了。周成和這個皇帝從凌晨五點,就得從床上爬起來,先去祭拜宗廟,再去見那些大臣們。

先見的第一批大臣裡面,就有外放做官的,比如王家三爺王子期,榮國府二老爺賈政,甚至還有巡鹽御史,林妹妹的父親林如海。

三個人在門外碰頭,怎麼說都是沾親帶故的,簡單敘舊以後,王子朔就被常溫書給叫到了勤政殿中。

“微臣叩見聖上”

王子朔跪在地上,行了叩拜大禮。

周成和把茶盞放下,臉上看不出是喜是怒,“王卿家起身吧,朕聽聞你在潭州勸課農桑,十分有進益。”

“正是如此,潭州此地,毗鄰太湖,當地農戶多種桑養蠶,而不種水稻,因此荒廢了一大片良田,微臣尋到良種,親自耕種一畝田地,獲得了豐收,眾農戶才看到收益,轉而把那些荒廢的土地種上了水稻,精心照料。”王子朔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的非常清楚。

甚至拿出身上的布袋子,倒出裡面金燦燦的水稻來,“聖上,這就是微臣種出來的水稻了,微臣一直帶在身上,用於警醒自己。”

他是受傳統教育影響很深的人,除去農業以外,其他的在他眼中都是旁門左道,所以他一直浸身其中,用力鑽研。

正巧呢,他兒子王仁也繼承了他這一點,自己開了個農莊,去當農場主了。

論能力,王子期十分平庸。這群大臣裡面,比他能力強,比他會揣摩上意的,多的不是一點半點。

“王卿家言之有理,既然你於農業一道頗有感悟,戶部司農司還缺一位主事,那你就領了這個差事吧。”周成和道。

王子期又跪了下來,“微臣領旨謝恩,多謝聖上恩典。”

那一瞬間,他都以為自己聽錯了,自己竟然被調回京城做官了!還是戶部司農司的主事!

戶部是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分為四個司,一曰司民司,專管天下田地戶籍;二曰司度司,專管財稅錢穀;三曰司金司,專管庫藏收納;四曰司農司,也就是交給王子期的這個部門,是專門管理庫儲倉廩,新品種的普及的。

這非常重要,重要到戶部尚書有一個別稱,叫大司農。

他一個從六品的小官,一躍成為正五品司農司主事了,這無異於從天而降一塊餡餅,砸到王子期頭上了。

“起來吧”周成和笑道,

主要是為了把王子朔給派出去做官,再等幾個月,等朝堂形勢徹底穩定,等王子騰的新軍編練成功,他手上有自己的軍隊以後,就可以把王子朔給外放出去了。

目的地他都想好了,禧皇貴太妃的老家,甄家的老巢,湖洲道。

一道的主管,封為從四品的布政使,刑部侍郎的官職依然在他身上,只是變成虛職,白領一份俸祿。等他回京,再啟用這個身份。

王子朔此行湖洲,只有一個目的,找到江南甄家貪汙受賄的證據,最好能有一點更新鮮的東西,自己也有名目下旨,抄家滅族,梟首示眾或流放邊疆。湖洲道的官員,有一半都是甄家人,另外一半和甄家沾親帶故,想從中找出破綻,不容易啊。

就全看王子朔怎麼運作了。

自己連下一任皇帝的從龍之功都許給他了,他可千萬別讓朕失望。

等到周成和思考清楚,王子期已經退下了,下一個是巡鹽御史林如海,江南地方的巡鹽御史,那可是個肥差,林如海能在這個位置上,一坐這麼多年,不僅只因為他是探花郎,他有能力,更因為他知道分寸,大頭都給了周成和,自己只拿了一小點錢。

換句話說,這也是財神爺之一。

“微臣叩見陛下,陛下順遂如意”

面對林如海,周成和臉上多了笑容,“林卿請起吧,賜座。”

“多謝陛下體恤”林如海站起來,坐在了常溫書搬來的椅子上。

周成和接著說道,“朕看了愛卿年前遞上來的奏摺,寫的十分詳盡,朕心甚慰啊。鹽科今年又多了三十多萬兩的收益,這都是愛卿之功。”

“不敢當,這是微臣分內之事。”

“傳朕旨意,封林愛卿正妻為三品誥命夫人,賜封號,賢!”

“微臣替拙荊,多謝陛下恩典。”

一個裝模作樣地封賞,一個裝模作樣地接受,林如海知道,自己暫時也爬不上去,晉升的路上被人堵死了,只能接受這個給自己妻子的封賞。

估計明年再來,如果收益再次增長,被封賞的就會是自己才剛剛一歲出頭的小女兒,黛玉了。

這已經很有新意了,比去年硬生生塞給自己御膳房那道已經涼了的佛跳牆好多了。

“微臣告退。”

第三個上來的,就是榮國府的二老爺賈政,他自認為是個讀書人,雖然比不上林如海那個探花郎,但好歹也是熟讀四書五經,通曉古文典籍的,連王子期那個讀書讀的一瓶子不滿半瓶子亂晃的都能得到晉封,自己如何不能得封賞呢?

他在幽州只是個從六品同知,連知州都不是,說不定這次,能回到京城任職,升任五品官呢?

賈政是抱著無比期待的想法進去的,周成和是抱著敷衍差事的心態去面對他的。

林如海能斂財,王子期好歹在農業方面有所研究,賈政這個人,幹啥啥不行,做不了實事還虛偽的要死,能給他一個官職,讓他混日子那都是看在老國公的面子上了。

“微臣幽州同知賈政,叩見陛下,願陛下福壽安康,萬歲吉祥”

賈政下跪道。

“起來吧”周成和道。“賈大人有何要彙報的?”

“回稟陛下,幽州去歲遭了水患,多虧陛下及時下令開常平倉放糧,不然恐怕幽州就要生靈塗炭啊。微臣替幽州百姓,多謝陛下仁慈。”

又是頌歌,又是頌歌,周成和捏緊了手中碧玉的扳指,有些不耐煩,幽州水患怎麼回事,他還敢提?

幽州水患之後,自己微服私訪親自去了幽州一趟,反正離著也不遠,三五天過去,三五天回來,權當遊玩一次的。誰知道幽州的水災根本沒有賈政奏摺中說的那麼嚴重,多出來的那些糧食,被幽州知州和賈政一起瓜分了。

因為瓜分的不多,自己也沒追究,他倒是好,還敢再提這事!

“沒有別的要說的了?”周成和不想聽他毫無意義的長篇大論,岔開了話題。

侃侃而談,說的正起勁的賈政愣了一下子,趕緊轉移話題,“微臣等人奉聖意牧民,如今幽州人人富足,安居樂業,都在歌頌陛下的仁政。”

周成和更無語了,好,又說了一通廢話。

“賈大人辛苦,下去吧。”

“啊?是,陛下”

賈政應了一聲,退下了,

賈政不理解,自己說的難道不好嗎?這不是做皇帝的最想聽見的話?怎麼聖上對自己如此不假辭色,沒有賞賜,沒有加官晉爵也就算了,怎麼連兩句慰問的話都沒有。

連常溫書都看出周成和的心思了,心道,這榮國府的賈大人,還真是爛泥扶不上牆,做官做的稀裡糊塗,不明不白的,他應該也是第一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