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3 章 商品房

因為源源總是逮著他舅舅討論換牙的事情,她舅為表重視也有意識地去搜集小孩換牙的資料,去閱讀文獻、去專研,慢慢地在這方面還有點建樹了,加上臨床經驗還發表了幾篇論文,現在受到了醫院的重點栽培。

舅媽本來因為舅舅對源源換牙這麼上心還有點點吃醋,現在這事反而成為了丈夫工作晉升的契機,這會兒一點意見都沒有了,還說源源是小福星來著。

之前醫院裡那些嘲笑她嫁給農村出身的舅舅的同事現在對她可謂是羨慕極了,說她這是提前抓住了潛力股。

一是按現在的勢頭舅舅在工作上前途無量,二是外公家攢了些錢,給舅舅他們在縣城首付買了一套商品房,這可是他們這小縣城的第一家有電梯的商品房呢!

外公家前幾年賺的錢都花在老家建新房了,所以舅媽他們結婚的時候城裡面是沒有房子的,結婚都是住的單位分的單間宿舍,這也是舅媽同事們看不上舅舅的一點。

其實這個年代結婚跟後世一樣,人家也是看婆家裡條件的,像舅舅單位的未婚女孩,人家有正式工作,舅舅這種農村出生的未婚醫生是不在考慮範圍內的。

當初舅媽決定要跟舅舅結婚,有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的大多數小姐妹都說你這本身就是鎮上的姑娘,好不容易考出來到縣城工作了,不抓緊找個縣城的,這反而嫁到村裡是怎麼回事?

舅媽的父母在沒來過外婆家前也是同樣的想法,但親自來家裡相看過,看家裡條件比他們在鎮上的還好,而且這幾年袁家農場品的牌子也打出去了,源源外公外婆還年輕,這邊未來肯定不差錢,

再加上舅舅是獨兒子,家庭關係簡單就只有一個姐姐,姐姐有錢也能幫襯孃家,而外公外婆還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這樣一來一家子都能賺錢,他們閨女嫁過來沒負擔,甚至能生活得更好,權衡利弊後這才同意舅媽嫁過來的。

這天是舅舅他們在縣城買的商品房收房的日子,源源家也買了一套,一大家子都上縣城去看房子去。

源源不愛出來溜達,她也好長時間都沒來過縣城了,看哪哪都新奇,現在的縣城跟前幾年大不一樣,但跟記憶裡後世的樣子也不太相同,只能說是剛剛顯出雛形的樣子。

她知道後世縣城哪裡繁榮,哪裡是商業區,在哪裡買房最賺錢,但這些源源已經不打算告訴父母了,按現在家裡的經濟條件她已經很滿足了。

他們這種沒什麼背景的人要是手裡攥著太多的財富,那就不是福是禍端了。有錢但是沒有守住的能力這還不如一開始就沒有。

要是真有了錢其實沒必要死盯著縣城,縣城的關係網太小了,人家有點關係的看你不順眼要整你,稍微動動手就能把你按趴下。

那還不如放眼更廣的世界,有錢了去發達地區買房,悶聲發大財才是明智之舉。

但這些對於袁家來說還是有些遠的,他們袁家的農產品是在本地發展不錯,但搞農產品的,你要是真材實料本本分分地做生意其實利潤也是有限的。

源源心裡有一筆帳,家裡在縣城買了房,這後面還有裝修得花不少,把這些花費都去除掉,還得留一部分的流動資金運轉家裡的生意,其實也就剩個20來萬存款。

這些錢在縣城來看是不少了,但去大城市買房還是有困難的,像袁媽這種的,她欠錢欠怕了。在源源親爸去世後多少人來家裡追著要債的生活她是再也不想經歷一次了。

這個被追著要債的陰影至今對袁媽還有影響,導致她現在做生意非常保守,有多少本錢就做多大的生意,就是人家銀行來家裡主動給她放貸她都不敢要,這次家裡買商品房她都是付的全款。

舅舅比她膽子大多了,說全款不划算,這錢越來越不值錢,房貸月供更好一些。這個道理袁媽不是不懂,可她就是認死理不願意去貸款欠人家錢,總覺得欠著別人的睡覺都睡不安穩。

所以,姐弟倆雖然都買了房,但舅舅家是貸款的,而源源家是全款買的。

外公外婆還是第一次進這種有電梯的樓房,看哪裡都新奇,剛開始坐電梯都還有些怕,源源站在外婆身邊牽著她的手,緩解她的緊張對她解釋說,“阿婆,剛開始有一點點晃,馬上就沒事了,這是正常情況,房子在3樓一會兒就到了。”

出了電梯外婆還是有些不適應,就跟源源舅舅說道:“買房的時候還好聽你姐的,沒買高的,我看這三樓就剛剛好,以後就是走樓梯也方便。”

第一次住商品房,按舅舅他們的喜好那當然是越高越好了,視野也寬廣一些,當初就想定頂樓第八層來著,但袁媽考慮到要是電梯不工作了,走樓梯上去肯定累死個人就定了三樓。

而舅舅想跟袁媽住一樓,這房子一樓就兩戶,想著要是都住在一樓也方便,最後還是跟著袁媽訂的三樓。

這房子的室內面積其實不小了,有120平左右,可在農村住慣了開闊地帶的外公總覺得憋屈,還偷偷地跟袁爸嘀咕,“這是不是有點小啊,幾十萬的房子還沒咱村裡的房子待的舒服。”

“爸,這不小了,我們訂的是最大戶型的了,最小的那種戶型室內只有咱這種的一半,這跟村裡不能比,咱村裡都大。”

外公聽還有更小的戶型,都沒法想象這得多小,啥話都沒說一個勁兒地搖頭,還是不理解為什麼就這麼點面積的房子咋這麼貴呢!

這不禁讓源源想起在初始世界,外公外婆老了,袁家和舅舅家那會兒都在縣城買了房說是要接他們來城裡養老,本來老兩口都興致勃勃的,可待了一個星期就待不下去了,就是覺得城裡的房住的憋屈,不如鄉下舒服,說什麼都要回去。

最後只得袁媽姐弟倆輪流每個星期回去看老人。

這邊的外婆跟外公一樣也覺得這房子小,拉著袁媽一陣吐槽,源源都被這老兩口逗樂了,扒拉著袁媽的手,“媽,你跟我舅得更努力些,這外公外婆住慣了鄉間小別墅住不慣樓房,你倆得在城裡買別墅了!”

袁媽還沒說話呢,舅舅就一臉的苦大仇深,“源源,舅舅買這房子都揹著幾十年房貸呢,我這賺死工資的是不敢想了,你爸你媽到還可以努努力。不過這縣城也沒買別墅的啊!”

“將來肯定會有些的,舅你也肯定能買得起別墅的。”源源對舅舅很有信心,初始世界舅舅辭職開牙醫診所可是很賺錢的,在源源剛上大學那年,縣裡開發了別墅小區,舅舅為了接外公外婆來養老可是直接訂的期房的。

外甥女這麼看得起自己,她舅挑眉問道:“就這麼看得起你舅?”

“那當然了!我舅最厲害!”源源非常肯定地回答道。

不管是之前還是現在,在源源心裡舅舅都是很有本事的人,初始世界也是他帶著袁家發家的,這輩子家裡經濟不用他操行,他就專注於專業學習。

中專畢業的他花了4年時間拿到了本科學位,現在又成為醫院重點培養的骨幹。這在縣城的醫院沒有靠關係全靠自己一身本事發展到這種程度,很難、很不容易的。

眾所周知這越是小地方各種關利益糾纏就越複雜,像舅舅他們那一屆也有來自下面各鄉鎮的牙科中專畢業生,甚至連大專的都有,但大部分都回到了原籍的鄉鎮上。

能一畢業就被分配到縣城的大都是又關係背景的,而舅舅卻是全憑藉一身過硬的本事留下來的,畢竟一批學生你不能留縣城的都是一些關係戶吧,人家查起來也不好看,舅舅這個專業能力最強的非關係戶就是這麼幸運的留在縣城醫院的。

源源舅舅又再一次聽到外甥女對自己的無腦吹,家裡就這丫頭百分百的相信自己,也不知道她是哪裡來的對自己的無腦信任,有時候自己都不敢保證的事,但她就是認定自己能做到。

你別說家裡有這麼一個無條件相信你的人確實不賴,做任何事都更有底氣了,這也是在妻子吃醋自己太過寵源源,但他也不願意改變的原因。

就像前兩年自己有發表論文的想法,老婆對這事都不太看好,因為像他們這種縣城醫院根本沒有什麼醫生在理論方面搞出名堂來著,基本都是去上級醫院去學習新的醫療技術。

但源源就很支援自己,無條件相信自己能做到,知道自己需要臨床資料,還發動的學校裡的小夥伴幫她收集資料、做調研……

不得不說被人這麼肯定源源舅心裡還挺美的,家裡也只有外甥女會這直白地表達對別人表達讚美。

他一把就把源源抱了起來,眼角滿是笑意地問道:“嘴巴這麼甜是不是想要什麼了?舅舅給你買去!”

“我想吃棉花糖,我的牙齒終於全長好了,就想吃甜的,可咱鎮上和村裡都沒有賣棉花糖的。”

源源可是從舅舅結婚那年戒糖到現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沒碰過甜食,就想把這兩年沒碰過的都吃一遍,其他的零食基本都能買到,就是這棉花糖,你要是沒有專門的機器,想買都買不到!

還以為是多大的要求呢,就是個棉花糖嘛!她舅舅立馬就答應了,“縣醫院出來的那條路上就有一家小賣鋪,他家有賣棉花糖,舅舅一會兒就給你買去!”

今年也開始換牙的弟弟小泉聽不得吃糖的事,他現在也被嚴格控制吃糖的數量,已經有三天沒吃糖了,拉著舅舅的衣角舅舅喊道:“舅舅,我也要棉花糖!”

作為監督弟弟吃糖數量的源源,想想這星期小泉確實還剩一次吃糖的機會,就幫著說道:“舅舅可以給小泉買,他這個星期還剩一次。”

知道源源給小泉規定換牙期間一星期只能吃三次糖的規定,舅舅笑呵呵的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