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章 坐談農事

楊得坤坐了下來,與桃花村的村長以及幾個鄉老,探討一番鄉下的農家碎事。

主要是農作物的種植方式和收成,以及,當地的特產。

深感農事的不容易。

基本上家家戶戶,守著自家的十幾畝地生活。

風調雨順的時候,勉強能填滿肚子。

一旦遇上災年,不是賣兒賣女,就是賣田地過日子。

從大唐朝分下來的田地,基本上每家都減去了一小半,甚至有三分之一的人,成為了無地可耕的佃戶。

也就是所謂的租地戶。

他們從地主家租田地過日子,每年不論收成如何,五成上交東家,五成留下自己吃喝。

當然,所有的農資和投入都要租地戶自己承擔,但好處是不用上交稅糧,只要交人頭稅銀就可以了。

大周朝對農家的稅收分兩種,第一是所謂的人頭稅,凡滿十六週歲後,到六十週歲之間,必須每年上交一部分的稅銀。

第二是田地的稅糧,是根據各家的面積,上繳相應的比例。

在大唐和大周開始的時候,這兩種稅都不高。

只是,隨著土地的兼併,和皇室人口的增多及貪腐嚴重,反正就是所謂的帝國末期綜合病,越來越多的土地被少數人兼併。

比如衡山的王家,就佔據了衡山三分之一多的優質土地。

並且,這部分有能力收購土地的人,往往人脈資源多,會官紳勾結,偷稅漏稅,這使得剩下的自耕民,稅越交越多。

這樣,使得更多的人失去土地,成為租地戶,或者成為流民,或上山為匪。

目前帝國內,基本上土匪為患。

像衡山縣區域內,就有大小土匪窩七八個。

這其中,有三四家是失去土地後不想交稅,也交不起稅的流民,自發性地上山避開朝廷的管制。

而另外四五家,則真正的成為了土匪,攔路搶劫,佔地為王。

對於這些人,是楊得坤在理順了縣衙之後,第一個要打擊的物件。

反正,在今年之內,要將衡山縣境內,所有的土匪都要清理乾淨。

這也是楊得坤急著來黃土鎮的原因之一。

李桃花忐忑地端著茶水,站立在楊得坤的身旁,為他端茶倒水。

原本歡喜的心情,因為孃親的一句失言,心被吊到了嗓子眼。

她雖然沒和曾國瑜怎麼樣,但是,萬一縣太爺小心眼呢?

想著想著,眼睛情不自禁地落在楊得坤要麼侃侃而談,要麼誠懇聆聽的臉龐上。

發現,他好俊美,好有男人魅力。

他和自己見過的所有人,都不一樣,有種一股天然的親切力,又有著一股說不出來的味道。

認真研究的話,就像自己和他出身之間的疏遠感,距離感。

明明覺得這個人,就在自己的眼前,卻又如天邊的雲朵一樣,不可觸控。

聽著聽著,發現他懂得好多,對什麼都講得條條是道。

就連自家考中了秀才的老族長,都頻頻地點頭稱讚,縣太爺你說得準,真有道理。

就在這時,一番嘈雜的喧鬧聲,從村子的東頭,也就是曾家村的方向傳來。

哎,來了,來了。

“稟報縣太爺,桃花村和曾家村的漢子們來了,請你檢驗!”

楊得坤看了看李成功家,相對來說窄小的院子,指著東邊的一塊空地:“嶽捕頭,你把人帶到那邊的空地上,讓他們列好隊等候。”

說完,問起桃花村的族長兼村長:“李老,你們這有磨盤嗎?我借來用用,考一考他們的力氣。”

“有呀,縣太爺你要多大的。”

李成風透過剛才近半個小時的對話,對新來的縣太爺滿意至極。

發現這個才十九歲,比起自家孫子還小好幾歲的年輕縣令,是一個學識淵博,腳踏實地的好縣官。

他雖然是第一次下鄉,他雖然是官宦子弟,竟然還懂得農家事,農家肥,對一些農事的瞭解,比自己這個,一輩子窩在鄉間的老頭子還透徹。

這讓李成風深深地震撼和懷疑,懷疑自己就是因為天賦不夠,才一輩子不中舉。

而前來的縣太爺,僅僅以十九歲的年紀,就高中了進士,就連農事都略知一二。

特別是這個縣令知書達理,尊老愛幼,並且,可能會成為桃花村李家的女婿!

對於這一點,他現在就恨不得將所有人趕走,直接將桃花塞在小縣令的懷裡,成了好事。

“一塊大的,七八十斤最好,一塊小一點的,三四十斤就行。”

“呵呵,有呀。”

李成風正要安排,一直站在跟前聆聽的李雲飛跳了起來:“我知道在哪,二大爺,我去抱過來吧。”

“去吧,帶上你二哥去。”

“好呢。”

李雲飛機靈地應了一聲,拉著自家有些沉默寡言的二哥李雲雨,麻利地向著祠堂方向走去。

“走吧,李老和各位鄉老們。”

楊得坤挺胸站了起來,大手一揮:“咱們一起去見見咱衡山縣的好兒郎,看看有幾斤幾兩!”

這語氣這姿態,震得李桃花芳心一顫。

這才叫男人!

能讓桃花村和曾家村上千號人,能隨著他的手臂揮舞,能夠決定著衡山縣幾十萬人的生死榮華,這才是真正的男人。

楊得坤走了兩步,在與李桃花擦肩而過時,低笑了一聲:“桃花,你若是沒事,也一起過去看看吧。”

這話聽得李桃花,差點栽倒在楊得坤的身上。

聽得,李成風與李桃花她爹李成功,歡喜的笑了起來。

看來,我們新來的縣太爺,也是愛美之人呀。

“好呢,縣太爺,我聽你的。”

李桃花抬頭看了一眼,略顯單薄,但比自己高了半個腦袋的楊得坤,緋紅著臉龐,羞答答地跟了上去。

這讓一直在不遠處觀察著動靜的李吳氏,放心了一些。

剛才,自家的老頭子,差一點就抽自己的嘴了。

說要是女兒的事沒成的話,就讓自己滾蛋。

雖說不至於這麼嚴重,但女兒的事,真若是讓自己這張破嘴給攪黃了,肯定是沒好果子吃。

這剎那間,李吳氏痛下決心,無論如何都要管好自己這張嘴,再也不能胡言亂語了。

其實,她和李成功對女兒選擇了曾秀才,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所謂的窮秀才,富舉人。

這些讀書人,在沒有考上舉人之前,都是一場極燒錢的投資。

光是筆墨書本,和漫長考試過程的費用,一般的人家,還真承擔不起。

就像自己家,三個兒子每人只讀了兩三年的書,在認識一些基本的字後,就種田謀生。

這基本上,也是農家子的基本常態。

甚至,有一半多人的人,大字都不識。

這幸虧自家有個殺豬的親哥,因為只有兩個閨女,沒有生兒子,就把自家的老大帶著一起殺豬,並把孃家的侄女嫁給了老大。

在如此的幫襯下,自家的日子,相比起一般人要好過些,幾個孩子書也讀得起書,養得也壯。

連帶著最小的閨女桃花,也跟著讀書識字。

只是,這讓本身就非常漂亮的女兒,更加的眼光高。

都馬上要成年了,還沒定下親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