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7章 宗室人口

運河上,一艘官船向南航行。

陳繼銘站在船頭,迎著南風眉宇舒展。

七年了,終於可以離京回家鄉一次。

陳繼銘三十一歲,依然身姿卓然,俊美出塵。

這些年困在朝堂,二弟領兵出征,作為家人,必須留守京城。

這一守就是五年。

大爺爺去世了,陳繼銘上了摺子,同父母回家奔喪。

這讓魏淵很無語。

這是你大爺爺去世了,不是你親爺爺去世了,你不用回去吧?

陳繼銘說的很簡單,父母年紀大了,他不放心父母獨自回鄉。

魏淵就不明白了,你家老三他可是沒事幹,閒人一個,陪你父母奔喪不行嗎?

看陳繼銘幽怨的眼神,他可是七年沒有離開京城。

魏淵………

我比你還早三年來京城,我委屈了嗎?

兩人沒有談妥,陳繼銘一氣之下,找魏啟去了。

我想回老家看看,你批不批?

魏啟看了一眼東宮方向,陳景銘在那裡教導皇孫呢!

魏啟特別好說話,“去吧去吧,給你三個月假,你看怎麼樣?”

陳繼銘笑了,“皇上如果無聊,可以跟景銘多聊聊。”

魏啟心領神會,他確實無聊了。

陳繼銘假期到手,收拾行李,帶著父母回去奔喪。

陳弈銘………

“大哥,我也要回去。”

陳繼銘拒絕了,“京城事多,再者,老家來的人都還沒走,這次一起回去。”

他倆守三個月孝就行。

這是侄孫該有的守孝制度。

不管兩個弟弟幽怨的眼神,陳繼銘安排好一切事務,第二天帶著父母妻兒走了。

魏淵………

他真不想陳繼銘離開,陳繼銘在京城,景銘安分守已,他真怕繼銘一走……

陳景銘給他把天捅個窟窿。

回頭看他爹興致勃勃的去找陳景銘,魏淵一陣頭大。

魏淵怎麼都沒想到,是陳繼銘為了報復他不給假期,出主意讓魏啟找陳景銘。

反正京城天塌下來,與他無關,頂多就是太子費心費力。

陳繼銘日夜兼程用了半個月就到了墨陽地界,更換車馬回了青雲縣。

陳家村,陳柄修喪禮已經過了,一共停靈七天,天氣又熱,看了日子就下葬了。

陳貴山父子回來,只能去祖墳上香祭拜。

還有貴明等族人,去京城參加陳弈銘婚禮,沒在家的人全都沒能趕回來參加葬禮。

陳繼銘那頭不提,咱說陳景銘。

魏啟聽了陳繼銘提醒後,就去找陳景銘。

陳景銘挖挖耳朵,“皇上想做一件對朝廷有意義的大事?”

魏啟點頭,“景銘,你有什麼想法,你可以提出來,朕看看可不可行。”

陳景銘………

陳景銘同情的看了一眼黑著臉的太子,有皇上這樣的父親,真是太子的福氣。

陳景銘哪敢胡說八道,太子已經忙的腳不沾地。

要是說了,皇上搞一半撂挑子了,還得太子幹。

魏啟回頭看到太子,也不催了,就是每天來煩陳景銘。

陳景銘無奈道,“您要是實在無聊,可以幫太子處理奏章,現在正是夏收季節,皇上對這些應該上點心。”

魏啟才不想看奏摺,太無聊了,“朕來找你那什麼的,朕,請你去看歌舞,碦喇汗舞姬跳的西域舞蹈。”

陳景銘回頭看看魏謹熠幾個,把魏啟拉倒一旁,“皇上,您在等一天,臣回去就給您寫奏摺,如果看不明白,找那些大臣幫你算算。”

趕緊把人糊弄走,當著孩子面說那些,他這學生還能不能教了。

這可是未未來皇帝接班人,兄弟倆都是他教,可不能教歪了。

第二天,陳景銘真的給了魏啟一道奏章。

魏啟開啟一看,寫的是宗室俸祿一事。

從太祖開國,封的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等等宗室人員,一年所需俸祿銀子。

還特意寫了,問;大齊開國七十年,一共多了多少宗室,每年要出多少俸祿。一百年後,大齊宗室俸祿需要多少錢糧去養。

另有;大齊一年稅收多少,產糧多少,宗室需要多少人奉養。

魏啟看懵了,“啥意思?宗室俸祿需要多少俸祿?”

這還用算嗎,戶部有記載,一問就知道。

陳景銘真的服了他了,“皇上,臣說的是一百年後,您可以找戶部官員給您算算,臣保證給您一個驚喜。”

說完就強行把魏啟送開了。

魏啟拿著問題去了御書房,一路走一路看,最後確認,他算不出來。

魏啟興致勃勃的跟太子道,“景銘給朕出了一道題,他說朕算不出來,可以找戶部官員一起算。”

魏淵直覺這次陳景銘要搞大事,他問魏啟,“父皇,不知道景銘出了什麼題?”

魏啟興高采烈道,“他說讓朕找人,先算宗室所有人俸祿一年開支,再算算一百年後,宗室會有多少人,一年需要多少俸祿銀錢。

算完這些,在算一算國庫稅收和糧食產糧,他說了,算出來給朕一個驚喜。”

魏淵……

他怎麼感覺會有驚嚇,沒有驚喜?

很快戶部官員來了御書房,聽了皇上要求,覺得皇上真是無聊了。

他們戶部每天忙的腳不沾地,皇上還要他們算這些無聊的題。

雖然他們戶部算盤打得好,也不是這麼用的。

皇上您沒事,多批幾份奏摺多好。

抱怨是不敢的,頂多在心裡吐槽。

可是幾位戶部官員真的算起來後,卻是傻眼了。

這,太恐怖了吧!

國庫稅收不用算,他們就記在心裡。

可是,宗室人員俸祿是越算越多,多到,他們頭上冷汗直冒。

魏啟………

“算出來了沒有,陳太傅可是說了,算出來了就給朕一個驚喜。”

戶部侍郎擦擦額頭上的汗,“皇上,陳太傅說的是驚喜,不是驚嚇?”

魏啟神色凝重,“卿家這是何意?陳太傅說的還能有假?”

戶部幾位同僚互相看看,都把目光看向戶部老尚書謝懷君。

謝懷君看著算出來的資料,神色複雜,“皇上,咱們大齊宗室親王繼承治,親王世子繼承親王位,其他子嗣封郡王,郡王之子是鎮國將軍,父子承襲。”

“還有公主之下是郡主,郡主下是縣主……”

魏啟還是不明白,“對呀,這不是大齊沒幾個藩王,都是領的俸祿銀錢,有什麼不對?”

謝懷君點頭,“有,問題太大了,大齊開國至今,從剛開始的七十八人,到承慶七年已有五千一百零四人。”

魏啟狐疑道,“我大齊宗室已經有五千多人了?”

魏啟沒想到,他們老魏家還挺能生。

謝懷君不由著急,皇上,你的注意點有點偏。

“皇上,根據陳太傅所提,一百年後,宗室人口可能會達到十倍增長,按照現在國庫稅收,大齊國庫需要拿出一多半稅收。”

一半都是說少了,真相可能更離譜。

魏啟不笑了,魏淵也感覺到事態不妙。

魏淵讓謝懷君仔細說說。

謝懷君看了一眼戶部侍郎,戶部侍郎接著說道,

“這只是一百年後宗室俸祿所需,還有朝中官員的俸祿,一百年後,大齊一年稅收,將剩不下多少錢糧救災和發放軍餉。”

魏淵………

魏啟………

這不可能,怎麼可能?

這豈不是說,大齊宗室俸祿將會拖垮大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