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9章 事情辦完

陳景銘找人勘測陳家山地,具體銀礦資訊,是不是真的有銀礦,這得看到銀礦石才知道。

陳景銘還急著回家,所以動作比較快,找的人是有挖礦經驗的老把式。

經過兩天忙碌,查出來,這裡確實有銀礦,至於銀礦大小不知道,那需要挖開以後檢視礦脈走勢。

陳景銘知道後問陳鐸,“決定好了沒有?”

陳鐸點頭道,“就算現在沒事,以後地方官府也會插手,還不如換個爵位,我們家也有了身份地位。”

他家無權無勢,一個紀家,一個知縣就讓他家險些破家,銀礦這種潑天富貴,沒福氣真接不住。

況且,提煉白銀的法子不是誰都會。

陳景銘笑了,“那我就給皇上送訊息了。”

既然陳家決定把銀礦獻給朝廷,那就得跟梁知府說一下。

人家好歹也給陳鐸申冤了,給人家一份功勞也是應該的。

梁知府知道後大喜,“陳大人心憂朝廷,事事為皇上著想,可歌可敬。”

陳景銘,“……”

你這夸人誇的真不咋地。

“梁大人,這陳鐸獻銀礦可是大功,咱們需要給人家討賞啊!”

梁知府,“……,這個嘉獎肯定要提,這是大功勞。”

陳景銘笑道,“梁大人廉潔奉公,實事求是下官欽佩。”

梁知府呵呵笑道,“陳大人繆讚了。”

陳景銘又道,“大人,你看那山地的安全……”

梁知府思考後道,“本官派人去守護,等到朝廷派人過來。”

陳景銘目的達到,告辭離開。

師爺看著走遠的陳景銘道,“那個陳鐸倒是好運氣,有陳大人這樣的朋友,不但自已沉冤得雪,銀礦帶來的禍事也解決了。”

梁知府點頭道,“確實。”

他都心動,那可是銀礦,多大的誘惑,陳景銘非但不心動,還又幫了陳鐸一把。

其實陳景銘,早在確定有銀礦,陳鐸一家又同意獻給朝廷,他就派人去京城送信了。

這事得讓他哥推波助瀾,一個銀礦,可以讓大齊每年多出多少銀子,他不知道。

但是銀礦可以開採好多年,有的大銀礦,開採一百年了,也不見枯竭。

陳景銘事情辦完,就跟陳鐸辭行,出來好幾天了,他擔心媳婦。

“我再過幾天就要回京城了,給你留兩個人,免得有人覺得我走了,找你麻煩。”

陳鐸和家人送陳景銘到官道上,陳景銘擺擺手,騎馬離去。

陳鐸扶著母親回家,一家人感慨萬千。

當年的祖爺爺是個能耐的,在亂世發了財,買下的山地。

祖爺爺的四個兒子分家誰也不喜歡山地,沒產出,要了沒用,沒水源,山地糧食靠天收。

沒辦法就抓鬮決定。

他爺爺是長子,本來能分上好田地的,結果抓了山地,從那以後,他家是祖爺爺這一門過得最窮的。

如今山地出了銀礦,他家也要從此改變命運了。

至於陳家族人想插手銀礦一事,陳鐸拒絕了。

“銀礦已經讓知府大人上奏朝廷,想要在銀礦幹活,等到朝廷找挖礦工吧。”

………

陳景銘快馬加鞭回了青雲縣,出來四五天,也不知道瑤瑤怎麼樣了。

一路風塵僕僕趕回去。

到家一看,雲瑤比他在家時氣色好多了。

陳景銘,“……”

古大夫看他回來,還挺高興,“長卿他們縫傷口,學的你教的縫傷口的法子,就是有個疑問,肚子裡需要縫針的話,能縫嗎?”

陳景銘想了想,現代做手術用得縫線好像是不用拆線的,那個是用什麼做成來著?

我想想…

好像是羊腸線……

他不知道怎麼做!

陳景銘對古大夫道,“要不然搞個實驗,要是做出內用線,那豈不是醫學史上一大貢獻?”

古大夫摸摸鬍子,“再有幾天你就要去京城了吧?要是實驗一半你走了,那不白費功夫?”

陳景銘,“…要不你跟我去京城?”

古大夫白他一眼,“想的美,想讓老夫跟你走,門都沒有。”

陳景銘賠笑,“我這不是擔心我媳婦身子,也想讓您去京城走走看看。”

古大夫哼道,“京城老夫年輕的時候去過,也沒什麼好的。”

陳景銘有些好奇,古大夫年輕的時候去過京城?

仔細看古大夫,六十多歲,當年初見陳景銘時候,陳景銘才五歲,如今十多年過去,清瘦的古大夫還是老樣子,就是頭上多了白髮。

古大夫眼不花,耳不聾,腰背挺直,帶了幾個徒弟,大徒弟跟著顧崢兩口子去了湘地。

後來的幾人,也有出師自已看病的,古大夫自已有個兒子古長卿,從小熱愛醫術。

古大夫對陳景銘道,“長卿你知道,他對縫合傷口挺喜歡的,就是縫線不過關。”

就是他提出體內縫合,已經用動物實驗過了,現在的絲線縫外傷可以,等傷口長好,抽線即可。

縫肚子裡邊就不行了,那些動物做了手術,沒過多久都死了,劃開肚子發現縫線那裡化膿了。

得知原因,陳景銘有些意外,古大夫兒子對外科手術感興趣?

陳景銘倒是知道什麼線不用拆線,那是用羊腸做的羊腸線。

可是知道是一回事,會不會又是一回事做,只能說搞實驗。

想到這裡陳景銘道,“古大夫,我想還是得做實驗,你你真不去?”

古大夫坐下端起茶碗撥了兩下,忽然跟陳景銘道,

“要不然讓古長卿隨你去吧,他也不小了,去京城長長見識。”

陳景銘疑惑道,“他走了,你跟夫人怎麼辦?”

古大夫笑了笑,“不妨事,我身子骨還行,讓他去吧,你也知道他醫術挺好,腦子活,有鑽勁兒,你也許能幫到他。”

陳景銘;我怎麼感覺哪裡不對呢?

古大夫說完,可能對自已這個想法比較滿意,高興道,

“就這麼定了,我讓他準備準備,等你走的時候,帶著他。”

這小子煩人的很,接骨,望聞問切,那種不夠學的,他偏偏對縫合傷口感興趣。

陳景銘奇思怪想也多,把人扔給陳小子,既擺脫了兒子沒完沒了的詢問,又不用跟著陳景銘去京城。

一舉兩得的好法子。

論機智,

還得是我古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