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5章 雲家整治

第二天陳景銘過來看望魏淵,魏淵剛起來,整個人都有些陰鬱。

陳景銘………

魏淵在房間跟陳景銘談話,心裡真覺得憋屈。

“雲家是我爹的舅舅家,我的母族章家都在蜀地,我外祖父是蜀地布政使,兩個舅舅一個在西北做知府,一個在嶺南做道員。

雲家是我妃祖母的孃家,我每到京城自然會跟雲家親近。

前年妃祖母給我指婚雲白,雲家又成了我的岳家,可以說親上加親。”

魏淵嘆氣,雲家卻讓他遭了算計,以後他還能放心的去雲家嗎?

陳景銘明白魏淵,出了這種事,他跟雲家很難不產生隔閡。

趙昭過來了,“世子,今日朝會有人彈劾雲家,目無皇族,有不臣之心。”

魏淵有些意外,“他們就算拿我被人算計中藥一事說事,這個罪名是不是太牽強了?”

魏淵擺手讓趙昭下去,陳景銘在想朝堂詭異舉動。

“唉,總有一種風雨欲來的前兆。”

陳景銘讓小九找人看一個黃道吉日,宅子修好了,應該搬走了。

宣平侯上了請罪摺子,嘉和帝讓金吾衛去查此事。

事情很好查,不到半天就查清楚了,嘉和帝開金口,宋家二房謀算皇孫滿門抄斬,其餘族人流放。

雲家也難逃責任,宣平侯被罰俸祿一年,治家不嚴閉門思過三個月。

侯夫人知道宋家二房滿門抄斬後,暈了過去。

宣平侯對侯夫人道,“皇上看在淵世子和雲家有婚約一事上,放過雲家一次,你以後不要再插手府中事物了。”

雲侯府掌家權給了世子夫人周氏,周氏下定決心把雲侯府好好整治了一番。

雲瑤讓大伯查奴才,“大伯那些個家生子,比庶出小姐還威風,庶子庶女去大廚房要點吃的,還得給賞錢,真不知道這家是雲家的還是他們這些個奴才的。

還有啊,有些奴才還在京城裡置宅子,他們不是賣身進來的嗎?怎麼還有了家業了?”

雲瑾之………

雲瑾之心一橫,把所有奴才名單找了出來,一個一個查,還真查出來不少事。

光是在外有家業的就有十多個,還有養外室的,生的孩子還想考科舉。

雲瑾之納悶了,你要想子孫有出息,可以求主子放了你的奴籍就是,何必還要養外室子?

再一查,嚇一跳,他一年跟雲家弄走的銀子都不下七八百兩,這比他自已脫奴籍以後掙錢快多了。

雲瑾之把這種奴才,都送到順天府衙門去了,都成碩鼠了,把雲家當什麼了?

雲家這一次大徹查,驚呆了京中權貴。

一看雲家查出那麼多,欺上瞞下貪錢置業的下人,這些大家族也坐不住了。

雲家能查出這麼多,他們呢?

他們可不信自已手下沒有這種人,於是京城颳起一陣整頓家奴風氣。

雲家處理了一批不老實下人,又把一些想贖身的人放了出去,雲侯府裡下人少了好多。

好處顯而易見,首先開支變少了,再者蛀蟲少了,留下的這些奴才也老實了,不管是庶出小姐還是公子,也不敢再出言挖苦了。

雲家的庶出小姐們的伙食變好了,也不用花錢買吃的了。

雲家把那些奴才的產業收了回來,裡頭光是宅院就有十多個,租出去又是一筆收入。

雲瑾之誇雲瑤,“還是瑤兒聰慧,我從來不知道,一個奴才竟然能把持那麼大權力,比主子都光鮮。”

雲瑤暗自得意,這是陳景銘知道雲家要整家規,給她出的主意,趁此機會把雲家查一遍。

堂堂藩王世子在岳家被人下藥,這雲家確實該好好整頓了。

臘月初,陳景銘搬去自已的小宅子,還請了雲澤兄弟和魏淵、鄭修儒老大人過來慶賀。

鄭修儒看了一遍陳景銘宅子,非常滿意,“好哇,三間正房為主院,還有四個小院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吃過喬遷宴,陳景銘就在家裡讀書。

臘八節傳來訊息,中原府雖然發放救災糧食,可是天不下雨,老百姓沒有水喝,還是渡不過災年。

嘉和帝也沒有辦法,人隨著水走,沒水誰也沒轍。

中原省,南原省,直隸省老百姓每天都求老天爺下雨。

陳景銘聽說後搖頭,“不如把人力集中起來,挖河引流,這樣老百姓可以掙到糧食,又能把其它地方的水心引來,一舉兩得,挖了河道,還救濟了災民。”

魏淵一想也是啊,於是在去嘉和帝跟前請安的時候,順著嘉和帝的話就把這事說了。

嘉和一聽,是個辦法,不過還需要完善,免得賑災官員拿著這個條例去欺壓災民。

找了工部設計跟那裡挖河引水,又敲打哪些救災官員,如此就等到開春化凍,就能動工了。

陳景銘不知道魏淵又拿他的提議去去刷嘉和帝好感,一個冬天京師也沒下雪,糧食價格明顯有漲幅。

於是,他讓小九派人去買糧食,不管是雜糧,還是大米,小麥,多買些回來放到倉庫。

朝堂上還是不安穩,竟然挑刺到了太子頭上。

每天都有幾份摺子彈劾太子。

太子把這些摺子都放在一旁,他每天都忙的要死,哪裡有時間看。

陳景銘給他哥寫信;京城黨派紛爭激烈,他們急著把自已選中的主子推到臺前來。

京城米價上漲,穀類粗糧也都漲了兩文。

又惦記起自已土豆跟玉米,哥你記得明年二月底就把土豆種下,距離要有一尺二遠巴拉巴拉一通寫。

提到玉米,記得把玉米粒搓下來,七八寸遠一株,一尺半寬的壟,別種的稠了不通風,巴啦巴啦又一堆叮囑。

辣椒要種好了,這個不能流傳出去,這東西不當飯吃,不怕人說,大哥儘管多種些,咱賣辣椒粉,賣辣椒油,賣辣椒醬。

十幾張紙看的陳繼銘想笑,弟弟想家了吧,還惦記這些作物。

陳繼銘想起了土豆,剛收穫的時候,陳繼銘做主讓徐嬸子燉雞的時候放了三四個。

就吃了一次,那軟糯的口感讓人記憶深刻,兩個小的嚷嚷著還要吃,見陳繼銘不給吃自已偷拿。

陳繼銘知道後,把放土豆的屋子上了鎖。

可不能在吃了,你二叔寶貝的不得了,都進了你們的肚子,你二叔知道了不氣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