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幾天等到武王回信,並且附帶了太尉的家書,尚少卿雖然詫異,不過並不太放在心上。
他是武王門人,如今已經是上了長孫羲的賊船了,一條船上的人,不怕長孫羲坑他。
長孫羲提到了詔安沈淵,不過據尚少卿得到的訊息,沈淵如今麾下聚眾過萬,青壯數千。要想招安他,尚少卿覺得可能性不大。
詔安可不是一紙書信過去,把他引過來就行。畢竟皇帝聖旨是剿滅,就算沈淵願意接受詔安,景逸帝也不會讓他詔安。
不過既然長孫羲想詔安,那他就試著詔安,之後怎麼和景逸帝交代就是長孫羲的事了。
打定主意後,尚少卿來到昌陰郡城的府衙。
不論怎麼對沈淵,尚少卿都不希望被別人掣肘,尤其是被自己並不熟悉的人。
如果尚少卿按照長孫羲所說的來佈置,那麼只要有一人把這些事如實奏報上去,那麼馬上就會有欽差帶大軍直接把沈淵連同尚少卿一起抓回京城,然後問斬。
抗旨不遵,即是死罪。
所以尚少卿要的是軍政一手抓,他帶來的人有略懂這方面的。只要控制住局面,長孫羲自然會派人過來接管。
只要維持幾天不出亂子就可以了,就是尚少卿不管,估計問題也不大。
把昌陰郡內幾個主要的官員都叫來,打算讓他們休息一段時間。
幾人來到屋內一齊拱手道:“少將軍。”
“各位大人有禮了。”尚少卿也拱手回禮。
隨著眾人來到廳中,尚少卿卻坐在了主位上,其他一行人坐在下首相陪。
雖然尚少卿職位比他們低,不過畢竟是京城來人。而且年輕,就是禮數不周,其他人雖然心裡不爽,但是呂華都沒說話,他們也不敢說什麼。
尚少卿直接開口說道:“本將初到昌陰,對各位還不是很熟悉,請呂大人引見一下,也好讓本將認識認識。以後還需要仰仗各位,還請見諒。”
呂華身旁一人站起身拱手施禮道:“在下蔡新,目前擔任昌陰郡丞。”
“下官王泰,現任昌陰主簿一職。”尚少卿知道他是呂華的親信
“下官郭歡,現任昌陰統軍校尉。”郭歡說完坐回椅子上,尚少卿不由得看向了他。
郭歡身形魁梧壯碩,國字臉,粗眉大眼。
尚少卿注意到他並不是因為外貌,而是因為統軍校尉這個官職。沒有細分步騎,說明昌陰城,沒有成建制的騎兵。
不過尚少卿也不怕,他不是要和沈淵野戰。
於是坐正了身子,正色道:“陛下接到呂指揮室奏報,派我和齊盧將軍領兵剿匪,如今齊盧將軍陣亡,此事由我全權負責。”
說到這裡尚少卿站了起來:“我這人辦事,不喜歡政出多門,希望各位大人配合本將。
剿匪順利,各位協助有功,升官發財,皆大歡喜。
可要是剿匪不利,我無非是回家做了懶散紈絝,各位大人估計可能就要問罪下獄,禍及家人。”
尚少卿的話也沒錯,以他的身份,就算剿匪不成,只要運作一下,把罪推到齊盧身上,皇帝最多訓誡幾句。
到時候要是說當地官員辦事不力,誤了剿賊的事,他們這些人一個都別想跑。
道明厲害,尚少卿才開始說正事:“所以希望呂大人能和其他幾位大人配合本將,本將會讓手下人協助幾位大人,望各位大人理解。”
呂華雖然不太情願,不過既然尚少卿搬出景逸帝了,那他也不敢直接拒絕。再說了,尚少卿說的是協助,自然沒有什麼太大難處。
“少將軍言重了,我等皆是為陛下分憂,自然是戮力同心。”
既然呂華都同意,其他人自然不好說什麼,也都應承下來。
尚少卿安排了自己的親軍過去協助,同時學習。他不像裴雲他們那樣通曉此道,他這次出來主要還是為了鍛鍊自身。
現在搞成這樣是因為齊盧陣亡了,這事情也超出了長孫羲的預料,沒來得及早作準備。
畢竟前世這時候他還在罰禁閉,而且遠離京師,沒多少心思去關注這個。
在收到尚少卿的情報後,立刻下令抽調手下擅長軍政民務的人,準備派去昌陰,匪患是個好由頭。
他還必須讓沈淵鬧得更厲害一點,不然不好讓景逸帝替換官員。
尚少卿自然知道長孫羲的意圖,所以他讓自己的人先去協助呂華等人。先熟悉滲透進去,才能方便長孫羲的人操作。
反正到最後呂華這些人是調離還是下獄,就看長孫羲了。他要的就是練兵,然後收編沈淵的流民,組建一支他的部隊。
於是下令:“呂大人,如今農忙已過,匪患橫行,下令百姓服徭役,各地組建民兵團,每日操練。
昌陰郡內部隊不要過於分散,集中到各縣城,重點防禦,防止賊人攻城。城內部隊本將要全權指揮,不然沒辦法及時調動會讓本將束手束腳。”
這時候尚少卿的人已經來了,除了指派的協助親兵,還有一隊披甲劍士。
呂華等人見到這陣仗,只能點點頭:“全聽少將軍吩咐。”
只要幾個領頭人點頭,其餘的事就很好做了,拿了掌軍使的印信和郭歡一起去軍營交接防務。
至於說朝廷會不會追究私授印信的罪,幾個人覺得朝廷派來的人,多少會給太尉一點面子。就算不給太尉面子,尚少卿也是皇帝派來的,他們這樣做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於這些事是不是景逸帝授意,呂華等人雖然不知道,但是尚少卿這身份,景逸帝能信他,這種事他們也不會做他想。
然後官差立刻去各村鎮勒令村民服役,根據尚少卿的指示讓他們以村為單位組建民兵團,軍中派人去當地指導。
其餘的軍隊全部都抽調到郡城編入守軍,由尚少卿直接指揮。
尚少卿看著這東拼西湊的五千多人,而且多老弱病殘,軍容不整。且著甲率不足二成,裝備老舊,兵員與花名冊也對不上。
說明很多人都不在營中,甚至可能根本沒這個人,只是有這麼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