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6章 八里橋之戰(二)

隨著刀玉蓉一聲令下,【加農破罡炮】發出轟鳴之音。

一顆顆火紅的彈丸呼嘯而出,砸向了衝刺而來的十團營鐵騎,所過之處人馬俱碎。

在速度和慣性的作用下,彈丸在地面炸出一個個深坑,然後又藉助地面的彈性形成跳彈,殺傷著一條路徑上的騎兵。

一時間殘肢斷臂散落了一地,彷彿人間地獄。

第一波炮擊,刀玉蓉並未選擇開花彈。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現在還不是時候。

通惠河乃是新軍的天然屏障,註定騎兵不能完全發揮突擊效果。

更何況江玉燕和無情在河岸一千二百步、八百步的距離,斬出了兩道寬約兩米深約三米的巨大劍痕。

新軍已經連夜做好了偽裝,只等十團營騎兵的先頭部隊掉進坑裡。

一旦騎兵的衝鋒速度慢了下來,等待他們的將是正經的“開花彈”,一顆炮彈便會收割一大片的生命。

十團營統領騎兵的將軍名為吳向松,乃是一名資深老將,與蒙古和大遼亦是交戰了無數回。

十團營騎兵標配一萬,下轄二十個騎兵營,可惜實際人數只有八千。

僅僅一輪炮擊,吳向松便失去了一個營的兵力,即便與蒙古鐵騎交手,十團營也沒有這麼大的傷亡。

“騎兵營的崽子們,為了大明,隨本將衝鋒!”

吳向松雖然痛心,可他清楚的知道曹無傷的作戰意圖。

能夠衝破新軍的防線最好,若是衝不破也沒有關係,只需掩護神機營和步兵營的兄弟們,到達指定位置即可。

吳向松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可是開弓沒有回頭箭。

騎兵只要發起了衝鋒,便只能一往直前。

吳向松一馬當先,快速向前衝刺著。

忽然,胯下的戰馬失去了平衡,一頭扎進了寬約兩步的壕溝之中。

吳向松藉著慣性,本能的朝前一個驢打滾,卸掉了身上的力道,保全了性命。

可是,並不是每一個騎兵都有吳向松這般矯健的身手。

衝在前方的騎兵紛紛落入了陷阱之中,戰馬上的騎兵多數當場摔死。

即便勉強活了下來,也被後面的戰馬,踩為了肉泥。

區區兩步寬的壕溝,戰馬一躍便過,如今卻大大的拖延了衝鋒速度。

刀玉蓉玉手一揮,第二輪炮擊如期而至。

震天的爆炸聲響起,一顆顆“開花彈”在騎兵衝鋒的路上炸開了鍋,每一顆炮彈都帶走了十餘名騎兵的生命。

曹無傷用千里鏡默默的觀察著戰場,心中已然在滴血。

“王爺,若是讓新軍的炮營持續轟擊,只怕吳將軍手下的騎兵還沒有衝到八里橋,便已經全軍覆沒了。

末將請命,帶著軍中高手,端掉新軍的炮營。”

“曹將軍還要指揮戰鬥,端掉炮兵營這種事情,便交給本王的屬下了。”

朱無視一聲令下,七十二地煞隨即運轉輕功,朝著炮兵營飛去。

與此同時,騎兵已經衝到了第二道陷阱的位置。

即便吳向松小心翼翼,依然避免不了騎兵掉入陷阱的結局。

又是一陣人仰馬翻,騎兵的攻勢,徹底被瓦解。

吳向松完全不明白,只是一個早上的功夫,新軍哪來的時間,挖出兩條如此寬大的壕溝來。

只可惜刀玉蓉沒有那個功夫告訴吳向松答案了。

隨著刀玉蓉一聲令下,炮營開始了自由射擊,肆意的收割起騎兵的生命。

一顆炮彈在吳向松的腳下爆炸,瞬間將這名先天境界的老將炸成了粉碎。

失去了指揮的騎兵,當即亂做了一團,胡亂的朝著八里橋繼續發起衝鋒。

七十二地煞,具是先天境界到宗師境界的高手。

他們本以為端掉一個炮兵營乃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哪知兩名女人串了出來。

七十二地煞作為朱無視的秘密勢力,雲羅和上官海棠自然不認識。

兩女瞬間拔出了手中的神兵,猶如砍瓜切菜一般,將前來搞破壞的七十二地煞全部砍倒。

朱無視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鏡,上官海棠和雲羅屠滅七十二地煞的畫面,被朱無視看了個仔仔細細。

朱無視無奈的笑了笑,他萬萬沒有想到,逍遙府的人竟然來的這麼快。

另一邊,刀玉蓉揮了揮手,招來了吳天德。

“吳將軍,傳本將軍將令,炮營停止炮擊,將叛軍剩餘的騎兵放到八里橋外消滅。

至於叛軍的重灌步兵和火槍兵,一定要放到河岸三百步,各部隊按照“操典”上的戰法火力全開,務必要將叛軍全殲。”

刀玉蓉沉聲下著命令,此戰已經沒有任何的懸念了。

剩餘的騎兵剛剛衝上八里橋,便遭到了八里橋防線上的新軍阻擊。

八里橋上,約莫一個營的新軍將士,他們用布袋裝著沙石,簡單的構築了一個一米高的防禦工事。

防禦工事後,負責防守的新軍將士一共分成了兩列,黑洞洞的槍口早已經蓄勢待發。

“砰!”

第一列士兵瞄準、射擊,退到隊伍的最後一列,然後裝填彈藥,可謂是一氣呵成。

第二列士兵立馬上前重複第一列士兵的動作,前後不超過15秒。

第二列剛剛射擊完畢,第一列計程車兵便已經完成了彈藥裝填。

如此迴圈往復,短短的一分鐘便可以實現五次射擊,大大的提高了射擊速度。

所謂的新式火槍,就是後世的米涅前裝速射步槍。

能夠製造出米涅前裝速射步槍,已經是大明的工業極限了(請勿較真)。

許沐楓的手中其實還有後裝步槍的設計圖紙,只可惜大明的工業雖然領先了世界,卻依舊無法造出後裝步槍。

只要能夠給足了許沐楓發展的時間,許沐楓很有信心,在大明完成工業革命。

新軍將線列戰術已經發展到了巔峰,更為適合的縱隊戰術也在抓緊訓練中。

不過對付十團營的騎兵,新軍的兩列戰術已經綽綽有餘了。

一陣硝煙過後,剛剛衝上八里橋的騎兵們便永遠的長眠在了橋頭。

“為了大明!”新軍將士一片歡呼!

曹無傷這個身經百戰的老將,此刻老淚縱橫,八千多的鐵騎,連敵人的面都沒有見著,說沒便沒了。

新軍的戰鬥力如此強悍,此戰能夠獲勝嗎?一眾將官已經產生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