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猴王以外,這是孫悟空唯一一次主動出擊,憑藉著過往經驗和敏銳洞察,硬是揭穿了一場佛家的不堪。
朱紫國最能表現人性之殘酷,最能披露佛家之現實,江湖之大,縱然是神佛世界,仍然逃不開人性和利益的基本定律。
朱子國王曾在一次狩獵中誤傷了佛母的孩子,佛母震怒,揚言要嚴懲朱子國王,最低限度也要讓他病重三年,夫妻分離三年。
佛母是誰?孔雀大明王菩薩,如來的乾孃,地位尊崇,無人敢惹,更是佛家領導們爭相巴結的物件,這麼點兒小事,哪能讓佛母親自動手?但和一個凡人較真,畢竟有損佛母甚至整個佛家的形象,如何才能兩全其美呢?
這個時候,取經專案的負責人、八十一難的設計師——觀音站了出來:領導莫急,我有設定劫難的許可權,就讓我的坐騎金毛吼下界為妖,懲罰朱子國王,霸佔金聖娘娘三年,懲罰期滿,我再安排唐僧師徒前往收服,悄無聲息,大功告成。
佛母表示:你很懂事,大有前途。當然,悟空並不清楚這裡面的道道,但根據過往經驗,但遇一國總有一怪,遇到哪位大佬高興了,還可能出現數個妖魔,反正最後都會毫髮無傷,還能落得觀音的人情,何樂而不為?
所以看到朱紫國王張貼的求醫榜文,悟空便能猜個大概,所以才會主動接了榜文,劫難不向我走來,我便向劫難走去,江湖規矩已然如此,誰還在乎個先後順序?且看朱子國王釋出的榜文,真正將語言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朕,西牛賀洲朱紫國王,近因國事不祥,沉痾伏枕,日久難愈,本國太醫院屢選良方,未能調治,今出此榜文,普照天下賢士,若能治癒朕躬,願將社稷平分。
朕病了,太醫院治不好,如果有人能治好朕的病,朕答應平分天下,語言藝術何在?
朕病了,哪能如此興師動眾,更不能社稷平分,只能因為國事不詳,只能因為嚴重影響了朱紫國的發展乃至生存。
再看國王對太醫的評價,屢選良方未能調治,並未斥責太醫院的無能,而是儘量保留了太醫院的面子,這就是領導的胸襟和修為,最後來看國王的承諾,“社稷平分”,就算真有人治好了國王的病,國王真就和你平分社稷,你敢不敢要?
承諾越離譜,越是不靠譜,但你又不能不肯定這份真誠,朱紫國王到底懂得人性?唐僧前往朝堂倒換關文,朱紫國王有過這樣一個問題,幾乎一言道破了犀牛賀州的真實狀態。
國王:“法師,你那大唐國王為何讓你遠涉山川到西天求經呢?”
翻譯一下這句話:來,法師,你說說,你們的國王到底是哪根人筋不對,非派人到這裡取經?羨慕我們的國家羸弱,還是羨慕我們這裡妖魔遍地,精怪橫行?
再看唐僧的回答:“我王唐朝國君李世民,大德寬仁,為超度孽苦昇天,特遣貧僧遠涉道途,上西天拜佛祖,求取大乘真經。”
何為“孽苦”?冤業鬼魂!誰是冤業鬼魂?李淵、李建成、李元吉,乃至玄武門之變的諸多魂靈。
所以取經哪裡為了什麼停止殺伐紛爭,更非為了什麼普度眾生,就是唐皇晚上睡不著,求個心安而已,當然,朱紫國王並不清楚大唐的紛爭,甚至羨慕唐皇能有如此忠心的高僧,一道命令便能跋山涉水奔赴西天,再看看自己,病了三年,愣是治不好,心中不免難受。
朱紫國王讚歎道:“誠然是天朝大國,君正臣賢。”
說罷,想起自己的狀況,又嘆息一聲:“唉……寡人久病多時,國內並無一臣能為寡人治病解憂。”
大臣們羞愧低頭,唐僧呢?更是欲言又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面對別人的不幸,只要不再落井下石,已經算得上美德。
只是唐僧哪裡知道,朱紫國王的榜文已經被孫悟空接走,一番懸絲診脈,確認了國王的病因,一番藥材拼湊,真就治好了國王的病情。
那麼悟空真會治病?當然不會,但只要有白龍馬,只要白龍馬答應貢獻些許,任你何疾?服之即愈,孫悟空知道朱紫國王身病好醫,但心病卻難除,答謝宴上,朱紫國王主動道明瞭自己的心病。
國王:“三年前,金毛吼徑直來到朱紫國…………”
金毛吼明確下達了指令,我就數三數,趕緊將你的金聖娘娘交出來,給我當個壓寨夫人,要不然我先吃你,再吃大臣,然後吃光滿城黎民。
然後,朱紫國王打著憂國憂民的旗號,主動獻上金聖娘娘,如今已有三年之久,所以什麼最重要?命!但凡考驗到這個字眼,除了生身父母,很難出現贏的結果。
朱子國王的訴求就是救出金聖娘娘,甚至開出了這般價碼。
國王跪倒在地:“孫長老,若能救得我金聖娘娘回宮,我願……我願出城為民,將這一國江山盡付你……神僧……”
說罷,伏地痛哭。
為了自己的病情,可以分出一半社稷,為了自己的老婆可以盡付整個江山,到底還是八戒一言道破人性之醜陋。
八戒陰陽怪氣的說道:“這皇帝。有識體統,為了老婆都不要江山了,還跪著求和尚,呵呵……”
朱紫國能攤上這個國王,著實是造化,堂堂西牛賀州都是這般國王,難怪如來急切想要擴張地盤,悟空答應了朱紫國王的請求,我們再來看唐僧的反應。
唐僧扶起國王:“陛下請起,陛下請起,小徒自當為陛下分憂。”
一句話,功勞盡數攬在了自己的身上,孫悟空再牛,他也是我的小徒,替你分憂也是我的人情,希望你心裡有數。
謝豸(zhi)洞中,被朱紫國王無情丟擲的金聖娘娘,到底得到了仙人的垂顧,真正配得上“善人”稱呼的張真人出現了。
看著突然出現在眼前的這個慈眉善目的老頭,金聖娘娘驚訝的問道:“你是何人?”
張真人扶須笑道:“娘娘莫怕,我這裡有一件五彩霞衣,贈與娘娘穿上,今後百事莫愁,待災星過後必有後福啊。”
張真人為何要幫金聖娘娘?難道他就不怕得罪佛母?無需擔心,因為佛母的處置原則是夫妻分離三年,而不是被金毛吼霸佔。
張真人的操作能夠有效控制事態的發展,避免負面影響的出現,當然,更重要的是,張真人乃真善,實打實的想幫助金聖娘娘,別因為佛母的震怒就誤了別人的終身。
和金毛侯一戰,孫悟空並沒有耗費多少功夫,甚至一度打到金毛吼開始耍賴。
金毛吼:“孫悟空,你原本打不過我,我只是肚子餓了,你就讓我回去吃點東西,我再來打。”
就算有著紫金玲的加持,也不過是迷了孫悟空的眼而已,按照常規操作,別管妖怪有沒有背景,最後的打殺動作必須要有,如果妖怪沒有後臺,直接打殺就行,但如果妖怪有後臺,孫悟空棒下饒命就是人情。
所以這是取經嗎?這分明就是人情的積累過程,分明就是孫悟空改變角色,跨越階層的過程,有了這許多人情,就算沒能成佛又能如何?
你還別說,如果沒有成佛,大家都會忘掉這些所謂的人情,這就是人性,神佛概莫能外,孫悟打下的動作剛起,觀音菩薩準時出現了。
觀音:“悟空,休傷他性命。”
悟空:“哦……請問菩薩何往啊?”
觀音:“為這孽畜而來。”
悟空:“請問這是一隻什麼怪物啊?”
觀音解釋道:“他是我的坐騎金毛吼,趁著牧童睡著了,咬斷鐵索偷跑下界。”
悟空:“原來是這麼個孽畜啊。”
什麼叫懂事?該糊塗的時候一定要糊塗,如果不會裝,那就挑幾個不會漏底的問題,用實際行動表明自己的懵懂,主打一個啥也不知道,感謝領導解疑答惑,更感激領導及時出手救我於危難之間。
甚至孫悟空連管教不嚴的指責都不再說,別人會有管教不嚴的時候,自己的直屬領導肯定不會,永遠不會!別人的坐騎只是落個人情,饒了觀音的坐騎,獲利無窮盡矣。
為禍朱紫國三年的金毛吼就這樣回去了,甚至連個罰酒三杯的表現都沒有,而孫悟空只是笑笑而已,早就習慣了。
劫難結束,金聖娘娘得以還朝,但張真人並沒有解除金聖娘娘身上的五彩霞衣,直到朱紫國王親身領教了霞衣的厲害。
失散三年的兩人終於又重聚了,四目相對,雙方都表現的很是深情,起碼錶面看上去是這樣。
“愛妃”
“陛下”
“愛妃”
“陛下”
欣喜的來到金聖娘娘身邊的朱紫國王,一把抓住金聖娘娘的手臂,不料卻被霞衣所傷,栽倒在地,群臣亂了套了,趕緊上前。
“這怎麼回事啊”
“不知道啊”
朱紫國王在那疼的大叫:“手疼,手疼。”
悟空及時出現,貼心的給予解釋:“不知哪位神人送給娘娘一件霞衣,如同生了毒刺一般,在窯洞三年,那賽太歲也不曾沾的她身。”
然後張真人出現了,解除了霞衣的保護,成全為了朱紫國王的夫妻團聚,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非要等到現在?為什麼非要讓朱紫國王吃點苦頭?
諸君!切記啊。
人教人,百言無用。
事教人,一次就行。
金毛吼擄走金聖娘娘長達三年,縱然朱紫國王沒有懷疑,滿朝文武乃至滿城百姓,也會認定金聖娘娘已經委身金毛吼。
這種事情再解釋都是一筆糊塗賬,那就莫不如讓朱紫國王親身領教一下五彩霞衣的保護,當眾證明,證明一下金聖娘娘的清白,再加上孫悟空的貼心說明,朱紫國王才會徹底放下心結,重新接受金聖娘娘,善之大者莫過於此。
所以諸君!到底誰需要拯救?誰需要真經啊?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