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三十八)弼馬溫

巔峰時期的孫悟空究竟擁有多大勢力?坐擁花果山麾下47000餘眾,72洞妖王盡皆征服,要上供,要點卯,武裝力量全都歸於悟空指揮,組織架構逐漸完備,甚至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就連悟空自己都擔心別人會懷疑花果山"操兵造反"。再加上6位結拜兄弟的強悍加持,悟空已然具備雄霸一方的實力。所以你覺得玉帝能不能睡得踏實?所以你覺得如來會不會拋來橄欖枝?

取經?藉口而已,努力讓唐僧返回靈山,重新進入佛家編制。充實並壯大如來的勢力?幾個唐僧能比得上悟空的加盟?

所以悟空學成歸來,逐漸將花果山帶上正軌,便已經註定了"大鬧天宮"的結果,更為"取經"做好了鋪墊,西遊世界絕不允許有這麼囂張的猴王!

話說悟空學成歸來,很快便征服了整座花果山,勢力逐漸做大,唯獨自己沒有一件趁手的兵器。經人指點,悟空來到了東海龍宮。

悟空:“老龍王,誰都知道龍宮之內寶貝甚多,你可不要小家子氣哦。”

就算是鄰居,就算龍王好欺負,但到底是編織內的一級所在,怎麼就能放任悟空欺負?要知道當時的悟空就是一個妖怪而已,哪能比得上體制內的真神。

牛魔王雄霸一方的時候,曾是萬聖龍王的座上賓,如今悟空已然成為花果山的一霸。東海龍王怎麼可能對自己的鄰居一無所知,再加上悟空自己對自己“天生聖人,無生無滅”的囂張介紹,龍王哪裡敢惹?我就是一個祈雨小神而已。真要惹怒了這位爺,東海龍宮就得硬剛花果山集團,勝算幾乎為零,就算天庭干預,誰知道玉帝會不會為了拉攏悟空而犧牲我的東海龍宮呢?

算了吧,能忍就忍,只是一件兵器而已,有什麼所謂?只是悟空挑來挑去,愣是挑不出一件趁手的兵器,原因只有一個,太輕,太輕還是太輕。直到龍婆提醒,龍王開始助推悟空的宿命。

龍王:“上仙,在我這個海藏裡有一塊定海深珍鐵,是上古年間大禹王測定江海深淺的寶物。上仙若能拿得動,就送你做件兵器吧。”

廚子要好刀,諸君要好腰,悟空自然需要一件趁手的好兵器。

好了,又有人說了,金箍棒壓根就不是什麼兵器,就只是一個測量工具而已,能不能降妖除魔?能不能威震四方?能不能掙來天庭編制?能不能功成歸極樂,我依坐蓮臺?所以工具還是兵器真就那麼重要嗎?

有了趁手的兵器,悟空更是如虎添翼。按照梁山的規矩,按照私企的習慣,慶祝!必須慶祝,美酒美食,大醉一場。但最後的悟空卻難逃凡人之命運,陽壽已盡,魂歸地府,幽冥界,閻王爺,尊重人性的教科書,人情世故的模範本,正式登場。

閻羅王:“萬物生靈哪個不歸我管?我叫他三更死,他就活不到天明。”

西遊世界,閻王始終處在兩個狀態,要麼打臉,要麼趕往打臉的路上。但閻王從來就不擔心,因為他總能依靠自己識時務的超凡本領全身而退。面對如此囂張的閻王,悟空當然不會慣著,隨即大鬧幽冥界,再用一個極具侮辱的動作控制了閻王。再看閻王的反應。

閻羅王:“求上仙尊姓大名。”

悟空:“俺是花果山水簾洞,天生聖人孫悟空。”

閻王真就想要調查戶口?真就想弄清楚這位爺到底是誰?管你是哪位,管你姓甚名誰,打不過就是打不過,打不過就得趕緊找臺階。你敢說出你是誰,我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孫悟空?哪怕你是隔壁老王或者哪位專家,我都能給出同樣的回答。

閻羅王:“抓錯了,抓錯了,冒犯仙爺,罪過罪過。”

為什麼要問尊姓大名?你不說你是誰,我怎麼說抓錯了,你說了你是誰,那我肯定抓錯了。再有不滿,我還可以釋出道歉宣告。

以此為戒,舉一反三,認真整述地府隊伍,進一步完善勾魂的整體流程,真正做到不該死絕不勾,該死的必須勾,可死可不死就上會論證,嚴格依據相關規定給出最終結果。就衝這個有錯就認的態度,就衝這個知錯必改的姿態,閻王必將有一個可期的未來。

只是悟空到底精明,雖未身處體制內,但卻對天庭各個該管部門瞭如指掌,對待普通人從來都是一視同仁。如果不是陽壽已盡,地府斷然不會將自己鎖來。要想解決問題,最好就是一勞永逸。

悟空:“別騙我,快拿生死簿給我看。”

翻開生死簿,悟空的資訊赫然在列:孫悟空,天生石猴,該壽342歲,善終。

按照規矩,悟空確實陽壽已盡。按照規矩,閻王嚴格遵照了工作流程。只是規矩是什麼?對於普通人而言,規矩就是枷鎖,於特殊人而言,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打破規矩有著多種辦法,要麼重新修改,要麼置若罔聞。

唯獨悟空最是囂張,直接刪除,直接跳出規矩的束縛,吃什麼蟠桃人參果?搶什麼唐僧肉?悟空從來都不需要考慮這些,因為地府系統早就沒了悟空的名字,簡單粗暴,直接實現了長生不老的終極追求。

龍宮被攪亂,地府被鬧翻,龍王和閻王趕緊趕往天庭告狀,聲淚俱下痛斥妖猴,這不是鬧了龍宮和地府,這簡直就是挑戰了天庭的至高權威,甚至直接打了玉帝的臉。只是我們來聽玉帝的第一反應。

玉帝:“這妖猴是什麼來歷?竟有這般本事?”

按照領導的習慣,不該拍案而起大為震怒嗎?按照以往的慣例,不該下旨調查嚴肅處理嗎?可玉帝非但沒有生氣,甚至都沒有追問更多細節,就直接選擇相信了龍王和閻王的告狀。原因何在?一切盡在掌握中。你沒有錯,我怎麼處理你?你沒有錯,我怎麼拉攏你?我們再看閻王給出的彙報。

閻羅王:“陛下,他就是那500年前天生石猴,不知在何方修煉成仙了。”

注意,這句彙報的重點並非什麼天生石猴,而是不知在何方修煉成仙。

啥意思?未經天庭的點撥,脫離天庭的系統培訓,他竟然成仙了?這是對規矩的挑戰,更是對體制的威脅,天庭怎麼能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可我們再看玉帝的反應,還是沒有生氣,甚至連點該有的反應都沒有,就只是一句。

玉帝:“哦~又是那石猴。”

一步步走向圈套,一步步落入陷阱,玉帝內心歡喜。收編花果山集團的工作正在按照既定規劃推進,奈何龍王偏就沒有領會領導的真實意圖,隨即給出奏請。

龍王:“懇請玉皇陛下派兵下界,收服妖猴。”

到底是基層部門給出的合理要求,玉帝又該如何回應?拒絕太過明顯,任誰都會懷疑玉帝的目的,甚至都會懷疑玉帝和悟空有著什麼親屬關係,那就只能準其所請。然後最擅長撿巧的李天王立馬站了出來。

李天王:“陛下,臣願請旨。”

下界一個妖猴而已,一個剛剛修煉成功的散仙罷了。李天王自然信心滿滿。但只要降服了妖猴,就能進一步穩固自己於天庭的地位和影響,甚至能夠贏得龍宮和地府的人情。

我就是看這妖猴欺負你們了,換了別人我壓根管都不管,就算領導主動要求,我都得考慮考慮。所以龍王,再有好的龍肝多給我留點,所以閻王,再有什麼關係需要續命,你看著辦。

天庭諸君要說深通上意,還得是太白金星。他清楚領導的意思,趕緊站出來言領導所不能言。

太白金星:“以老臣之見,還是不動干戈為好。啟奏陛下,那石猴既是天地所生,又已修成仙道,陛下何不降道聖旨,將他招上天來,大小封他個官,也好約束於他。”

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為什麼非要刀兵相見?能夠招安,為什麼非要征剿?如果不能杜絕妖怪成仙,那我們將這些成仙的妖怪盡數收歸天庭,那麼天庭仍然是神仙的唯一所在。得不到再毀掉,現如今畢竟還沒到直接毀掉的時候,花100毀了你,花一塊收編你,哪個更合適?玉帝欣喜,伸手阻斷龍王和閻王的發言,趕緊下達命令。

玉帝:“就命你太白金星前去詔安。”

太白金星領旨,隨即前往花果山。再看悟空,再一次貢獻了經典名場面。

悟空:“老天使,你找我作甚?”

太白金星:“我是奉了玉帝聖旨,請大王速登天界,拜受官職!”

從開始到最後,悟空或有對玉帝無禮的時候,甚至都曾直接叫板如來,就連太上老君都是老官老官的稱呼,唯獨對待太白金星,悟空從來都是禮貌有加,玩笑適度,這一次更是直接給出了“老天使”的稱呼。

溫暖從來都是相互。就好像於祖師面前,悟空從來就是小猴子。就好像於八戒面前,悟空從來就是大師兄。自此開始,但凡太白金星有了要求,悟空從來就不會駁了面子。

招安成功,悟空首次來到天庭,自然是不太懂規矩,差點惹的殿上武將拔劍威脅。我們再看玉帝的態度。

玉帝:“孫悟空初來天界,不知禮儀,暫且恕罪。”

有猴如此,我還有大用處,豈容你們挑剔。只是悟空該授予什麼官職呢?武德星君給出了建議。

武德星君:“陛下,朝中各房各處都無空缺,只有御馬監缺一個正堂管制。”

重點來看玉帝的態度。

玉帝:“悟空,你可願做個弼馬溫嗎?”

悟空:“願意願意。”

玉帝:“好,就命孫悟空在御馬監任職。”

悟空拱手:“多謝了,多謝了!”

武德星君口中的正堂管制,怎麼到了玉帝的嘴裡就成了弼馬溫的通俗叫法?他在提醒悟空,他在暗示悟空,武德星君坑了你。

所謂的正堂管制,就是一個養馬的小官,低到沒品不入流而已。奈何悟空尚不瞭解天庭的官制,真就欣喜領下了官職,從此留下了一段永遠被人嘲笑的歷史。

只是,玉帝到底要幹什麼?如果想收服,悟空犯錯了,合情合理。如果想剿滅,有人奏請順理成章,他在等誰?或者他還希望達成什麼目的?

只是可憐悟空被玩弄於股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