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請問老者,這城門上寫的是比丘國,怎麼改成小兒城了呢?”
老者:“原本,這是比丘國,這如今,改名小兒城了。”
說了等於沒說沒說又給出了回答,誰說國外就不懂得語言藝術?
不敢明言,又不便拒絕,那就只能動用廢話藝術,既能全了禮數,還能保全自己。當然,我們的學習重點並非如此,畢竟我們才是廢話文學的祖宗。我們要揭開比丘國的內幕,更要學習唐僧師徒的逐漸成熟。比丘國,一個想讓唐僧露臉,反倒讓悟空趁機表現的劫難撲面而來。
離開獅駝嶺來到比丘國,百姓稱之小兒城。城中又到處擺放鵝籠,本著“麻煩不向我走來,我便向麻煩走去”的基本原則,唐僧非要弄個明白,硬逼著驛館的領導給自己解釋解釋。
驛館館主:三年前,一個道人模樣的老人帶著一個小女子成功闖入了比丘國的世界。女子被封為美后,老人被封為國丈。美人在側難免身體欠佳,本就年邁的比丘國王更是精神恍惚,眼看就要不行,有病就要治病。國丈說了。他有海外秘方可以治好國王的病。
驛館館主:“我們已經按他開好的方子抓起了藥,就等著藥引子啦。”
唐僧:“是什麼藥引子?”
驛館館主:“是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的心!”
聞聽此言,再結合以往的經驗教訓,就算唐僧不明白怎麼回事,悟空等人也應該知道這位國杖並非什麼善類。但沙僧卻搶先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沙僧:“那國杖是御醫啊?”
八戒:“嗨,什麼御醫?他怎麼能成了御醫呢?”
道人模樣,還研究什麼人心治病,基本能夠確定這是來自天庭方面的妖怪。既然如此,沙僧自然不願多惹麻煩,更不願得罪妖怪背後的大佬,下意識便給出了袒護的回答。
八戒雖然小錯不斷,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從來就不曾糊塗。鳳仙郡的時候,甚至敢正面硬剛玉帝頗有些正道的光。
所以八戒認為,佛家也好,道家也罷,只要害人,那就是妖怪,你可以不管,但你不能顛倒黑白,更不能助紂為虐。再看悟空的反應,更是給出了大笑諷刺。
悟空站在椅子上,以手指天:“他要是御醫,俺老孫就是玉皇大帝。”
八戒幫腔道:“對!猴哥就是玉皇大帝。”
現在你明白,為什麼沙僧就只能是同事,而八戒可以當兄弟了吧?道不同,追求不同,堅持的底線已有明顯區別,聽完比丘國的故事,唐僧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又到了高喊口號的時候。
唐僧:“昏君吶昏君!為你貪歡愛美,就屈殺這麼多的小兒性命。”
師傅喊了口號。接下來就是徒弟們的反應。先是八戒態度始終未曾改變,主打一個絕不多管閒事。
八戒:“我說師父,哎呦!師父!你這是怎麼了?你這不是把別人的棺材抬到自己家裡哭嗎?他傷他的子民關你什麼事?”
其實就清醒程度而言,八戒遠遠超過悟空。一路走來,一難又一難都是觀音的安排,都是為了能讓唐僧順利迴歸佛門,成就金身正果。
功成名就以後,如來會如何封官進爵,更是早就有了安排,壓根就不會因為努力工作而有所改變。所以八戒從來都是毫不在乎的態度,因為他知道取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陪著唐僧把戲演完。
沙僧:“我還沒聽說吃人心肝能益壽延年的呢。”
剛剛還稱國丈是御醫,現在為何就變了說法?因為領導的態度明確了,再堅持剛剛的態度就是挑戰領導的權威。更何況剛剛還被大師兄諷刺了,當然要趕緊向組織靠攏。要說靠攏,還是悟空到底給出瞭解決辦法?
悟空:“師父,你先別煩惱,明天早上倒換關文,咱們看看那國丈,嘿,到底是什麼貨色?”
情況不明,局勢不清,當然不能輕舉妄動。悟空最是懂得背景的重要性,最起碼你要弄清楚國丈的真實身份,最起碼你要搞明白這一難到底是為了考驗誰。
然後唐僧隻身前往皇宮,並和國丈來了一次佛和道的激烈辯論,但卻對國丈的藥方隻字未提,躲在暗處的悟空明確了國丈的妖怪身份,隨即弄出一陣風,救走了滿城的孩童,沒有了藥引子,國杖便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國丈:“剛才那個大唐和尚,他是幾世修煉的高僧,如果用他的心肝入藥,會比那孩子的心肝效果更好。”
妖怪想吃唐僧再正常不過,但要用唐僧的心肝救國王的命卻是值得懷疑。更何況國丈早就明確過自己下界的目的。
國丈曾對美后說過:“等他一死,我就成了比丘國的國王了,你就是我的皇后娘娘,也不枉我下界走一遭!”
也就是說,國丈巴不得國王早點駕崩。那他為何還要建議國王用唐僧的心肝入藥?很明顯他是故意的,他就是要逼著唐僧給出反應。
三年前,國丈和美后來到比丘國,唐僧師徒趕到,一千多個孩童剛好準備妥當,如此安排是不是太過巧合?孩童固然很多,但真要是國王下令,真就需要那麼長的時間湊齊?
不可能,落實政策比較慢,容易理解,落實制度再慢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更何況這還是國王親自下達的命令,更何況這個命令還關乎國王的切身利益。
為何還要等待那麼久?很明顯這是國丈的故意安排,他就是要等到唐僧師徒的到來,就是要考驗唐僧聞聽如此殘忍的事情會有何種反應。所以這一難本就是衝著唐僧而來。
本就是玉帝對取經專案的臨檢,目的就是考驗唐僧的慈悲心,考驗唐僧是不是具備重返靈山的資格。
臨檢工作交給了壽星,壽星又安排白鹿執行,但壽星哪能得罪如來呀?所以白鹿得到的指示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必要的時候還要幫助唐僧透過考驗。所以白鹿先是用辯論賽的方式引導著唐僧維護了靈山形象。
唐僧對藥方隻字未提,白鹿當然不能答應,那就必須再想辦法逼著唐僧阻止自己的荒唐舉動,幫著唐僧維護慈悲形象。你不幫著孩童說話,我就拿你的心肝入藥,我看你會不會有所反應。
那麼白鹿的操作究竟有沒有管用呢?等到悟空將訊息帶給唐僧,我們再來看一下大家的反應。
八戒嘟囔道:“得,這下可好,師父為了救人把自個給搭進去了。”
沙僧:“那不要緊,有咱們保護師傅,趁他們還沒來。咱們趕緊走!”
請記住沙僧此時的態度,他建議趕緊離開,不惹麻煩,遠離是非,面對沙僧的建議,唐僧到底給出了該有的態度。
唐僧:“悟淨,我們要是走了,那妖怪不除,不是還要吃那些小孩嗎?”
明知山有虎,偏要留山中,有了這句話,唐僧的考驗就算是正式透過了,只是八戒的態度還是不變,少惹麻煩,趕緊取經。
八戒:“師父,你要是不走,那就等著妖怪來掏你的心,挖你的肝吧!”
沙僧:“你別胡說八道的,有大師兄保護,哪能讓妖怪吃了師父?”
八戒:“那是師父他不走。”
沙僧:……
唐僧:“哎呀!你看,你們不要吵了。”
請注意,沙僧的態度變了,剛剛還說趕緊走,現在卻又譴責八戒胡說八道,原因何在?剛剛建議趕緊走,那是考慮領導的安危。現在建議留下來,那是鑑於領導的態度堅持。
更重要的是,沙僧還強調了一句,“有大師兄保護,哪能讓妖怪吃了師傅”。就算唐僧真出現了意外,責任也是悟空的。都怪悟空沒有保護好自己,反倒裡外都能落好,關心領導、尊重領導,還懂得“牆頭草、順風倒”的操作精髓,更懂得提前甩鍋。
沙僧或許並非表面看起來那般憨厚。再請注意,八戒最後的眼神,滿是白眼,滿是嫌棄,沙僧終究就只是同事而已。
當然,悟空不會放任唐僧前往冒險,更重要的是他看出了這次劫難的考驗目的,所以他變成唐僧的模樣,喊出了更為響亮的口號。面對白鹿索要黑心的要求,悟空直接吐出六顆心,並鄭重給出了介紹。
悟空:“這顆是拜佛求經的誠心、這是普及眾生的佛心、這是悲天憫人的善心,這是救苦救難的慈心、這是矢志不渝的忠心、這是降妖除怪的決心。都是好心,就是沒有你要的黑心。”
六顆星,六種境界,六種修為境界,指向成佛的標準,不管誰在考驗取經專案,悟空喊出如此口號,都能有效維護形象,都能證明自己的覺悟並不低於唐僧,那麼唐僧能成佛,悟空又該擁有什麼級別?
悟空現身,白鹿帶著白麵狐狸趕緊逃走,但這件事究竟該如何處理?打死白鹿?別鬧,那是壽星的坐騎,更是玉帝的安排。但禍害國王差點害死千餘孩童,畢竟需要一個交代,那就只能找個替罪羊。
白麵狐狸先被白鹿利用,再用來背上黑鍋再合適不過,可就算是沒有關係和後臺的白麵狐狸,悟空也不願打殺,留給八戒一耙滅掉,然後直接帶到了國王面前。
悟空:“國王!瞧瞧,你看看,這就是你的美后。”
八戒跟上:“你看,你看看這是什麼?這就是你那個美后。”
責任都是白麵狐狸的,罪過都是白麵狐狸的,但考驗取經專案組的功勞是不是就能落到白鹿的頭上?想得美,白鹿頭上還有領導,壽星駕到。
壽星:“他是我的一副坐騎,沒想到他竟跑到下界成了妖怪!大聖,告辭了。”
輕飄飄一句,然後瀟灑轉身徑直離開。悟空還能說什麼?早就麻木了,再次啟程前往靈山,等到成佛就會慢慢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