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二十五)青牛精

這一難,悟空幾乎請來了整個天庭。這一難,悟空甚至忽略了觀音,直接請求如來出手相助。以前悟空是裝著打不過,就等著落個人情,現在悟空是真打不過,還只能揣著明白裝糊塗,啥都知道,偏就啥也不敢說。

行至金兜山,遇到獨角兕(si),八戒偏就偷了人家的衣服,徹底失去了主動權,但悟空不能放任妖怪吃了師父,雖然唐僧確實該吃,奈何取經專案少不了這位後臺剛硬的關係戶,沒辦法,那就只能開打。

這一戰,孫悟空和獨角兕竟然打出了惺惺相惜的感覺,妖怪連連聲稱“好猴兒,好猴兒,真可是那鬧天宮的本事。”

悟空竟然連連誇讚,“好妖精,好妖精,果然是一個偷丹的魔頭。”兩句對話道盡一切心裡都有數,只是不敢說出來而已。等到妖怪亮出金剛鐲套走金箍棒,悟空無奈遁走,妖怪竟給出了這樣一句喊話。

獨角兕:“孫悟空,你要是搬不來救兵,唐僧就當我吃了。”

套路都懂,規矩深通,你就不得不懷疑獨角兕的真正目的。而悟空呢?沒找觀音,沒求如來,直接就跑到了天庭,你讓我搬救兵,我就搬給你看,你想鬧出大動靜,我就配合你的演出。

主打一個啥都明白,偏就必須糊塗,來到天庭玉帝面前,就又是一場人情世故的表演。

玉帝:“孫悟空,你不是保唐僧去西天取經了嗎?到我這來何事?”

這句話有不滿、有嘲諷,更有拉開距離的意圖,悟空必須小心回答。

悟空:“嗨,俺老孫在路上遇見一個妖怪,把我師父給抓進洞裡去了,嗨!到現在還不知是蒸了還是煮了呢。”

唐僧生死未卜,悟空依然能夠如此淡定,再加上“蒸了”“煮了”這般虎狼之詞,悟空一下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只是工作而已。我的心還在天庭,我還是天庭的齊天大聖,完成了接觸寒暄,還得趕緊道明此行的目的。

悟空:“俺老孫想並不是凡間之物,所以上天請老官給查查,看看有沒有兇星下凡,擋住俺老孫去路,求玉帝趕緊派兵收服妖怪,俺老孫感激不盡,感激不盡。”

悟空說完,玉帝並沒有給出反應,到底還是太白金星最是疼惜悟空,趕緊給出幫襯。

太白金星:“猴子今天倒懂得禮數了。”

這句話看似調戲悟空,但實際是在提醒玉帝,沒遇到難處大聖不會如此謙遜,能幫就幫一把吧。玉帝會意,隨即下令展開普查,但結果不用想也能知道。

天師最是懂得如何回話。

天師:“啟奏玉帝,滿天星宿,各方神將俱在,並沒有思凡下界。”

能把悟空逼成懂禮貌的好孩子,可見這個妖怪的神通廣大,更可見悟空受了多少委屈。真要是天庭的神仙下凡作亂,悟空定然會當庭發作,玉帝也會落個管束不嚴的罪過。果真如此,如何收拾?所以就算真有思凡下界的神仙,現在也不是彙報的時候。當然,這一次還真就不是天庭的神仙,玉帝突然就又有了底氣。

玉帝:“悟空,你還是到別的地方去找找。”

別的地方?真要能到兜率宮問責,我還能跑到你這裡低三下四,人家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和天庭諸將鬥個高低,我還是乖乖按照劇本往下演吧。

悟空:“別啊,玉帝老兒,你不能見死不救!不是你上天的神仙,也是凡間的怪物,你得幫我捉妖拿怪,不然俺老孫不走了。”

玉帝一聽悟空所言有理,取經專案又是天庭批准的特大專案,沒有點扶持動作實在說不過去,隨即下令讓悟空挑選天將下界降妖。

悟空:“李天王、哪吒三太子隨俺老孫辛苦一趟吧!”

再看父子二人,沒有說話,甚至都沒搭理悟空,直到玉帝下達命令。

玉帝:“你們倆人就隨悟空下界降妖吧!”

兩人領命:“遵旨!”

未經領導最終確認,李天王和哪吒抬腿就走,那叫幫忙,幫一個曾經大鬧天宮的猴子,有了領導的最終確認,那就是聽命行事,公事公辦,沒有所謂的私下交情,細節決定成敗,甚至決定生死。

這時,有了李天王和哪吒相助,悟空還不算完,還有別的要求。

悟空:“玉帝老兒,俺老孫還有件事想求你,你得借我雷公用用,等李天王和妖怪打鬥時,炸他幾個響雷,打不死他也嚇唬嚇唬他,再不濟咱們也得助助威!”

玉帝失笑:“哈哈哈哈哈,好一個潑猴!你還想講講排場?”

眾仙跟著大笑:“哈哈哈哈。”

玉帝:“那好,那就派雷公和電母隨李天王父子下界降妖。”

講排場?唐僧生死未卜,悟空又沒有金箍棒,哪還有什麼心思講排場?悟空之所以有這個要求,就是為了鬧出大動靜,最好能夠驚動兜率宮的那位大佬。動靜鬧得很大,排場很是囂張,但結果早就在預料之中。因為諸位天將一看獨角兕的模樣便猜出了個大概,這貨不能惹,這事不簡單,悟空無奈,只能直奔靈山找到了如來,求如來。

悟空:“佛祖!告訴弟子那是個什麼妖怪?他的兵器又是什麼寶貝?”

玉帝面前,悟空不在乎唐僧是蒸了還是煮了,如來面前,悟空又變成了弟子,而且還用上了求字,主打一個見人說人話,見鬼嘮鬼嗑,再聽如來給出的回答。

如來:“悟空,那個妖怪我知道,我卻不能告訴你。”

說了等於沒說,你還不能說人家沒回答,想發脾氣惹不起,轉身就走不甘心,但悟空反倒很是欣慰,因為他終於確認了一個事情,自己配合演出果真就是正確的選擇,畢竟連如來都不敢惹。

只是如來暫時不敢得罪老君,但取經專案畢竟是自己一手策劃,唐僧更是自己的親傳弟子,有些話必須要說,有些紙必須要捅破。

如來:“我給你指條明路。”

悟空:“快說快說。”

如來:“你去找太上老君!”

悟空徹底放心了,終於有人敢說出這個名字,終於可以光明正大找老君了,兜率宮青牛逃脫的現場,悟空還得繼續人情世故。

道童:“爺爺,弟子在您的丹房裡撿到一粒丹,吃了就睡著了,不知這牛何時丟的?”

老君跺腳:“哎呀!那是我練的七返火丹,吃上一粒就能睡上七天吶!要是那牛趁你睡著私自下界,如今已是七年了。”

貞觀十三年,唐僧從長安出發,開始取經征程,貞觀二十年,唐僧師徒抵達金兜山,遇到獨角兕大王,剛好七年,唐僧前腳出發,老君後腳就練成了七返火丹,剛好被道童撿到,吃了立馬就睡著,青牛立馬掙脫鎖鏈,立馬偷走金剛鐲,立馬來到金兜山,然後靜靜等待唐僧師徒。

更為關鍵的是,人家沒有主動出擊,偏還是八戒犯錯在先,你連告人家都告不贏,如果巧合太多,而且環環相扣,那就只有一種可能,老君說謊了,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只是他是老君,如來不敢惹,玉帝不敢碰,悟空更是隻能裝糊塗,只能按照老君設定的劇本往下演。

悟空:“你這老倌,還說不干你的事?你的牛下界做妖怪還要吃我師父,我要問你個縱容之罪?”

對對對,青牛私自下界。是是是,老君毫不知情。那麼悟空為啥如此囂張?竟敢問老君一個縱容之罪?所謂裝糊塗,關鍵在於“裝”而不在於“糊塗”。青牛犯下如此罪過,鬧出這般動靜,更讓悟空吃了那麼大的虧,如果沒點脾氣,反倒不正常。

關鍵是悟空問罪,誰來受理呢?

玉帝?別鬧,我管不到離恨天。

如來?別鬧,先給天尊上個果盤。

面對悟空的問責,老君非但沒有當回事,反倒給出了這樣的問話。

老君:“哎呀!大聖!他就是成了妖怪,你的本事還制服不了他嗎?”

注意,這是老君使出的一招語言陷阱,刻意抬高悟空,逼著悟空開啟吹牛模式。

我們來翻譯一下老君的這句話,一個小牛犢子而已,就算變成了妖怪,還能鬥得過你堂堂齊天大聖。按照悟空的習慣,還不得趕緊如此這般,自己如何神勇,青牛何等不堪。至於老君的縱容之罪早就拋到了腦後。

就算老君真有錯,悟空也不再好意思追究,連頭青牛都打不過,你還好意思上門問罪,丟不丟人?當然,老君的這句問話還有著另外的目的,他更想了解一下青牛的具體戰果,有沒有達到自己預設的目的。悟空心中有數,趕緊給出詳細回答,生怕遺漏了點滴。

悟空:“他不就是靠著那個圈嗎?”

老君做出一副不知情的樣子:“圈?”

悟空繼續說道:“連托塔天王、三太子、雷公、電母、水火都套走了,連俺老孫的金箍棒都套走了。”

原著中,悟空還強調了十八羅漢的戰敗,強調了十八粒金丹砂的白白奉送,老君表面震驚,心中早已樂開了花,但還得將這場戲演完。

老君突然想起了什麼:“糟了,我的金剛鐲讓他給偷走了!”

悟空:“哦?就是當年俺老孫大鬧天宮,你用它砸了俺老孫頭的那個?”

老君:“正是!”

當年被金剛鐲砸了頭,現在反倒不認得,悟空到底成熟了,竟然懂得了暗示。暗示,老君我心中有數,只是不願揭穿而已。

有了這一戰,天庭佛家都知道了您的厲害,存在感刷到了滿格,再加上如來送的十八粒金丹砂,差不多就行了,您就放我們一馬唄!老君不再說話,只是隨著悟空來到了金兜山。

老君:“牛兒,還不回家?”

“牛兒”這是私自下界惹下大禍,差點毀了取經專案該有的稱呼?再看悟空該有的人情世故,始終沒忘,最後的打殺動作必須要有!

悟空:“哼!看你還敢不敢吃我師父了?你這個妖精!”

老君:“大聖,看在我的薄面上,饒了他這一次吧。”

人情又落下了,老君的薄面絕非等閒。有了這一次的人情,悟空當年偷盜仙丹的罪過算是抹平了,再見面還是好朋友,再見面仍能話長短。

所以悟空真就在乎那個佛位?或許他更在乎的是取經的過程,更在乎除妖降魔過程中積累的人情世故。再歸來,悟空便是真正的齊天大聖。

諸君!可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