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行書。
而此刻的君忘塵,居然也達到了王羲之當年的神態。
難不成,今日要誕生第二個王羲之?眾人心中翻起軒然大波之際,君忘塵不疾不徐,神閒氣定,揮舞著毛筆,猶若一位精靈在書法紙上跳舞。
那筆法的柔軟性,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可謂是紅蓮映水,碧沼浮霞。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只是一行字落下,費老和石老眼中猛地閃過一絲精光。
君忘塵這行書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用筆細膩,結構多變,實在妙不可言。
“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入門三分!”
幾個點評者瞳孔一縮,絲毫不敢相信這是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寫出來的字跡。
紫峰鎮眼中精光湧動,震撼得無以復加。
君忘塵寫出來的那一行字,僅是一眼,便有種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感覺。
可謂是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旁邊的紫寒煙見狀,也是忍不住心生崇拜。
雖然她不懂書法,但看著君忘塵書寫時筆尚外拓,已有飛鳥鶱騰之勢,濃纖折衷,乃愧其精熟,可見其書法非同一般。
眾人的震驚面色絲毫不影響君忘塵發揮,此刻的他,早已將內心融於書法當中。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筆落一氣呵成,兩段話徐徐落下,兩老身影一顫,好似看見了極其駭人之事。
這一剎那的君忘塵心儀手追,但易翻為曲,減去分勢,用筆尚內抵,不折而用轉,所謂右軍一搨瓘直下,將行書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
“清風出袖,明月入懷……這這這……這就是王羲之的筆法.”
幾個點評者身軀顫抖,幾乎失聲驚呼。
書聖王羲之志存高遠,富於創造,從不曾在前人腳下盤泥,依樣畫著葫蘆,而是要運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為我服務,不泥於古,不背乎今。
他把平生從博覽所得秦漢篆隸的各種不同筆法妙用,悉數融入於真行草體中去,遂形成了他那個時代最佳體勢,推陳出新,更為後代開闢了新的天地。
這也是王羲之“兼撮眾法,備成一家”因而受人推崇的緣故。
而現如今的君忘塵,無論是筆法,還是筆風,都與王羲之沒有半點區別。
他所寫出來的字,包含了氣度、風神、襟懷、情愫,雄秀之氣,出於天然,充分體現了古法之變。
可怕!實在太可怕了!這君忘塵不過是一個二十歲的青年,卻能將書法達到媲美王羲之的水平!不會錯的,這就是真正的……天之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