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章 昏官斷案

“你!”縣令大人指了指跪在一旁的段治平問道:“你說這八年都在幫金家打理生意,還有為金家人鞍前馬後,可有證據?”

段治平見縣令大人似乎對自己的狀詞多了幾分信任,心中暗喜道:“回稟縣令大人,金府上下的僕從、鋪子中的店小二以及鋪子整條街的街坊們都是我的證人,我每日一早便去鋪子上,那周圍商鋪的老闆小廝都知我為人,可尋他們來作證。”

縣丞讓手下立刻去南園街巷尋幾名街坊來查問證詞。

此處離南園街巷不遠,官差還未走出衙門,看熱鬧的街坊鄰居中有人舉著手說道:“小人便是南園街的,在南園街開了間麵館攤,我可替段公子作證。”

人群中嘈雜一片,好幾個人都小聲說著在當鋪見過段公子守店。

縣丞見狀,更覺得段治平所言非虛,況且金家小姐金霖兒刁蠻任性的名聲早就遠揚在外,此刻街坊鄰居更是對她指指點點。

縣丞道:“堂下金氏,證人證詞皆在,你可還有話說?”

金霖兒倒也算是穩得住,她掏出方才段治平按過手印的休書,又從王嬤嬤手中接過帶來的賬簿,一併遞交給縣丞道:“大人,段公子所言非虛,八年來他確實為我們金家盡心盡力,所以我們金家也沒有虧待他。”

“第一張是我寫的休書,段公子出府我們金家也出了兩千兩銀子算是撫卹他多年來在金家的功勞。”

堂下眾人唏噓不已,都在說商賈之家沒有人情味,都是拿錢辦事,冷血至極,卻又聽金霖兒開口。

“以及給金公子治病的錢。”

“哦?是何疾病?”縣丞知曉此病大概與二人關係有關。

“回大人,是不孕之症,段氏瞞著我們全家,直至今日我們才知曉此事,民女雖未讀過什麼書,但也知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道理,我們金家整日都在為留後苦惱,可段氏他硬生生將不孝的帽子扣在我頭上,讓我替他頂了罵名,因此我今日才休了他。”

“另外三本是我們金家這幾年來日常開銷的賬簿,大人可看到段公子每月一個人的開銷就有百兩,其中也包括了他私下偷偷治病的銀錢,他贖妾室梓音所花的零用錢,抬梓音進門的聘禮錢也都是金家給他的。”

堂下眾人笑作一片,一是笑男子竟也有被休的,真是奇事。二是笑金家老臉算是丟光了,拿這些房裡的私密事全都搬到公堂上說,也是少見。

段治平早在寫狀書時就想清楚了,自己的病情大概是瞞不住的,對他來說,拿到錢才是更重要的。

未來只要病能治好,又不缺錢花,哪還管旁人嚼舌根。

“縣丞大人,這與草民的病有何關係?我只是想要回妾室梓音,無論我有沒有病、這錢是誰出的,梓音都是我納進門的啊。”

說罷,段治平又將一份寫著自己名字的聘書遞交給縣丞。

縣丞看過聘書點了點頭,當下便準備敲驚堂木念判詞。

梓音心中一涼,難不成今日真要跟姓段的走?

她趕忙向前一步跪倒在地,面上早已掛上了淚珠,看得人很是心疼。

“縣丞大人,求求您讓我留在金家吧,我不願同段公子走。”

圍觀群眾又是一陣指指點點。

“真是個不知好歹的,段公子為了救她不怕自己那些事鬧得天下皆知丟了臉面,可她居然不肯走。”

“定是不想跟段公子過苦日子,金家便是再苛待她,好歹也是個金窟窿,有吃有穿的,挨點打又算得了什麼?”

“要我說啊,就是煙花柳巷的,哪能忍受得了獨守空房的寂寞,定是段公子滿足不了她。”

滿堂的汙言穢語,簡直不堪入耳。

金霖兒也沒想到什麼證據都呈上去了,明明是她們佔理,可為何大家都帶著世俗偏見,瞧著他們一個是商賈人家,一個是花柳巷出身的姑娘就任意欺辱,卻將擺明了想要訛錢的段治平當做好人,這不是顛倒黑白嗎?

“荒唐!你既然已經收了段氏的聘禮,便是段氏的妾室,你不想跟隨段氏那是你們二人的私事,你當下堂後再與段氏私下說清楚,哪由得你在堂上胡鬧。”

“堂下金氏,若沒有新的證詞要呈上,本案便結了。”

縣丞拿起驚堂木,正準備拍下結案,卻聽堂下有人喊話。

“縣丞大人,金氏還有證人作證,勞煩縣丞大人耐心聽完再做論斷。”

縣丞心道:商賈人家全都不講規矩,心中很是不快,問道:“何人驚擾斷案。”

金夫人和梓音也是意外抬頭,瞧見姜綰閒庭信步走到堂中。

姜綰本來已經回了茶館,正巧遇到先前賣給她鋪子的老先生,老先生看鋪子開張,特地故地重遊,來討杯茶吃。

茶喝到一半,姜綰便聽僕從說金府那邊出事了,金公子被休出府,不甘心硬要討了梓音姑娘,見金家不鬆口已經告上了公堂,金夫人和梓音姑娘眼見著要輸了官司了。

姜綰慌亂之下趕忙掏出系統想辦法,點了一通技能思緒全無。

老先生見她愁容滿面,上前問姜綰:“可是出了什麼要緊事兒了?”

姜綰一抬頭,技能落在老先生頭上,顯示出一條關係線,沒想到老先生竟然是金公子的教書先生。

她請求老先生上堂作證,只需如實說一說段治平往日唸書時的為人便可。

原本教書先生都最在意名聲,這種自砸招牌的事情自然是輕易不肯的。

可老先生已準備告老還鄉,一個年過半百的人心中豁達灑脫,當下便應下了。

姜綰向縣丞行了一禮:“妾身是樂陽侯之妻,同金夫人、梓音姑娘都是好友,也知道此事箇中緣由,今日便將證人帶至堂上,還請大人審問。”

縣丞沒想到堂下這個纖弱貌美的年輕女子竟出身世家,聽聞樂陽侯兩位正妻,一個是相府蘇氏嫡女,另一個是太師府李氏嫡女,這兩家換做是誰他都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