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嗣成看孫修說話越來越離譜了,還說帶來了,要是給那三個老狐狸抓住了把柄,你以後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孫修,還不退下,你才十八歲,有些事情不明白。這是商議國事的地方,不是開玩笑之地。”
又對另三位閣臣道:“他昨天晚上喝多了,說胡話呢!”
說後,狂使眼色,讓他趕緊滾蛋!
另三位翻了個白眼,你說這話。不就是讓我們不要跟個小屁孩計較嘛!
孫修明白,這是老丈人在維護他,但自己可是有底氣的。使了個眼色,叫他放心。
“皇上,就在門外,我都帶過來了。”
寧皇一拍腦門,你平時那麼聰明,今天是怎麼了?你沒看見,你老丈人是叫你趕快滾嗎?
哎!算了,就看看吧!到時就說他喝多了。
“那好,就帶上來了吧!”
十幾位羽林抬著三口大缸來到殿上。
眾人看見缸中有綠色的藤蔓,剛從四輔升為三輔的韋彥疑惑的道:“樂安侯,這就是能畝產四千斤的糧食。”
“對,這個就是,我稱他為紅薯。”
韋彥走上前去,“可這葉子怎麼當糧食,你說是一種菜食還差不多。這個可填飽不了肚子呀,再說一畝也產不了四千斤?”
張嗣寧一看,以為女婿孫修玩砸了,怎麼辦?只有給他擦屁股呀。
“如果一年產個三季,馬馬虎虎也有四千斤了,喂家畜也是不錯的呀!他剛才說糧食,也沒說是給人吃的。”
說完,尷尬的笑笑,自己也覺得圓的特別勉強。
可孫修又冒出一句,“張閣老也覺得葉子喂家畜比較好?”
張嗣成一愣,恨不扇他幾耳光。
另三位也撫著鬍子,笑笑不語。
寧皇見場面比較尷尬,一拍桌子,“下次說話分清楚。是給人吃的,還是給家畜吃的。
你下去吧,這個還是有點用的,算計你一功,你下去吧!”
雙標,妥妥的雙標,另三位閣臣撇撇嘴。
“皇上,你還沒有看呢?此物稱為紅薯,一物兩吃,人主要是吃他的根部,家畜可以吃葉子。”
孫修環顧四周,指著殿外一名金瓜武士道:“你進來,將缸砸開。”
金瓜武士進入殿中,看著寧皇。
寧皇一聽不是吃葉子,是根,頓時又有了興趣,對金瓜武士點點頭。
金瓜一揮,大缸頓時破碎,泥士灑了一地。孫修擼起袖子,扒開泥士。
扯出一串紅薯,掂量掂量,比府裡的那一棵要大一點,估計有三十斤。
眾人也大吃一驚,這麼大的一大串。寧皇眼神一凝,從龍椅上走了下來。
從孫修手中接過紅薯,掂了掂,大約有三十斤。
又拿過金瓜將另兩缸砸開,也是差不多的產量,“這是哪來的?”
“上次抄林家時,從花園裡發現的。據他家的花匠說,林家人當他是一種水果,真是暴殄天物。
因為我發覺這玩意可以當糧食,雖然不能當主糧,但卻可當作輔食。可以大大減輕糧食的壓力。”
“這個好種嗎?”
“皇上,這紅薯最大的好處是不用大量佔用耕地,只要排水好,水肥跟上,沙土也能種植,吃不完的也可以喂家畜。”
首輔謝建接過紅薯,“樂安侯,這個真能代替糧食嗎?”
“我說的再多也沒用,大家可以試吃一下。”
寧皇立即叫孫修指點御廚做出了紅薯飯,烤紅薯,蒸紅薯等最基本的做法。
做好後,三省殿傳來一陣香甜的氣味。寧皇伸出手,抓了一個紅薯,吃了一口。
眼神一亮,又吃了幾口,還對另幾位道:“大家都嚐嚐。”
眾人拿過紅薯,都品嚐起來。謝建吃了幾口,味道香、糯、軟,味道相當不錯,很適合他們年齡大,牙口不好的人吃。
他看了看孫修,馬上跪下,“皇上,這是天降祥瑞呀!這麼多年來皇上殷勤治理天下,上天賜下的福澤啊!我等恭賀皇上,賀喜皇上。”
眾人一愣,不愧為首輔,老官僚了,腦子就是反應的快,馬屁拍的槓槓的。
誰叫我們只顧著吃紅薯呢?忘記拍馬屁了。
眾人雖然覺得拍的有點遲,但要是能拍出風格,不落俗套也能拉一下分。
於是,馬屁聲此起彼伏,拍的寧皇飄飄然,彷彿都要直入雲端了。
孫修見此,也是目瞪口呆,他終於知道了。我為什麼上輩子就是累死了,也是一個小職員。
光幹活你是升不了職的,光拍馬屁也是不能長久的。只有能幹活,能拍馬屁的人,才能站在人生頂端。不信,你看這四位閣老。
孫修發現拍馬屁的功夫不是誰都能練成的,馬屁要想拍的恰到好處,又不能讓人覺得虛假。
從中又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是一種深奧的技能。
超高的情商,還要掌握氛圍,察言觀色,眼神要真誠,把握時機,要在眾多馬屁精中脫穎而出,不落熱套又要讓被拍者心中歡喜。
這個臣妾做不到啊!我只有靠領先這個時代的知識作弊了。
馬屁聲中,寧皇看著旁邊目瞪口呆,張大嘴巴的孫修。
臉上也是微微一紅,這個功勞可是他的,結果讓那幾位老狐狸一拍,功勞是上天是給我的,孫修只是個送快遞的而已。
寧皇咳嗽一聲,馬屁聲暫停,四人還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好久沒有拍的這麼爽了。
進了內閣,都是別人拍我們比較多,今天,四人一試身手,看來寶刀未老啊!
“樂安侯,這些紅薯,你還有多少?”
“我在城外的農莊裡,還種了十畝留種。”
“好,這些不能吃,要留著做種,著戶部開始推廣。朕要二年以後,寧朝再無餓死之人。”
“吾皇聖明。”
謝建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皇上,如果涼朝得到了紅薯怎麼辦?他們的軍力可是勝於我朝的。
以前,他們因為耕地不多,以畜牧業為主。每次和我朝征戰,都是因為糧草不濟,加上我軍奮勇拼殺才逼退他們的。
要是得到了產量如此巨大的紅薯,我們北方的壓力,豈不是要大大增加?”
眾人沉默了,這是兩難,要是推廣種植了,想不讓涼朝得到種子,是不可能的。
可是不推廣種植,那我們得到這紅薯幹嗎?好像有一點抱著金碗去討飯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