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75章 文成異心,噶爾貴族

兩道傳位詔書,但卻無人可以證明這兩道詔書之中究竟是哪一道是真,哪一道是假,這個時候的吐蕃不亂成一鍋粥才怪!

最為關鍵的是,岑文字的手中,是真正的有硬實力的。

隨從文成公主入藏的那些人,雖然在上高原的途中折損半數,但剩下的那些,可卻都是實打實的兵馬,就算是那些所謂的奴隸,也同樣是披著奴隸之名的精兵。

而他們的這支兵馬,可是裝備精良,相當一部分人可是直接裝備了鐵甲的。

至於吐蕃,這些年就算是發展再迅速,可是,也沒有一支有資格披鐵甲的兵馬。

鐵器,在草原之上那是真正的稀缺資源。

之前的草原,他們可以透過商業手段獲得鐵器,之後的元蒙,甚至還開發出了鐵礦。

但是,高原之上可就沒辦法發展商業了。

讓那些商人上高原,這一路上的損耗,就算是商業價值再大,但也賠不過來!

故而,岑文字依靠這麼一支軍隊,那是真正可以直接給文成公主站臺的。

這支兵馬,就算是最少,都能夠對抗他們三倍數量的吐蕃兵馬,甚至是更多馬。

更不要說是,他們這一支部隊之中,要名將有名將,要猛將有猛將,要謀士也有謀士。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

當然,讓岑文字頭疼的是,這些年,文成公主已經不是那麼好控制了,尤其是松贊干布死了之後,更加是一副要脫離他們控制,由棋子轉為合作方的樣子。

畢竟,站的位置高了,時間短,或許還不會產生什麼異心,但如果時間一長,就算剛開始沒什麼異心,但這個土壤也足夠幫他們滋生出異心了。

松贊干布已死的訊息傳出來之後,更是讓文成公主的異心膨脹到了極致。

尤其是,文成公主雖然是一介女流,但自身的能力可是不俗。

她雖然並不是真正的大晉宗室,但是,要選擇一個人入藏的話,大晉也不會隨便選一個宮女的,能力不達標的話,壓根沒這個資格。

文成公主入藏之後,是要作為松贊干布的正室的,這種位置如果不安排有能力的,而是一個蠢貨的話,岑文字他們再怎麼樣也會寸步難行。

所以,岑文字這一支人馬,如果想要發揮出作用的話,對於文成公主的個人素質要求,可不可謂不高。

可以說,文成公主這個位置,是大晉在高原之上的核心位置。這個位置如果不穩的話,岑文字他們想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立場。

而文成公主,更加是對於岑文字這些人有著天然的大義之名。

不管她之前是什麼身份,但當她受封為文成公主入藏和親的時候,那她就是大晉的公主。這個身份,對於岑文字這些人,有著天然的大義和身份上的壓制。

而這種有能力的女人,十幾年身居高位,也更容易滋生野心。

在大晉,她只是一個簡單的宮女,將來歸晉之後,就算是功勞再大,但地位也是有限的。

反觀她在吐蕃,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如果她的兒子能夠繼承大位的話,那她更加會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故而,不要說文成公主之前只是一個宮女了,就算是真正的大晉宗室,就這一點上,她的選擇也會有一個明顯的傾向。

畢竟,就算是真正的大晉宗室,但大晉的郡主有很多,大晉的公主也有不少,而吐蕃之主的母后,卻只會有一個。

中國的歷史之中,歷朝歷代之中,孃家人想要造反,可是,作為妃子皇后或者是太后身份的這些女人和孃家站在對立面上的例子,可是數不勝數的。

這種種的原因下來,這位文成公主已經和岑文字不再是最開始那樣完全一條心了。

不過,至少在現在,雙方還沒有撕破臉,

那一位想要將他的兒子扶上去,還離不開岑文字的幫助。畢竟,她們身後最大的後臺就是他們。

在她的兒子成為真正的吐蕃之主,甚至坐穩這個位置之前,她還沒有資格和岑文字翻臉。

也正是在內憂外患之下,這段時間的岑文字本岑,可是頭大的很。

岑文字已經修書一封派人發向洛陽,說明情況了,但是,也僅限於說明情況,而並沒有指望大晉可以出兵來幫忙。

一來,出兵高原,這個代價太大。

當初文成公主入藏的時候,在有人接應的情況之下,這一路上人手都直接損失了一半。

而不管是大晉又或者是元蒙派使臣入藏,都是一次性派出六七個,甚至是十幾路分開出發,就是知道他們這種大多數到不了。

更不要說,真正的出兵了。

這個損失,大晉能夠承擔的起?

二來,以高原的通行,等他的資訊傳到洛陽之後,再從洛陽出兵,就算是兵馬順利到達,只怕是這一兩年都過去了。

到了那個時候,奪位之戰恐怕都落幕了。

故而,大晉壓根就沒必要派兵干預晉。

三來,本土大晉出手,那麼就逼著原本要內鬥的吐蕃聯合在一起嗎?

對於岑文字來說,大晉在金銀及各類物資上的幫助,比起派兵干預,對於岑文字來說有用的多。

再則,岑文字自認在這一場另類戰鬥之中,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

畢竟,說白了,高原不是他的高原,故而,為了拉攏吐蕃的那些大貴族,別人不敢許的那些承諾,但是他卻敢許。

就算是許下承諾,在高原形成了什麼隱患,但岑文字也不會真的在乎。

高原之上的那些大貴族還是很有實力的,將這些人拉攏過來,再配合岑文字自己,是真正能夠主導這一場奪位之爭的。

惟獨吐蕃這些大貴族之中為首的噶爾家族,是岑文字最大的絆腳石。

噶爾家族之中,噶爾·東贊,也就是祿東贊,作為吐蕃頂級文臣,在這個突破之中,本就影響力不俗。

而他的兒子論欽陵,更加是吐蕃的第一名將。

這兩父子聯起手來,在吐蕃的這場亂劇之中,是個人都得頭疼。

這兩父子,顯然,都想要利用這一次事件,更進一步,成為吐蕃真正的權臣,以把握吐蕃的朝堂。

故而,雙方完全是站在了對立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