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8章 大意了不是。

“真好看啊。”

“丞相的補服果然好看很多啊。”

“仙鶴嘛,氣質就格外不同。”

“人靠衣裝啊,二叔這一身真是比以往英俊太多了。”

姜二爺忍無可忍轉身看向幾個小崽子:“看猴戲呢!”

一聽這聲,姜執月和姜宛白幾個齊齊躲到姜提玉身後去。

姜二爺磨磨牙:“有這麼好笑嗎?”

“到底你們爹和二叔是升官了,不是昇天了。”

“笑笑笑,沒個正形兒!”

言老太君正從內室出來,見正廳幾個小的都躲在姜提玉身後,又見次子少見的氣急敗壞。

言老太君忍不住笑了笑:“這麼熱鬧。”

姜二爺轉身,恭敬地向言老太君行禮:“母親安。”

“祖母安。”

姜執月幾個也從姜提玉身後出來,給言老太君行禮。

言老太君上首入座,正色看向次子。

“聖人恩德,予你丞相之位,今日是你以丞相身份上朝的第一日。”

“阿孃就在這兒,目送你去。”

言老太君很清楚次子這個丞相之位是怎麼來的。

他甘願成為榮安帝手中的棋子,就為了保住英國公府。

這個丞相之位不過是榮安帝為了制衡謝稷的手段罷了。

言老太君的話說完,姜提玉與姜執月等人也正色對姜二爺拱手:“送二叔\/阿爹。”

姜二爺眼底有點兒溼意。

他笑笑:“又不是出征上戰場,都高興點兒。”

姜宛白笑起來:“那阿爹今日下朝早些回來,給您做好吃的。”

姜二爺轉過身,瀟灑地擺了擺手。

他一路從春暉堂走到英國公府門口。

上馬之前,他抬頭看了看英國公府的牌匾。

這樣簡單的四個字,承載著的是姜家的滿門榮耀。

“走吧。”

姜二爺一夾馬肚,往皇宮的方向去。

-

今日早朝眾人都在翹首以盼,這位新姜相的到來。

姜二爺寵辱不驚,眾人等待之時,一路與原本的同僚打招呼。

毫不客氣地站在了謝稷從前所站的位置上,神色自若。

言太傅抬眼看了看姜二爺的狀態,微微一笑,看來平章接受得很好嘛。

在言太傅之後,還有更多的人都在悄摸觀望著姜二爺。

而武將那邊也有人在看。

畢竟,這位新任姜相的兄長是英國公,那也是與陸大元帥齊名的武將。

武將家裡出了個文臣宰相,這能不叫人驚訝嗎?

姜二爺對身後目光全不在意。

甚至還能十分自如地跟剛到他身側的福王閒聊。

福王都覺得那些人的眼神像是放著綠光的狼一樣。

姜二爺甚至還抬手拍了拍福王的肩膀,低聲道:“王爺,怎麼樣?”

福王被他問蒙了:“什麼怎麼樣?”

姜二爺道:“未來親家這官位,不算是辱沒了三公子吧?”

福王差點沒被他氣得個仰倒,這都什麼時候了?

怎麼還有心思開玩笑呢?

福王是替姜二爺著急的。

饒使他知道姜二這個人心眼子多得很。

但是他還是不由自主地替姜二擔心,謝稷可不是什麼小小伎倆就能被扳倒的。

如今皇兄甚至都沒有削掉謝稷的官位,他可還在國子監呢!

“你怎麼還笑得出來?”

福王簡直都要哭了。

姜二爺神色反而愈發輕鬆起來。

他好笑地看向福王,“王爺,我可是升官兒了。”

“這時候不笑,難道哭嗎?”

福王這下是真的服氣了。

不愧是你,姜平章!

言太傅也跟著緩緩笑了起來,平章這心態倒是很好。

福王著急也沒用。

畢竟這件事是聖人欽定,已經明旨昭告天下了。

“陛下到——”

海賢尖細的嗓音響起來,眾臣子們頓時肅然。

榮安帝從側殿過來,落座丹陛之上的龍椅。

臣子們紛紛低頭,舉著芴板,行禮。

榮安帝見著姜二站在平素謝稷站定的地方,瞧著還有模有樣的。

榮安帝也被自已的這個想法逗笑了。

姜二又不是第一日當官了,是自然是有模有樣。

榮安帝特地看了姜二爺幾眼,還被姜二爺發現。

他倒是膽大,直接就衝陛下一笑。

榮安帝挪開目光,他倒是忘了。

姜家這兩個,是慣會得寸進尺的。

朝堂之上,公然獻媚,這成何體統?

榮安帝只這麼想,全然沒有真的指責的意思。

甚至在大朝會的例行問答時,點了姜二的名,讓他來答。

問的正是江南道之事,三月有餘,不見喜訊。

姜二爺理直氣壯得很:“還請御史大人夜間安眠時多枕著決明子。”

御史都被姜二爺弄懵了,“多,多謝姜相關心。”

姜二爺嗤笑一聲,福王在旁默默補充道:“邱御史,決明子麼,明目退翳。”

邱御史一下就聽出來了,姜相是在嘲諷他!

理解的第一瞬間,邱御史的臉就漲得通紅:“姜相有話直說,何必如此譏諷於人?”

“譏諷?”姜二爺詫異:“御史大人方才還說是本相的關心。”

“怎麼,難道不是本相的關心嗎?”

邱御史指著他,手抖得不行:“你,你胡攪蠻纏!”

姜二爺冷笑一聲:“江南道局勢如何,不若邱御史親自請旨去看看?”

“明嘉九年渭南道貪汙案查了一年零七個月。”

“明嘉十三年戶部尚書田問安貪汙案查了六個月。”

“洪祥元年靖武侯竇彥貪墨百姓良田三百畝一案也查了四個月。”

“江南道總督貪腐,已有苦主訴至京城,甚至半路死亡。”

“如此惡劣之事,難道不應該查個清楚明白再上報?”

“又或者,邱御史你真正想說的是什麼?”

姜二爺所言都是先帝一朝比較有名的幾個貪腐案。

這幾樁貪腐案也的確費時費力,令人印象尤為深刻。

而江南道總督貪腐,是江南那邊的苦主千辛萬苦到了京城來才捅破了這件事。

當中銀錢都是小事,還有不少人命。

這樣複雜的貪腐案,豈是短短三個月就能查清楚的?

不過是邱御史想借題發揮,藉著英國公去江南道查案不力的由頭直指他姜濯罷了。

姜濯口齒清晰,有條有據,問得邱御史無言以對。

他也沒想到姜濯反應居然如此之快。

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