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院子竟然沒人敢吱聲,陳文龍心裡覺得實在好笑。
先前開門的跟班嘴巴試探地張開,又被陳文龍的氣勢嚇得閉上,最後哆哆嗦嗦地說。
“他、他不在,他昨天晚上就沒回來.”
陳文龍早猜到大半,但是不得出答案他偏不罷休。
有人說了,其他人也就敢出聲了,你一嘴我一嘴地,個個都識時務地跟趙平撇清關係。
“是的是的,他昨天天摸黑的時候就跑去城裡了,像有急事一樣.”
“是啊是啊,也不讓別人跟,那麼晚了,都沒車了,他愣是要走,我們也攔不住.”
“跟我們沒關係的,上你爸家鬧事那都是他的主意,我們沒什麼壞心思.”
陳文龍懶得跟他們掰扯,需知蠢也是一種獨具一格的壞。
因為太蠢的人總是能氣死別人,何嘗不是壞人的一種?“他不在,那就找你們.”
陳文龍二話不說,扯了張凳子就坐。
三個懶漢你看我我看你,每個人都是一臉慌張。
要知道陳文龍這種文化人是他們平常不敢招惹的,這年頭稍有不慎就會落得公開審判的地步,而文化人又向來能說會道。
他們這些混吃等死的人不想因為一點小事丟了小命。
這次要不是趙平說陳文龍家裡有錢,訛他一把血賺,他們也不會被拾掇著跟著上何家門。
陳文龍把他們挨個看了個遍。
有的是年紀小的時候爹媽因為饑荒餓死了,跟著村子裡吃百家飯混到這個年紀。
有的是不知道打哪逃難來的,沒個落腳的地方就跟著趙平混日子。
也有的是有家有門的,但是插隊愛偷懶,幹活又沒氣力,家裡人都看不上他,乾脆就混日子了。
陳文龍原本沒打算把他們怎麼樣,但是看著看著,突然又改變了想法。
他先問了趙平的去處。
“他去城裡幹嘛的,和你們說了沒有?”
“沒有,但是他一般就是去找小娘們兒,他癮大.”
農家漢子說話不害臊,直來直往。
“是的,要不就是去買酒喝,他酒癮也大.”
這個趙平,說句不好聽的,黃酒毒是一樣沒落下。
陳文龍記得他還有個上了年紀的老媽子,眼睛瞎了一隻,也看不了活,就靠給隊上燒火落口飯吃。
“童四,你自己說,這山上的林子是怎麼沒的?”
陳文龍不想耽擱時間了,直接抓住一個看起來懦弱的就開始問,眼神不善。
童四瘦得跟弱雞似的,經得住他嚇?這麼一問話就開始捂頭捂臉跟誰要打他似的,估計平時也沒少趙平的打。
“我真不知道,那天趙平心情好,讓我們幾個休息一天去城裡歇歇,我就沒待在護林站,回家丟了我爸一小撮菸草過了過癮.”
童四家就在村子裡,但是家裡只剩他爸一個人。
他爸是解放的老兵,當時為了報效國家,自己一腔熱血上頭,扛著家裡的鋤頭就跟著路過的解放軍走了。
童四他媽挺著肚子攆了二里地都沒追回自己的男人,後來整天以淚洗面。
可恨的是,那幾年,社會不太平,最動盪的時候,他媽也沒能逃過去。
等到童四他爸過了好幾年回來,童四早成了附近聞名的小乞丐。
也是齊了,童四他爸明明是解放英雄,回來的時候卻靜悄悄的,也不宣揚,也沒穿軍服,都傳他是做了逃兵了。
陳文龍仔細算了算,童四今年得有四十多了。
也沒成家也沒立業的,成天在村子裡撩閒。
他爸是個老煙槍了,脾氣很倔。
因為家裡女人沒得早,自己沉默寡言的,名聲又不好,這麼多年都沒討老婆。
童四自己吃著百家飯混到這個年紀了,家就跟個客棧似的。
“你們那天都出去了,趙平也出去了?”
三個人互相看看,都搖頭說不知道。
陳文龍心裡是早明白了七八分,這個趙平,賊喊捉賊。
自己偷偷拿杏子當嫖資,又無意發現陳文龍換得了這杏子。
心裡頓時就起了鬼心思。
只要把事載到陳文龍頭上,甭管最後栽贓的成不成功,反正趙平可以拿被偷當藉口。
逃避自己看管不利的責任。
這個趙平,打算盤打到自己頭上了。
“等趙平回來了,我再來找他.”
陳文龍用牙齒咬著腮幫子內側的軟肉,忍著心裡的火。
“你們幾個,無憑無據就敢誣賴,我寫封信到檢察院,你們幾個一個都逃不了!”
“別別別!我們幾個還不想死呢!”
“我錯了,我可不想像吳英他們家一樣.”
三個人被嚇得東倒西歪的,童四乾脆撲通一聲跪下來了,張口就是一句:“陳大爺.”
陳大爺聽得眉毛差點倒豎。
“您說,您有什麼吩咐,只要您吩咐,我們都聽.”
這童四靠著一張嘴吃遍百家飯也是有點眼力見的。
陳文龍等的就是這一句,立馬說:“去拿你們護林站的記載本來.”
童四不解其意,但是不妨礙他照著辦。
記載本到了眼前,但是不是要記錄。
陳文龍從中間撕下一頁,手上筆不停,頓時起草了三份“聘用合同”。
“乙方…童四、石萬山、楊欣三人,因誣衊甲方陳文龍在先,心生愧疚,迷途知返,特籤此合約,願意以自身勞動換取甲方陳文龍的信任。
“協議起草往後一年中,乙方三人應為甲方付出甲方要求的勞作,並承諾不偷懶、不搞歪門邪道.”
“若乙方違背協議,甲方可以寫投訴信到縣城檢察院,控訴乙方不當行徑…”陳文龍把合同挑著撿著唸了些,聽得其餘三人是暈頭轉向,大眼瞪小眼。
“是不是就是說,要給你幹活?”
楊欣是最先開門的那個,這會轉過彎來了。
陳文龍老神在在地說。
“我雖然這麼寫,但是我一個下鄉的,哪有什麼活給你幹?就是一個協議,以防萬一。
說不定,這一年我沒活給你們幹呢?”
陳文龍主打的就是給他們洗腦,洗腦協議沒壞處。
等他們稀裡糊塗地簽了之後再說。
其實陳文龍早想好了,後面治理旱災要人,發家致富也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