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3章 誰聽誰的

景郡王向墨浩林一望,說道,“御史臺上丞可是朝中三品,吏部侍郎同為三品,二人政見相和也倒罷了,若其中意見相佐,相爭不讓,豈不是耽誤時日?”

輕輕搖頭,說道,“不妥!不妥!”

是啊,如果意見不和,是誰聽誰的?宇文青峰也不禁點頭。

小靜安王謝霖含笑道,“既然是以吏部為主,墨上丞不過是協助,自然是以董侍郎為主!”

“不然!”

景郡王搖頭,說道,“御史臺有上參君下參臣之權,堪察官員過失,遠遠比考評政績重要,又豈能以董侍郎為主?”

小靜安王揚眉,說道,“此次只為官員升遷,調任黑巖州府,自然是以吏部為主,如今是人手缺失,才呼叫御史臺的人手相助,又怎麼能以墨上丞為首?”

景郡王道,“政績雖說重要,一個官員的品行自然當居首位,如此一來,自然是堪察過失要緊,董侍郎素來只在吏部,怕無法勝任.”

這一年來,這當朝兩王素來政見相和,沒想到為了官員的升遷,二人當殿起了爭執,你一言我一語各不相讓,而且各有依據,都是言之有物,一時倒分不出孰是孰非。

座上宇文青峰默聽片刻,一雙泛著精芒的眸子依次在二人臉上流連,但見二人雖然爭執,可是臉上神色都是淡淡,並不顯喜怒,更不見急切,倒似並不存什麼私心,不由微微凝思。

又聽片刻,最後擺手止住,向御史葉信之問道,“既然御史臺是堪察官員過失,那葉御史倒是與朕說說,這位御史臺上丞墨大人品行如何?”

那裡說墨上丞堪察旁人的過失,怎麼這一下子,就變成了考評他本人?滿殿的竊議聲頓停,齊齊向葉信之望去。

葉信之神色坦然,向上行禮,略一凝思,才道,“墨大人自從入仕,封為御史臺中丞,行事就素來坦蕩,堪察官員極為中懇,從不偏私,三年前升為御史臺上丞.”

宇文青峰見他停口,不禁揚眉,問道,“完了?”

“完了!”

葉御史點頭。

宇文青峰皺眉,問道,“別的呢?墨上丞可能當此大任?”

也就是說,剛才所爭的事,能不能以他為首。

葉信之躬身,說道,“皇上,方才所議,本就是墨上丞所提,已是如今能想到最好最有效的法子。

墨上丞之才,可見一斑,又何須多問!”

皇帝你問多了!這話說的耿直,令朝中眾臣不禁暗暗咋舌,宇文青峰倒是素知他的性情,也知道此人剛正不阿,斷斷不會為了私交就替墨浩林說什麼好話,倒也不以為意,輕輕點頭。

又想一瞬,問道,“墨上丞,你可有把握做好這樁差事?”

墨浩林向上行禮,說道,“臣自當盡心盡力,為君分憂!”

皇帝又向他注視片刻,想當初澤州府的一場大亂,此人脫穎而出,入朝為官之後,時時還能聽到他的政績,不由輕輕點頭。

只是……目光又不自覺向景郡王和小靜安王望去。

此人和羅、謝兩府走的極近,這麼大的實權交給他,實在有些不放心。

微微皺眉,向眾臣之首望去,說道,“衛丞相,你以為呢?”

衛東亭見問到自己頭上,不慌不忙的站出來,向上一禮,說道,“回皇上,墨上丞在御史臺六年,各級官員的優劣想來爛熟於胸,自然比一個諸事不知的新手要強些!”

當初墨浩林進御史臺,可是他衛東亭保薦的,明裡他又是峻王妃的表哥,此時雖說也摸不透他和羅、謝幾府的關係,可也不能說出什麼貶損的話來。

皇帝又哪知道他是轉著別樣的心思,聽他稱讚,倒微微放心。

這個墨浩林,不是透過正常的程式入仕,想來也是因為羅、謝幾府勢盛,才多所結交。

現在,就連丞相也說他好話,想來此人處事必然圓滑。

更何況,董侍郎可是衛丞相的姻親,他不趁機推舉董侍郎,卻為墨浩林說話,可想這墨浩林與衛府的關係更近一些。

再加上景郡王剛才的反對……想到這裡,宇文青峰主意已定,向執筆太監道,“擬旨,調任御史臺上丞墨浩林為吏部尚書,即刻上任,著手各州各府官員任免升遷,黑巖國各州府調配事宜!”

謝霖不過是外姓王,縱然與他有什麼攀交,倒也不怕,只要不是暗助景郡王圖謀不軌就行!“是,皇上!”

執筆太監恭應。

吏部尚書……大殿上一番唇槍舌劍,這墨浩林竟然連升兩級,一躍成為吏部尚書啊!而董伯懿一聽,頓時傻了眼。

他執掌吏部六年,本想趁這個機會正名,哪知道爭執之下,卻給自己弄來個頂頭上司。

心中暗悔,卻已無法。

御史葉信之卻忙道,“皇上!”

宇文青峰揚眉,問道,“怎麼?葉御史以為不妥?”

葉信之苦笑,說道,“墨大人之才,自然堪當重任,只是如今已到年關,御史臺正是堪察官員的要緊時候,此時墨大人調任吏部,御史臺又當如何?”

此事已不用商議,宇文青峰一笑,說道,“方才葉御史言道,御史臺要堪察官員過失,吏部要考評官員政績,都需要呼叫卷宗和派人前往查問,如今既然短缺人手,就請墨尚書多多勞神,御史臺的差事,等官員堪查之後再換旁人接管罷!”

這是身兼二職,捏住了所有官員的命脈啊!滿朝文武都不禁暗暗咋舌,可是聖意之下,誰又能說個不寫,齊齊躬身領旨。

西疆啊!與大梁相比,黑巖雖是小國,可是卻有不少州府富庶,更有許多險要之地。

諸王面上聲色不對,對聖旨恭奉,心中卻暗暗盤算,如何在這一次官員大升遷調動中,安插進自己的人手,壯大自己的聲勢,掌握一方的經濟命脈。

事到這裡而成,景郡王終於悄悄鬆一口氣,回頭與小靜安王互視一眼,眸中露出一抹笑意。

昨日提到此事,本是粗粗一個方案,並沒有詳細分剖。

方才看到皇帝神色,就知道他心有所疑,索性自己出來反對,也難得小靜安王配合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