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一章 準備修房子

李為民言盡於此了,好賴話都說了,至於傻柱聽不聽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不過李為民估計傻柱也就是三分鐘熱度,可能之前幾天會和小寡婦保持距離。

但小寡婦略施手段,傻柱就得淪陷,還會故態萌發。

舔狗就是舔狗!接下來幾天,正如李為民所料的一樣,傻柱每天上下班都收拾的很利索。

藍色中山裝也算乾淨整潔,頭髮都梳的整整齊齊,飯盒也不給小寡婦一家了,簡直像換了個人。

讓院裡的鄰居都有點好奇,紛紛詢問傻柱發生了什麼事,變化如此之大。

而李為民每天上班還是埋頭畫圖,不過比之前的設計冷軋模組時要輕鬆不少,因為產線剩餘的模組圖紙大部分可以直接用現成的。

也有實物作參考,只需要注意尺寸就行,其實說白了,熱軋和冷軋的區別就是軋製的溫度不同……所以進展算是相當快。

其實20輥冷軋生產線的難點一是粗精軋模組設計安裝難度大,二是產線安裝除錯好後,還需要經過多次試驗,方可確定壓力溫度的高低值。

只有各方面件都達到,才算大功告成,才能生產出合格的薄鋼帶板…………人一旦忙起來,時間就過得很快,轉眼都到週五了。

今天李為民下班先沒回家,而是順路在北新橋副食店停下。

花了三兩肉票和5毛錢買了八兩豬耳朵,雞爪不要票,也買了2斤,又想起主食還沒著落,又花了一斤糧票和2毛5,買了五個標粉饅頭。

買完了放挎包裡就蹬車向南拐進了對面的九道灣衚衕。

聽三大爺說,九道灣衚衕有不少家都是世代搭棚織蓆的。

有個叫老張頭的泥瓦匠手藝好,價錢也實惠,在這一帶很出名。

所以李為民就打算請他來給自己修一下房子。

按說,鑼鼓巷四合院的房子在整個四九城來說都是比較好。

無論方位、型制、用料都是一流的。

畢竟這是我韃清王爺們的小別院,偶爾也會來住上一住的!論方位,離皇宮也就七八里地,妥妥的一環。

論型制典型的大四進四合院,再加上那寬闊高昂的廣亮大門,那叫一氣派。

至於用料,它能差的了嗎?能跟大雜院一樣,下場大雪就能把屋頂給壓塌了?要是把那些個汙糟貓王爺、阿哥貝勒的給壓底下,那不是打我大清的臉嘛!打我大清的臉,我大清還不砍你的頭。

所以用的都是上好的料,東北的大松木,曲陽的花崗岩,琉璃廠的瓦片!可好歸好,可它終究禁不住時間和戰火的洗禮。

加之後來大院幾易之主,維護不繕,到本世紀四十年代,就變得破敗不堪了,還是到新政權成立後。

才由房管所出錢出人稍微修繕一番,分給了翻身當家作主人的苦哈哈們居住。

可畢竟己經過去十年了,好的也壞了,不少房間都有點漏雨了。

尤其是廂房和倒座。

而李為民住的東廂房就是這樣,下個雨屋裡便會漏雨滲水發潮。

趁這段時間雨雪少,把它修一下。

至於想在家裡搞個抽水馬桶,安個淋浴。

那你還是早點省省吧!不說化糞池、下水道不好走不好挖。

就說這房子是你的嗎?這是公家的房子,經過俺們房管所同意了嗎?所以裝馬桶,安淋浴的念頭,在腦海裡剛一閃出,就被李為民否決了。

還是老老實實每天排隊蹲坑吧,真想裝還是等以後自己買個房子再說吧。

李為民在衚衕向一位大媽打聽了老張師傅家的地址後,就騎車進了九道灣衚衕小巷,在衚衕小巷裡找了一會兒就感覺不對勁了,他迷路了!在一個巷口處停下身子看了看前後左右,這衚衕t處是灣!有死彎、活彎;有直彎、斜彎;還有彎連彎。

而且小巷寬窄不一,寬的有三四米,窄的只有一個腳踏車車把寬。

自己七繞八繞之下,徹底迷糊了。

得找個人再仔細問問,不過好在向右邊騎了幾十米,一個院門口,有幾座大爺坐著在下象棋,上前詢問道:“幾位大爺,你好,我想問問那位會幹瓦匠活的老張師傅家住在哪裡?”

“老張家啊,你順看這個巷子一直往前走,看到院門口有顆大槐樹就是他們院了.”

一個的現戰的大爺給李為民指了指方向後說道。

“那謝謝你吶”這下應該不會迷路了吧,李為民照著剛才大爺指點的方向騎去,不一會兒就看到一顆一人抱粗的大槐樹,樹下這有幾個小蘿蔔頭正撅著屁股不知再看什麼。

幾個小蘿蔔頭見有人來,都抬頭看了起來,李為民在院門口支好車,就對著這幫渾身泥土的小蘿蔔頭笑著問道:“幾位小盆友,你們再幹什麼呀?”

“叔叔,我們在灌螞蟻窩”幾個小蘿頭爭先恐後的答道,特別是一個抱著鹽水瓶的“鼻涕蟲”聲音最宏亮,說完函又吸溜一下鼻涕。

把快到嘴邊的鼻涕又吸了回去。

看著這幫動作不雅但卻很有禮貌的熊孩子,李為民又笑著按著問:“那你們知道有一個會修房子的是哪家嗎?”

“我知道,就是他們家”另一個小蘿蔔頭指著“鼻涕蟲”喊道……鼻涕蟲帶李為民進了院,就衝著前院的主屋大喊:“爺,有人找你”李為民剛停好車,就聽主屋裡面傳來一聲“誰找我呀”,話音剛落屋內就走出一個五十出頭的老師傅,看樣子他就就是老張師傅了。

“張師傅,是我找您.”

“你找我幹嘛?是修房子嗎?”

“對,我家裡有點漏雨,聽說您手藝好,就來找您看看”“你住哪”“鑼鼓巷95號”“那你等一下,我去推車”……李為民和張師傅騎車來了四合院,剛到院門口,就遇到“門神”閻老西正好從學校下班回來,閻老西見李為民後面還跟著一個人就好奇的問了起來:“為民,這位是?”

“三大爺,這位就是你說張建文張師傅”“是張師傅啊,快請進,我是這院的三大爺……”李為民有點納悶,今天這老西怎麼這麼熱情,難道又要算計什麼嗎?李為民家,老張師傅把房間裡裡外外給仔細看了一遍,又讓李為民找了個梯子他爬上去打量著屋上瓦片,翻看了好一會兒才下來。

張師傅下來後接過李為民遞過來的臉盤和毛巾,洗完手後就想先聽聽李為民的要求,得知除了換瓦片還要重新粉刷牆壁,聽完就在心裡計算起整人工和材料用量。

心裡有數後才開口:“我大致看了一下,屋頂有不少瓦要換,再加上刷牆,估什得7,80片瓦,1袋“大白”粉,40斤石灰,1袋水泥,還要半車沙。

你看你是打算自己準備材料,還是包工包料?”

材料“商城”裡雖然有賣的,但怎麼取?總不能像平時買票買菜一樣,隨手掏吧,還得從放面用車子拉進院。

李為民可沒那閒工夫折騰這個,再說了,就是從商城買也便宜不了多少。

“包工包料吧”“40斤石灰2塊錢,一包水泥3毛7,80塊瓦……加上人工得13塊5毛.”

“行,就按這價”“什麼時候開工?”

“明天準備材料,後天正好是星期天,可以開工,你看怎麼樣?”

“沒問題”張建文和李為民談妥了,就打算回去了,可李為民卻把他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