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瞧你說的,我們食堂還有好幾個大師傅呢,難道少了我這張屠戶工人就吃帶毛豬了”“話是這麼說,可誰讓你的廚藝最好呢!你這一撒手,食堂飯菜的口味最起碼降低兩個檔次!”
李為民這話還真不是吹捧,不說傻柱燒小灶的水平,就是大鍋菜在紅星軋鋼廠也是數一數二。
“嘿嘿,好兄弟,還是你懂行.”
幾人有說有笑地到了軋鋼廠禮堂前的廣場上,打眼一瞧,已經站了有二三百人了,這還不算後面源源不斷趕來的。
廣場上男兵女兵可算是涇渭分明,男民兵們擠在一起抽菸吹牛打屁,由於都是年輕人,火氣旺,三兩句不合就開始推搡起來。
倒是女同志們雖也三三兩聚集在一起嘰嘰喳喳,氣氛還算和諧。
李為民和傻柱幾人也在廣場一角抽起煙來,李為民掃過禮堂大門上掛著的“首都紅星民兵營62年秋季開訓誓師大會”的橫幅和下面的簡易會場。
領導們還未就位,估計還得等會兒。
等煙抽完了,人差不多也都基本到齊了。
這時廠領導才陪著一位穿著58式陸軍夏常服的解放軍同志步入會場。
李為民看領章是上尉銜,應該是一位連級軍官了。
又見王副廠長拿著個鐵皮喇叭對著眾人喊了起來。
“喂喂,同志們,安靜!我是紅星軋鋼廠民兵營的營長王維舟,現在我開始點名,點到名字的同志喊到,並依次排好隊.”
人群聽完立馬安靜下來,雖然只是鐵皮喇叭,但王副廠長天生大嗓門,廣場上的幾百號人都聽的清清楚楚。
只見王副廠長,拿著花名冊,開始大聲的點起名,“週四海”“到”“一排一班”“陳小二”“到”“一排一班”……“何雨柱”“到”“八排二班”……“李為民”“到”“八排三班”……眾人也都依次排好了隊,整個民兵營大概有小400人,按“三三”制編成了九個排,技術科的幾個人基本都編在八排二班和三班了,而九排則是女兵排。
一水的巾幗紅顏。
楊廠長宣佈誓師大會開始,然後就是楊書記開始發言,無非是訓練的重要意義云云並宣佈民兵營每排輪流訓練半天,1至5排上午,6至9排下午,其餘時間繼續勞動。
而後王維舟營長也代表了民兵營表了決心……大概9點多鐘,各排就分散訓練了,每排都有一位解放軍同志擔任教員。
和後世的大學軍訓差不多,也是從佇列訓練開始,立正、稍息、向左向右轉等等,不過比起後世的軍訓,現在的民兵都是有相當有軍事基礎的。
而且所有參加集訓的民兵,每人發一套新的工作服,一頂藍色的帽子,算是軍裝。
整整一週時間,都是在立正、稍息、齊步走的口號聲中度過。
而李為民也是每天上午畫圖,下午訓練。
雖然每天只工作半天時間,但效率卻一點也不比之前差,反而畫圖畫的更加得心用手了。
此外每天晚上6點至8點是集中學習時間,重點學習時事政治、軍事理論和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中的英模事蹟以及現有各種武器的構造、拆裝和操作等。
10月22號那一天,民兵營開始全副武裝長途行軍拉練,要求早上五點半就要到廠裡集合。
李為民早早就騎著腳踏車帶著傻柱到了廠裡,今天食堂六點就開飯;傻柱也難得不用自己動手,等著吃現成的。
飯還行,白麵饅頭加鹹菜管夠,還不用自己掏錢。
吃完早飯,各連排就開始集合準備到軍械庫去領槍支彈藥了。
隊伍集合好了,王營長又再次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項,如槍彈分離、槍口不能對人等等一大堆。
大家早就心急難耐了,終於營長大人發話了。
“全體都有了,目標軍械庫,跑步走”,雖然仍是一如既往的大嗓門,但在大家耳裡卻如同仙樂一般!各排立馬開始向廠軍械庫跑去。
廠裡的民兵軍械庫是原來的一箇舊倉庫改的,整個庫房都沒有窗戶,只有一個大鐵門,由保衛科的四名保衛幹事持槍把守。
檢查命令無誤後,兩名幹事才緩緩開啟了鐵門。
我的乖乖!整個小倉庫都快放滿了,李為民遠遠瞧了一下,武器裝備很齊全。
有迫擊炮,輕、重機槍,三八大蓋,捷克式……還有一摞摞擺列整齊的彈藥箱、雷管炸藥等等。
看著這一排槍,口水都快流出來了,試問哪個男孩子不喜歡槍,李為民也不例外。
雖然原身參加民兵打過幾次槍,但自重生以來還自己還沒玩過。
而後世李為民也就是在大學軍訓時用五六半打過五發子彈以及後來到美國旅遊時在一個華僑家開的私人射擊場打過一次槍。
這次參加民兵訓練早就盼著能摸摸槍了,心裡早就跟那貓爪子撈一樣,太癢了。
三八大蓋不錯,捷克式也還沒玩過,那馬克沁重機槍看著就很過癮。
一時間都是在想選哪個好呢,看著這麼多槍,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李哥,快走啊,到咱們了”後面的周愛國推了推自己,自己才從幸福的煩惱中清醒過來,準備進倉庫選槍。
剛走進倉庫大門,就見傻柱扛著一把捷克式輕機槍、武裝帶上還插著兩個彈匣,耀武揚威的迎面走來。
瞧那神氣勁,騷包的不行。
“為民,怎麼樣,看哥選的槍帶不帶勁”邊說還得意地用右手拍了拍槍,得意的向李為民炫耀起來,李為民有點眼熱的衝他升了個大拇指,引的他笑的後槽牙都露出來了……李為民本想選那把美製卡賓槍,槍短重量輕,還能連發。
但保管員說卡賓槍沒有子彈了,得換一把。
最後只能選了一把三八大蓋,領了三十發子彈和三顆手榴彈。
而周愛國這小子,也眼饞傻柱的捷克式,也不怕累,居然樂呵呵地選了把“大盤機”扛肩上。
領完槍後,大傢伙把槍斜背在背上。
這一身全武行的打扮,讓領到槍的每個人,全身上下都叮噹亂響,像模像樣地顯示出一身戰場上的殺氣。
早晨七點整,全體民兵營按編制統一列隊出發。
從軋鋼廠大門出來,就向東北方向前進。
一路上大家默默無語渾身是汗,踏著整齊的腳步,刷刷刷地緊張的行進著。
這時,三八大蓋和大盤機的差別就顯了出來。
李為民的槍始終斜背在背上,而周愛國的大盤機又大又重,從這個肩膀頻繁換到另一個肩膀,越換越時間越短。
周愛國臉也紅了,人也開始喘起了粗氣,但還在咬牙堅持著。
唉,這小子這下是遭罪了!李為民也看的不忍心了,就對他說道:“愛國,咱倆的槍換一換吧,你的槍太沉了。
我看你快堅持不住了”“李哥,我還行,還能堅持得住““行個屁,給我”不由分說,就搶過大盤機扛肩上。
並把三八大蓋給了他。
“李哥,謝謝你”小周揉著肩膀,感激地對李為民說道。
“沒事啊!不過待會這槍可得讓我過過癮.”
“沒問題,我領了不少子彈……”“大盤機”,學名“捷格加廖夫輕機槍”,在上世紀二十年代,由蘇聯人捷格加廖夫研製成功,裝一個47發彈盤,當年志願軍在朝鮮戰場就用它狠狠地揍了美帝。
槍一上肩,就感覺這槍快有20斤重了,估計有三八大蓋二三倍重了,幸虧李為民現在身體素質還不錯,雖不輕鬆,但也還能承受的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