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通面露困惑,不解地追問道:“既然一樣是當官,能在地方上建功立業,開疆拓土不也挺好?”
王瑃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緩緩道:
“周兄你只見其表未窺其裡。為官之道,看似殊途同歸,實則門檻重重,難就難在擇木而棲。在何處入仕實則關乎著仕途的起點乃至最終的成就。”
周通聞言,更加不解,他撓頭苦思,眼中滿是疑惑之色:
“哦?這中間竟有如此多的曲折?還請王兄細細道來。”
知道周通出身低微對於官場上的事情不瞭解,王瑃只好耐心解釋道:
“依附於某位權臣麾下,此人便成了你我之舉主,猶如參天大樹之於藤蔓。一旦主客之誼確立便是根深蒂固,即便將來有幸得舉薦之恩或是憑藉自身功績躍上朝堂高位,那份源自舉主之澤的紐帶依舊牢不可破。雙方之間,彼榮我榮,彼損我亦難獨善其身。
周通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疑惑,輕聲追問:“世間之事,豈有定數?難道當真無法另擇高枝,改換門庭乎?”
此語一出,沈雲與王瑃皆以異樣的目光相視一笑,周通才意識到自己失言。
王瑃初識周通時,確是被其豪邁不羈的氣度與俊朗外貌所吸引,心生結交之意,以為得遇知己。
但是在見到沈雲之後,卻覺得沈雲不僅行事更為豁達,胸有丘壑其見識之廣,更是令周通相形見絀。
不過王瑃還是耐心解釋道:
“舉主與門客之間,若君臣之禮、父子之情、師徒之道,豈是朝秦暮楚、輕言更張之物?若行背信棄義之舉,或是為了一己私利而賣主求榮,試問將來何人還敢將身家性命託付於你?”
周通聞言,卻有些不以為然,反駁道:“這世道,君非聖賢亦有不仁,子非順羊或有忤逆。徒非愚忠亦存反骨。臣叛君、子弒父、徒背師,雖非大道卻也常見。”
沈雲在一旁靜觀兩人對話覺得甚為有趣,一個是綠林豪傑,一個是門閥高族,門閥子弟竟然對著江湖豪傑講忠義,這事情怎麼看怎麼覺得奇葩。
不過沈雲內心還是更贊同周通的想法。
如今的世道雖然還沒有到禮崩樂壞的程度,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舊的秩序正在一步步瓦解。
那些原本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很快也會變得不那麼理所當然。
周通正欲再辯,沈雲卻已悠然舉杯,眸中閃爍著幾分感慨道:“周兄之言亦有其理。來,讓我們為這操蛋的世道共飲一杯!”
王瑃聞言心中五味雜陳,吏部那些冷漠的目光彷彿又在眼前浮現。
他沉吟片刻,終是釋然一笑,亦舉起酒碗與沈雲遙遙相敬,隨後一飲而盡。
沈雲又說道:”然則,王兄所慮亦深中肯綮。仕途之路擇主而事,不但關乎個人榮辱,更關乎家族興衰大計,自當慎之又慎。吾輩雖處亂世,亦應心懷清明步步為營,方能在這波詭雲譎之中尋得一片立足之地。”
王瑃聞言也是連聲贊同。
北魏朝堂這數年間風起雲湧,權柄更迭如同走馬燈般頻繁,一臣方興,一臣又起,無休無止。
正因如此,那些門閥子弟們,在抉擇是否投身重臣幕府之時無不慎之又慎。
畢竟,一旦所託非人,輕則個人仕途化為泡影,重則更是禍及滿門。
王瑃的父親已然故去,雖自稱為太原王氏之旁裔,然太原王氏枝繁葉茂旁支眾多,主脈之下各分支往往自顧不暇,更遑論對遠親施以援手。
他心中深知,自己腳下的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不僅自身難保,更可能讓家族受到牽連!
沈雲心間悄然勾勒出一番籌謀,對著王瑃道:
“今今日之聚,實乃周兄佳釀所賜機緣難得,王兄胸中丘壑,何不傾囊而出?古人云,一人計短三人計長,大家一起參謀參謀。”
世間緣分妙不可言。有的人即便交往頻密,也不過是彼此生命中的匆匆過客。而有的人,哪怕僅有一面之緣,卻能一見如故。
王瑃和周通見面次數實際也不多,但是他欣賞周通的豪邁不羈,而今也欣賞沈雲的沉穩睿智,王瑃心中本就有意投身仕途輔佐明主。
於是王瑃說道:
“朝堂之上,能自立門戶,廣開府第的權貴雖眾,然能令天下士子趨之若鶩,卻僅寥寥數人而已。”
王瑃掰著指頭,細數著洛京的風雲人物:“細數當朝,宗室之中雍王執掌門下省,權傾一時。豫王李邈,則深得太后垂青恩寵有加。”
雍王李欽,豫王李邈此二王是目前朝中最大的兩股勢力,他們在洛京的府邸也是極其龐大的,麾下幕僚門客眾多。
若是之前,沈雲或許亦會視依附於這二王之中任一為明智之舉。
但今日聽長樂公主說了那麼多宮中秘聞,使得他心中的天平悄然傾斜。
沈雲輕輕搖頭,委婉的說道:
”王兄,洛京擔任宰輔之位上的宗王,其麾下門客幕僚如雲。欲在此等英才濟濟之處嶄露頭角,其難度無異於吏部銓選。更何況,時下主上年幼國基未穩,洛京城內暗潮洶湧啊!”
王瑃想了想也點點頭,沈雲說得沒錯。
這一次招福寺刺駕和佛塔大火,也讓他們這些政治嗅覺敏銳的門閥大族子弟嗅到了危險味道,現在攀附這些宗王的確風險極大。
他明白了沈雲的意思,排除掉了宗王后,王瑃又說道:
“我聽聞,朝廷想授左威衛、陽平郡公大將軍竇驍,尚書僕射、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使持節,都督定、幽、燕、瀛四州諸軍事,如今陽平郡公門庭若市,沈兄以為如何?
沈雲聞言,心中暗自思量。
王瑃提及的竇驍,正是沈雲的頂頭上司,太后的嫡親胞弟左威衛大將軍竇驍。
竇驍之所以能穩坐高位,背後離不開太后的恩澤與全力扶持。
說白了他是太后用來制衡朝中勢力的,尤其是那兩位野心勃勃的王爺。
想到此人,沈雲輕嘆一聲道:
“竇大將軍,此人雖借太后之威扶搖直上,但其背後所承載的,乃是太后與二王之間的權力平衡。在加上主上雖年少,可總有親政的一日!王兄,此事還需細細斟酌,切莫輕易涉足這趟渾水以免引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