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章 敬女人

程妞妞簡直要喜極而泣!

開口道,“以前在程家的時候,別的姑娘去學什麼刺繡,我不喜歡,大夥兒就問我喜歡什麼。

我那時候就想,日子都過不下去了,飢一頓飽一頓的我能喜歡什麼?但今天我知道了,我喜歡數錢啊!這一文一文數下來,每一文都是自己賺的這種感覺真是太爽了!”

說的是啥!

葉常敏將銀子放到了盒子裡,摸摸程妞妞的腦袋說,“娘記得你六七歲的時候喜歡程朵朵戴的紅色絹花,今日娘去看了,好看的絹花都賣完了,明日咱們一早去,娘給你和枝枝多買幾朵絹花!”

程妞妞很驚訝,“都那麼早的事情了,娘你還記得呢?”

“記得呀,”自己生的孩子,自己能不心疼,能不記得嗎?

“那時候你才多大啊?”葉常敏伸手往自己的腰間比量了一下,“大概也就這麼高吧,跟在朵朵後面,為了戴那朵絹花,人家讓你揹她上山你也去,人家讓你過家家當小婢女你也當……

娘其實很難受,沒有給過你好的生活。”

“那時候小嘛!”程妞妞說,“娘你也別這麼說,其實也不光咱家,鄉下人都窮,朵朵那花還是她在鎮上撿的。”

程妞妞以前恨啊,爹每次打娘,每次欺負娘和她的時候。

她就恨,這操蛋的日子,為啥要把她生下來。

但如今不一樣了。

她在枝枝姐的幫助下,再也不用過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了!

“這種可以憑本事吃飯的生活真的讓人覺得很高興。”

累,但是充實。

不用靠任何人。

一雙手幹多少是多少!

還有那絹花,程妞妞說,“絹花我不要了,娘,把錢攢著,咱們也蓋個大房子!”

“攢是要攢的,花也是該花的,不亂花就行!”

葉常敏小時候就被葉父富養著,所以在吃穿用度的觀念上,也不會委屈自己的孩子。

眼看著程妞妞還要再說,葉枝枝站出來了,

“人就這麼一輩子,既然有了賺錢的渠道,也能賺,年輕的時候你不花,難道等老的時候去買絹花嗎?

還是說,你想等你進棺材了,把錢帶進去?女娃就該富養,別學二柱個小老頭,一毛不拔!”

程妞妞噗呲一聲笑出來,二柱聽見不得氣的跳腳啊!

幾個人捯飭完,其實今天都挺累的。

但賺了銀子,肯定得好酒好菜表達一下喜氣。

家裡的崽子們和女人們都動手做起了菜品。

沒過一會兒,什麼紅燒豬蹄,土豆絲炒肉,京醬肉絲,糖醋里脊,番茄炒蛋,炒青菜,涼拌黃瓜就出鍋了。

香味當下就順著葉家飄了出去。

饞隔壁的孫翠花一家直流口水,馬老太太心裡不平衡,自家欠了一屁股債,對方卻吃的好,

“也不知道在哪賣,賺的這些錢!”

“娘,孩子還在呢,你別說了!”孫翠花說了一句。

老太太一巴掌立馬上來了,怒斥道,“這家裡什麼時候有你說話的份兒了!沒用的東西!早知道還不如讓福兒娶了葉枝枝呢!”

“行了!成天吵吵吵的!誰他娘娶個死肥……”

馬福的話說到一半,忽然想到今天回村時候看見的葉枝枝,楊柳細腰,不盈一握,吹彈可破的肌膚,巴掌大的臉,他不自覺嚥了咽口水。

沒想到這死肥豬瘦下來這麼好看,跟著天上的仙女兒一樣。

光是想想就激動,乾脆飯也不吃了,出門就鑽到了小樹林裡。

一道嬌柔地女聲響起,“馬大哥,你輕點。”

*

與此同時,葉家。

葉枝枝不管這些,直接拿出酒品,還有給小孩喝的飲料啥的,“來吧,敬女人!”

程妞妞和葉常敏對視一眼,眼神愈發的果敢堅定道,“敬女人!”

那紅酒口感醇香!

只是酒過三巡,葉常敏又暈又困道,“往後晚上嘔……窩也要擺攤,掙兩份銀子!”

“行行行,那咱家再買個馬車,跑的快點。”

葉枝枝好容易把人給哄的去睡覺了,這才擦了擦額頭的汗。

三柱默默的在一旁撿桌子,刷碗。

他以前就是這個家主要的勞動力,大哥是文弱書生,心思在科考上,二哥腿不好事,讓二哥做重活啥的,他乾的不夠他急得。

不過好在他是個吃苦耐勞的,給肩膀上磨出繭子,挑水,洗碗,得心應手,就是長相一般,也不會說什麼討巧的話,存在感不怎麼強,村子裡的人提起葉枝枝家的五個娃,總是下意識地忽略他。

葉枝枝道,“別洗了,放那明天我洗,都早點睡吧。”

“娘,你臉好紅哦,要不要喝姜水呀?可以醒酒,丫丫給你做,喝了睡?”

葉枝枝想說不用,這時候,三柱已經把提前做好的姜水遞給了五丫,“拿去給娘。”

“三哥怎麼不去?”

三柱搖搖頭。

他覺得自己嘴笨,不像四柱和五丫那樣討娘歡心,也不會像二柱那樣,因為腿疾,娘偶爾過來給他按腿,更不會和大哥一般光宗耀祖。

他不知道該和娘說什麼,娘對著他,也沒有很開心的模樣,他就愈發不知道該怎麼做。

……

一夜好眠。

翌日。

葉枝枝一起床,就跟里正在宅基地旁邊又買了一畝地,準備養雞鴨。

跟著又問里正,“叔,我準備去買個馬,你知不知道哪裡有價格公道的?”

“這個啊,這你找大慶就行,他懂得多!”

本來這東西,按理說,歲數越大的人越有經驗,懂得越多。

但是吧,古代的馬車就相當於是現代的跑車之類。

從古至今,男人都是喜歡這些東西的,因此蕭大慶也沒少研究。

一聽說葉枝枝要買,瞬間自告奮勇帶著人去。

“鎮上一共有三家賣馬的,一家環境不太好,馬牛驢啥的都蔫頭巴腦的,買回來我怕生病,一家賣的比較貴,就是給鎮上的貴人提供的,還有一家是在街裡頭,價格報的虛高,你得砍!不然就會被人騙!”